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我很少直接去毕业生专场招人。今天到了广东的招聘场,我感到的不是一种兴奋,而是一种压抑。这是我任职人力资源总监以来的第5年。5年来,中国的毕业生整整翻了5倍,2006年将超过360万。进场的时间还没有到,售票点外已经排起了多条百米“人龙”。这时,我的心中不禁掠过一丝淡淡的伤感。很多年以前,我也曾经这样在茫茫人龙中,带著满怀的期待排队,去投3、5份简历,而后开始了更加漫长的等待……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我做了一些统计,也思考了一些细节。大学生自提的薪酬水平大致如下:

  研究生:4000元以上。本科生:2000 - 3500元。大专生:基本都是提2000以下。其中,技术类的(如 Web 开发),相对偏高,在3000 - 3500 元之间。这些数据,除了研究生略有下降,其他比去年偏高。一方面也许现在是刚刚开始,大家把握不到竞争线的准绳,另一方面,我希望是因为就业市场在转暖(但是看不到这种迹象)。

  一般情况下,我接过简历的时候,不会问也不会看应聘者是来自哪个学校(我从不以学校论学生)。但是当他们回答薪酬要求的时候,对照简历,我发现几乎达到“问价格则知学校”的地步。有几个技工类的大专生,都是说800元,我问他们:“为什么你提这个数字呢?”他们说:“因为我们老师说,我们现在的竞争力大概就是800元。”这种对学生“批量生产,统一价格”的指导方针,令我为他们感到悲哀。老师的这一句“指导”,足以全面摧残他们3年来的系统教育和信心,也足以毁灭这个学校--不可否认,的确市场上是按照这个价格去招聘的。但是,学生不是纯粹的产品,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怎么可以做这种统一的指导呢?为什么不会有个别人更加有自信地提出1000、1500元?今天我感受到的“好学校”和“差学校”的差别,最大和最根本的差别在于学生自信心的差别。

  你的眼神定位了你自己

  今天的面试,我给每个人的时间,不会超过5分钟。“如果你不假思索地用两句话描述你的优点,我就招你,也许1分钟就可以。”

  有一个学生,本来我觉得不错,她只用一页的简历,就表达了她的优势和特点,当我决定招她的时候,习惯地看了一下简历,却看不到她的学校名字,“为什么没写学校名?”“因为……我的学校不怎么样……”我还是问了她的学校,然后拿起笔,在她的简历中帮她写下她的母校,然后在她眼前竖起简历:“有没有写错?”

  “没有”。

  如果我是负责教育的,我有一把足够大的铁锤,我会抡起来把所有的中国学校都砸掉,因为现在不会有一个学校敢站出来说:我们学校是“教做人的”--全部都是“教书”的。

  当然,也有此学生非常善于推销自我。比如,有个应聘网页设计的学生,因为他做的东西都是在学校的内部网,没法把作品展现给我看,他和我说:“我把作品放到一个叫职友集上,你可以看。”我决定通知他来上班。他是来自那些被人看成“差学校”的学生,但是,他善于利用多种途径,来表达他们的优势,成为他们赢得我的信任的关键。

  不是“求”职,而要我“请”你

  总结今天的感受,我认为:

  未毕业,先失业,不是因为没有工作机会提供,而是就业能力结构失衡;就业难的关键,也不是因为毕业生多,教育水平下降,而是自我认知的能力模糊,就业信心和自我价值期望的下降。天之娇子的高傲姿态消失,是好事,但取而代之的不是平衡心、平常心,而是一种自卑、浮躁和茫然。

  你可以认为我摆谱、摆姿格,但是,作为毕业生,我相信你还是愿意听听一个5年人力资源总监、有过1万人面试经历的人力资源工作者,对你的如下“不满”:

  不要递给我花里胡哨的简历,给我一份简洁(不是简单)并能突出你自己的表达--面对成千上成的求职者,你真的以为HR会去看你那封100个人有99个差不多的求职信和装订得像书本一样的简历模板内容吗?

  不要对我说太多的自我介绍,我不敢说3、5分钟就准确判断了你,但是30秒之内我就定格了你的第一印象;我之所以很快结束你的面试,是因为你的后面排队的人真是太多,我也曾经作为毕业生这样苦苦地等待,我只是为了给更多的人一个和你一样平等的机会,而后我会挑选并请你到我办公室复试;你认为我给你的时间太少,而流露出失望眼神的那一刹那,你就丢失了再次获得复试的机会。我永远坚持:你的信心就是我的希望。你的岗位机会不是我给你的,而是你自己争取的。

  不要一副“只要你招我我什么都肯做”的姿态,这样给我一种“卖身”的感觉,我请你是因为你会为公司创造价值,所以不是你“求”职,而是我“请”你。这不是叫你抬高姿态,而只是希望你挺起胸膛。

  不要不敢说出和写下你毕业的学校,无论她是如何的差,你是从哪里走出来的。我不会要这样的人:看到他父母的时候,因为他们的背景不好而不敢认他们;或者有一个更大的公司面试的时候,不好意思说我是来自一个不是500强的公司。对公司来说,你的价值和价值观,决定了一切。

  不要给我罗列一大堆你的学习成绩和从事的所谓实习,你只需要挑选一件特别的事情,要点式地说明过程和结果,让我知道你是怎样做事的。

  不要不敢用眼睛看著我,你不敢瞧我的时候我也瞧不起你。

  不要在回答“你的薪酬要求”的时候,多了那么多废话。我不在乎你说的是5000,还是1500,我在乎的是你说出一个数字的那种语气、眼神。我尊重每个人都有自估劳动力价值的权利(但公司自有它的薪酬制度,不会特殊对待你),但我喜欢干脆利落的同事,干脆利落是一种自信,是一种做事风格,也是一种做人态度。我会固执地认为:你说出这个数字前后带了多少个字符,就表示你做事有多拖泥带水;或者你的自我认识和自信是多么摇摆不定。

  人生短暂,价值无限,告诉人家你是独一无二的,你就是你,你成就你。

(实习编辑:卢晓平)

2010-05-28 06:51:00浏览6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