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分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理 > 个案分析

10大家庭经典育儿难题

举报/反馈
2010-05-26 00:00:0039健康网社区

  10大家庭经典育儿难题

  宝宝很可爱,他是全家人的掌上明珠;宝宝很聪明,他是上天赐予的精灵;宝宝很调皮,他是个出“难题”的行家。别小看这颗小脑袋,他能制造出千千万万个难以收拾的尴尬局面,面对宝贝,父母就是“考生”,就看你如何巧妙应对“考官”的出题。在这里,我们罗列了十大经典场景,设身处地,初为父母的您又该如何应对呢?

  场景一:小伙伴打架了

  朋友带孩子来家里玩,两个小家伙一开始相处得挺不错的,谁知没过多久却见两人涨红着脸打在一起了,就像两头被惹怒的小蛮牛。好不容易将他们分开,到底怎么回事?“齐齐抢我的玩具!”“那是我先拿到的!”另一方也不甘示弱。“不是,是我先拿到的!”“是我!”……

  专家支招:遇到这种情况首先要平息争吵,你可以大声地叫“停”,让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家长身上。然后让孩子们跟着你在房间里绕圈走3圈,帮助孩子缓解愤怒的情绪和调整心绪。第三,请宝宝坐下,用一问一答的方式帮助宝宝分析原委、了解成人的感受、寻找和平的处理办法以及学会道歉和包容他人。“你们喜欢打架吗?”“如果不打架你有什么好办法吗?”“你能向豆豆(齐齐)说对不起吗?”“你们相互拥抱一下,然后我们一起看《奥特曼》好吗?”第四,用积极的语言暗示孩子可能产生的行为是一种莫大的信任和鼓励!“我相信豆豆下次一定会让齐齐玩玩具的,因为你们是好朋友!”

  场景二:甩不掉的“牛皮糖”

  西西特别粘妈妈,每天妈妈上班她都眼泪汪汪,紧紧抱住妈妈不肯放手,一脸的依依不舍。就像一块牛皮糖,甩都甩不掉。有时候,无奈的妈妈只好偷偷地开溜出门。

  专家支招:首先,要接受孩子因分离带来的不悦感受,告诉西西:“妈妈知道,西西不愿意和妈妈分开,见不到妈妈的时候会很想妈妈……”其次,让孩子接受你必须离开的事实,传递你的承诺,建立和孩子之间的信任感。“妈妈要去上班,但是我一定会在西西睡好午觉以后就会回来的,西西会等妈妈回来吧?”第三,强化你的承诺,让孩子感受“离开&回来”之间的关系。“西西午觉醒来,妈妈就回来了!”第四,妥善安排西西的照顾者,消除担心、不适,让孩子拥有充足的安全感。

  场景三:家有小对头

  莱莱最近很叛逆,不知道是不是到了他的第一叛逆期,大人说什么,他要么听而不闻,要么就和你对着干。你要让他吃完饭再看电视,他偏不;你告诫他不许躺在冰冷的地板上,他却乐得其所。家有小对头,还真是棘手啊。

  专家支招:这是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正常状态,主要表现为独立性大大增强,自我意识日益明显。当孩子和你对着干的时候,你可以试试:1. 选择题,你是想先看电视还是先玩一会儿? 2. 转移注意力,我们一起躺在床上吧,而且还可以玩玩“躲猫猫”的游戏。

  3. 共同约定规则,在孩子没有情绪的时候和他一起约定规则。若违反的时候可以轻声提醒,让孩子逐步形成内在约束。4. 角色互换,家长做“‘不’孩子”,让“‘不’孩子”做家长,你会从孩子身上学到很多种不同的处理方式。5. 讲一个关于“‘不’孩子”的故事,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帮助孩子理解什么时候说“不”,如何与“不”再见。

  场景四:人来疯

  过年了,家里接二连三地有客人到访拜年,很是热闹,也把可乐给高兴坏了。只要家里人一多,小家伙就开始人来疯。可乐长得虎头虎脑,很讨亲戚朋友的喜爱,大家也愿意和他一起玩,这更助长了他的疯狂劲,跑进跑出,尖叫不断,实在有点受不了这孩子的“热情”。

  专家支招: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孩子的脑神经发育尚未完善,自我控制能力较弱,看到有客人来格外兴奋造成,另外一方面是为了引起大家的关注。首先,家里来客人之前要和孩子事先沟通,帮助孩子熟悉来客并热情参与:来人是谁?你该怎么称呼?

