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孩子不爱合群 怎么办?

  宝宝出现了不合群的情况,爸妈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解决?是带宝宝走出家门结交朋友,还是带宝宝去看心理医生?

  面对不合群的宝宝怎么是好?

  宝宝有不合群的表现吗?爸妈都是如何来面对这个问题的呢?本想让宝宝和小伙伴一起开开心心地玩,可是宝宝却不愿加入到玩耍着的小朋友们中间去,只想自己在旁边一个人安安静静地玩,或者是只粘着爸妈玩,爸妈感到很无奈,也有些担心:宝宝是不是有点不合群?应该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其实,每个人的性格都是不尽相同的,宝宝更是如此。所以,我们首先应该认可这种不同,其次,就要从各方面,包括爸妈自身、所处环境等来解决宝宝的不合群现象。

  这里有一个妈妈提出了她的疑惑,也有许多妈妈给她出了主意呢:

  例子:

  我的儿子四岁了,因为从小受环境的影响,所以现在不合群,不喜欢交朋友,都是独个玩,在幼儿园里也一样,而且爱与人对着干,请问如何纠正他的坏毛病?

  小孩子很容易得社交障碍的,平时要让他多参加活动,慢慢会好起来的,如果很严重的话,可以看心理医生。

  因为是环境造成的,所以还是要用环境去改变你的宝宝,你可以请你家附近的一些跟你宝宝年龄相仿的小朋友到你家玩,请他们带上玩具和你的宝宝一起玩,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你的宝宝一定会融入到一群小朋友中去的。

  你宝宝的毛病我家宝宝也曾经有过。我发现后很着急,也试了很多办法。现在已经好多了。

  我的做法是这样的:

  花更多的时间跟宝宝交流,了解她不想与人交往的原因;利用故事、日常事件、电视等等告诉宝宝交朋友的好处和重要性。带着宝宝外出,鼓励她与别人交谈,也找自己的朋友主动跟宝宝交流。经常问宝宝一些其他小朋友的情况,让宝宝有意识地去注意别人、了解别人;一旦宝宝说她跟其他小朋友做了什么、说了什么,我就表示出很大的热情,仔细引导、询问,引起宝宝的兴趣……

  当然还有很多细节的东西。我想,只要你多花点时间在宝宝身上,耐心引导,宝宝会好起来的。现在还远远不到看心理医生的地步,只是一个习惯问题。要不你也试试看,相信会好的。

  我们邻居家也有一个像你的宝宝一样的小朋友,当她的妈妈发现后,就经常带她的宝宝到我家玩(我家的宝宝和她的宝宝一样大),慢慢地,她的宝宝还主动要求到我家,现在他自己也经常来玩,性格也开朗了。我也喜欢其他宝宝到我家来玩,对我宝宝的成长也有利,所以宝宝比较开朗。试试看!

  一位妈妈的叙述

  上面妈妈们的建议都非常好,很实用,下面,我们再来看另一位妈妈的做法吧:

  为了让宝宝合群,我们要给他一个好的环境,不要在无意中创造了一个孤立的环境,让宝宝孤立起来。再有,爸妈要鼓励他们交朋友,给他们创造机会。

  培养宝宝的合群精神很重要

  因为儿时的阴影,所以对于我的宝宝小林,我一直很注意这一点,一个合群的宝宝才会是个快乐的宝宝,其实不合群的宝宝也渴望和别的小朋友们一起玩耍,只是他不知道要如何与其他宝宝相处。一个人如果不会和别人正常交往和建立起人际关系,他就无法立足于社会。因此,培养宝宝的合群精神是很重要的。

  多让宝宝出门玩

  在小林开始懂得用自己思维去看世界的时候,我就有意识地经常带小林出门去玩,几乎每天都会带小林出去接触陌生人,每天到了傍晚,小区里就有很多小朋友,带小林出去玩的时候,我总是鼓励小林和小朋友们一起,也积极引导小林如何与陌生的小朋友一起玩耍,这样小林既从玩耍中得到了快乐,也培养了小林的社交能力,不再畏惧和陌生人交往。

  让自己成为宝宝的榜样

  同时,我也很注意自己在小林心中的榜样作用,在小林面前形成积极的影响,和小林一起在外人面前时,让小林养成有礼貌的好习惯。小林爸爸家的亲戚之间喜欢经常走动,我坚持带上小林一起去。每次做客时,宝宝总是特别的多,我喜欢看小林和其他宝宝融洽地相处,碰到宝宝们有矛盾有纷争的时候,我会告诉他们要宽容待人,看到宝宝之间的一些好现象、好表现时,我总是会及时地表扬,让他们有一种集体精神,知道在一起要团结互助。

  [结语]

  现在小林已经是幼儿园小班的一名小朋友了,听老师的反映,小林在幼儿园里和小朋友相处得挺好,而且现在的小林也不怎么畏生,出门在外碰到年龄相仿的小朋友,小林总是会热情地招呼小朋友和他一起玩。

  让宝宝成为交际达人

  孩子的交往能力是激发出来的、鼓励出来的,如果不想让宝宝太孤独,爸妈就应该通过各种方式让宝宝感到他是群体中的一份子。

  宝宝不合群的表现有很多种,像不积极参与集体活动、不喜欢争论、不主动帮助别人等。不合群的原因也有怕生、有优越感等,对这些宝宝,教育就很重要了,另外还有一些解决宝宝不合群的妙招,快来学一下吧。

  宝宝不合群的现象表现

  不积极投身集体活动 有些宝宝对集体活动不感兴趣,有的甚至不肯参加,他们情愿站在一旁观看,也不愿投身其中。有个宝宝在入园初期对班里组织的活动很冷淡,哄他不听,拉他不去,说他不睬。问他为什么,他冷冷地说了两个字:“没劲儿”。

