心理备用文章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理 > 心理备用文章

用心理书籍来帮助自身成长

举报/反馈
2010-05-29 00:00:0039健康网社区

  现象:心理类书籍销售持续上升

  如果你经常逛书店,你会发现书店里心理保健类的图书越来越多,甚至一些报刊亭销售的心理保健类杂志也越来越多。在大上海城的书店,销售人员很含蓄地告诉记者:“好不好卖,你从书的数量上就可以看出来。”

  “像心理医生、心理学等心理保健类书籍,我们书店有很多,销路也不错。”某书店的店员说,“像《心灵成长》这类的杂志卖得也很好。”

  在该店,记者发现心理类书籍真不少,既有散文化的,也有生活类的,还有专业的,甚至心理类的小说也颇受读者青睐。

  记者在郑州购书中心看到很多心理类书籍,如《给大脑洗个澡》、《给心灵放个假》、《心态决定健康》、《幸福女人要读的心理学》、《补身不如补心》等。

  “心理类书籍销售很不错,各个楼层都有,纯粹的心理学专业书放在三楼,有关青少年心理类的书放在四楼,一楼放的是心理保健类书籍,我们是根据读者的阅读习惯摆放的。”郑州购书中心张经理告诉记者,“现在心理类书籍需求量很大,目前我们中心有一千来种。”

  解读:寻找人生助手帮助自己成长

  郑州福斯特咨询服务有限公司首席心理咨询师彭熠也经常逛书店。“这几年,心理类书籍种类很多,这与人们的需求有关。”彭熠说,“这也说明人们在得到物质满足后,越来越注重心理需求。这与国家给心理学的科学定位也是分不开的。”“人在一生中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我们面对挫折、逆境时,不一定非找心理医师,可以通过书籍进行自我调节。”彭熠说。在压力无处不在的社会,只有懂得如何释放自身所受的压力,才能活得开心,这便是心理类图书大量出版的意义。

  如今心理类图书的内容早已不是两三年前空泛的“说教”,而转向细致、专业、人性和深入。心理类图书的走红说明人们在面临挫折时,需要有人为其指点迷津。“有种现象值得我们注意,现在心理类书籍太杂太乱,不很规范,也有一些不太好的书籍,如心理测试、算命、星座类。”彭熠说,“书籍对人应该起正确的引导作用,如果选择一些不科学严谨的图书,只会适得其反,甚至受到比较偏激的引导,因此在选书时要鉴别。”

  建议:给孩子行李箱中添本心理书

  今年,许多90后的孩子离开家长开始大学生活,面临着社交、恋爱等多重考验。彭熠提醒,近年来大学生的自杀率也在上升,家长应该对此引起重视。在保障孩子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灵成长。据郑州购书中心张经理介绍,在心理类书籍中,销售比较好的还是大众心理保健类书籍和青少年心理学。

  “90后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离开父母异地求学,肯定会面对各种问题,这些问题都要靠自己解决,提前阅读些心理类的书籍,可以很好地预防大学生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遇到问题时自己也能解决。”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心理科主任孔德容说,“一些家长还专门让孩子在上大学前来医院进行心理辅导,当然,也可以给孩子买些心理书籍。”

  “在咨询中我们发现,大一的学生主要有如何适应新环境的问题,家长可有意在这方面给孩子准备些心理类书籍,同时也应该经常通过电话与孩子联系,孩子如果遇到难题还可以让他到大学的心理咨询室寻求帮助。”彭熠建议。

(实习编辑:张曼)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