  你会介绍自己吗?客人喜欢怎样的小朋友?其次,巧妙转移,忽视“疯”行为。请孩子为客人用餐、喝茶准备物品,让孩子参与其中,增加其成就感。最后要尊重孩子,不当客人面训斥、指责、打骂孩子,不管怎样都用温和的口气提醒告知。

  场景五:当街耍赖

  偌大的一个超市,玩具柜台永远都是宝宝的最爱。这不,两岁的念儿就盯上了一套新出的芭比娃娃。可是同类的玩具家里已经有很多,甭管妈妈怎么跟她解释分析,小念儿就是不依不饶,要是再不答应买下,肯定又得大哭大闹了。此情此景,妥协也许就是小爸小妈们息事宁人的“法宝”。

  专家支招:只要喜欢就可以拥有,是宝宝的真实心态。但若是每次因哭闹就可以得到想要的玩具,你的妥协才是致命的错误。当遇到这样的情况时告诉宝宝喜欢和拥有是两回事,并且坚持你的观点,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促使宝宝离开现场(例如:我们先到翻斗乐那里想想再决定好吗?),下次出门活动前,先来个约法三章,给宝宝有个基本的心理暗示,帮助宝宝培养自我约束能力。

  场景六:小气鬼

  舅舅给小军从美国捎回了一盒巧克力,小家伙可喜欢吃了,整天抱着,唯恐有人抢了他的美食。正巧,小军的表妹宁宁来玩。“小军,给宁宁妹妹吃一块。”小军看了看,把手里的盒子抱得更紧了。“你不是很喜欢宁宁妹妹的吗?”“不给!”如此斩钉截铁的回答。

  专家支招:分享的快乐是成人世界的理论,所以千万不要强迫孩子立刻分享,这样会造成更严重的逆反心理。作为家长你可以先示范给孩子看,把自己喜欢的东西与别人分享,让孩子感受氛围。其次若是小朋友要来玩,则需事先沟通,在孩子主动分享的时候,立刻表扬和拍手,借助他人来肯定和认同这种行为会更有助于孩子加深印象。最后,做个大方的父母,不管在有客无客的时候都表现出你积极、大方的暗示和行为。

  场景七:“街头霸王”

  鲁鲁是一个小霸王,和小伙伴在一起玩的时候从来就不知道谦让,总是以自己的快乐为主。好玩的玩具,好吃的零食,他总是先抢了来。遇到不高兴了,甩头一句:“我不跟你玩了!”然后“潇洒”地走开了。

  专家支招:自我为中心的孩子总以个人需要的满足与否作为快乐的标准,通常回避与他人交往、不乐于分享自己的玩具和喜欢的物品等,这些是学龄前的儿童社会性情感的发展处于萌芽期的表现。这个阶段如若没有很好地调整将会造成孩子日后自私、霸道的行为产生,所以我们需要:1. 消除独占欲望。参与孩子的活动,和孩子一起吃好吃的零食,玩好玩的玩具。2. 多用正面的语言鼓励孩子的行为。“你真大方!”“谢谢你把玩具让给我玩”等。3. 用同样的方式回应孩子(当孩子有需要的时候,你可以用他的口吻来回答),帮助孩子逐步理解“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快乐法宝。

  场景八:尿裤子

  “菲菲,你要尿尿吗?”“不要!”“确定?要尿了,要跟妈妈讲得哦!”“好!”妈妈放心得去干活了。可才回过身,“妈妈,我尿尿了。”回头一瞧,地上已经出现了一条小河。唉,什么时候宝宝才会自己如厕呢?

  专家支招:宝宝学会如厕也是成长中的一大进步,表示他已经学会控制自己的一部分需要,但这个过程需要家长的耐心和细心。首先,教宝宝一些相关表达需要的字句:我要便便;我要尿尿;我没有;我有……其次,用引导的口语提醒宝宝入厕:“走,宝宝我们去尿尿。”刚开始训练如厕的时间不宜过长,早些提醒帮助宝宝逐步适应。第三,参观洗手间,让孩子认识坐便器等工具。第四,积极鼓励宝宝可以做得更好!

  场景九:玩具垃圾

  “东儿,玩具怎么又乱丢了?妈妈不是告诉过你,玩过的玩具要把它收拾好。怎么又忘记了?”家里突然来了客人,只见满屋子都是乱七八糟的玩具,真难为情。强令宝宝收拾,他不是故意装聋作哑,就是跟你情绪抵触。

  专家支招:整理玩具是需要学习的一个内容。首先,在最初的时候要和孩子一起来整理玩具,并唱玩具回家的歌,便于以后你一唱歌宝宝就知道要整理。其次,帮助孩子从小建立秩序感和他一起把玩具归类整理(图书、汽车、拼图等)。第三,大大的鼓励,让他体会整理的愉快。第四,调整自己的情绪,每次快乐地劳动,用你的身教影响孩子。

  场景十:胆小怕生

  今天是思思第一天上早教园,年轻漂亮的老师亲切地和思思打招呼,宝宝却不自觉地往妈妈背后躲。“宝宝,这是杨老师。”妈妈试图让宝宝认识一下新老师,但思思始终不愿面对这个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老师。

  专家支招:第一天去幼儿园由于环境的变化引起了宝宝胆怯、不安的心理,这是新生入园的正常情况。这种情况下家长首先要和宝宝沟通幼儿园情况:如老师的名字,班级等。其次,在未开学前可带他前往学校参观、熟悉环境,消除紧张情绪。第三,拍摄幼儿园环境、老师、小朋友的照片,加速熟悉程度,建立信任感。第四,耐心等待宝宝逐步适应的过程,不指责、不批评。

(实习编辑:张曼)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