  不喜欢争论 宝宝的天性一般是好动好说,遇到一些事情喜欢争论。这种争论是一种交往形式,并不是坏事。一些宝宝却从不与别人争论,别的宝宝想与他争论都不搭腔。

  不主动帮助别人 有的宝宝对别的小朋友的困难漠不关心,视而不见,从不主动去帮助。

  宝宝不合群的原因

  怕生 宝宝入园前,在家很少有小伙伴,特别是初入园的宝宝,有陌生感,面对众多的小朋友,一时难以适应。

  优越感 有些宝宝家里条件优越,到了幼儿园,自我感觉与众不同,往往不高兴与条件不如他的小朋友打成一片。

  耍赖 宝宝不肯参加集体活动,好多是态度问题。有些宝宝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就耍赖,就闹情绪了,不愿同别的小朋友一起活动。

  娇惯 有些宝宝在家被娇宠惯了,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一切以“我”为中心。他们在幼儿园,觉得没有在家里自由、舒适,于是对园里的生活没兴趣,对其他小朋友也无感情。

  对不合群宝宝的教育

  晓之以理 宝宝不懂如何与别人和谐相处,也不了解集体生活中的行为规范,这就需要我们去教育引导。但教育不能光讲大道理,要结合具体事例,讲得生动有趣,才能使宝宝乐于接受。可以利用各种活动进行教育,还可以编一些有针对性的小故事来教育宝宝。

  强化训练,培养行为习惯 可以安排一些促进宝宝相互交往的活动。如开展“对对坐,交朋友”活动。让两个对坐的宝宝结成对子,先交朋友,然后扩大交友范围。这些坐在一起的宝宝相互接触多,交往也就多了。

  另外在安排值日生时,也要考虑适当搭配,让比较活跃的宝宝与不合群的宝宝组合在一起,促进和带动不合群的宝宝转变。还可以采用辩论、讲故事、做游戏、画图画等方法。当然,宝宝的行为习惯、个性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一个故事或一项活动就能完成,要细水长流,持之以恒,反复练习,不断强化。

  让宝宝向同伴学习 用同伴榜样教育,说服力大、效果好。发现班里乐于助人、善于交往的宝宝,就树为榜样让大家向他们学习。既鼓励了做得好的小朋友,也促进了不合群小朋友的转化。逐步建立一个同伴间互相学习、团结友爱的班集体。

  让宝宝合群的N种妙法

  邀请小朋友到家里玩 不合群的宝宝通常适应能力差,爸妈千万不要强求,而要循序渐进,找到合适的契机,家里是宝宝最熟悉和放松的地方,可以从邀请小朋友到家里来做客为起点,交往的效果会不错。

  从一个玩伴开始 宝宝带动宝宝效果会不错,聪明的爸妈不妨让宝宝从一个玩伴开始锻炼交往能力,让他懂得去享受交朋友的乐趣,慢慢地,宝宝自然就融入集体了。

  多带宝宝参加朋友聚会 不要总是嫌带宝宝参加活动很麻烦,其实,爸妈的合群会很好地带动宝宝。

  妈妈要做有心人 爸妈本身的人缘好、朋友多,宝宝的合群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不妨做个有心的妈妈,常常让宝宝感受到身教的影响力。

  [结语]

  要使孩子做到合群,不能急于求成。需要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多加指导和教育,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慢慢的就能把自己的宝宝培养成一个善于与人合作、能适应群体的人。

  幼儿园能做什么?幼儿园要发挥环境的教育作用,使宝宝健康、快乐地成长。因此,要适应未来社会,更需要人们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能够学会合作和相互理解、支持。

  1.满足需求 给宝宝独处的时间和空间,满足个别宝宝的这种心理需求。

  2.体验合作 选择、设计一些合作型的游戏活动,由于一个人玩不起来,让宝宝体验合作的必要和快乐。

  3.提高能力 有一部分宝宝是因为交往能力的问题,那就要多给宝宝创造交往机会。游戏当然是最好的途径,不过,多和他(她)聊天也是个不错的办法。

  4.调节情绪 有的宝宝出现这个问题是属于阶段性的,是受环境、情绪等因素的影响,也很正常,不必太过急于改变,当然,老师也不妨适当地来点幽默,讲个笑话什么的。

(实习编辑:陈兴娣)

2010-05-23 00:00:00浏览3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崔馨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滴眼药水后有白色絮状物
眼药水一般指滴眼液,患者使用滴眼液后,眼睛里有白色絮状物,常见原因是药液凝固形成物质、泪囊炎、角膜炎等疾病造成。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就诊,根据其引起的原因不同,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 1、药液凝固形成物质 患者可能是由于药液流到睫毛上凝固形成的白色物质。一般不用进行治疗,可使用棉签把分泌物组织清理干净。同时在治疗阶段需要保持眼部的卫生和清洁,避免用手揉眼睛。 2、泪囊炎 泪囊炎主要是由于泪道组织狭窄或者堵塞,从而导致细菌潴留在泪囊区诱发。患者一般会出现发热、泪腺部疼痛、红肿、白色脓性分泌物等情况。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诺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等抗生素类滴眼液治疗,使泪囊里面的炎症消退。若泪囊炎出现脓肿,必要时还需采取手术治疗。 3、角膜炎 角膜炎主要是由于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不注意眼部卫生、角膜外伤等也可诱发。患者会出现有白色絮状物的症状,还伴有眼疼、畏光、流泪、眼睛刺痛感、眼睛充血等症状。若是细菌感染引起,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上述抗生素类滴眼液进行治疗。若是真菌或病毒感染引起,患者可外用氟康唑滴眼液、更昔洛韦滴眼液等抗真菌类或抗病毒类滴眼液治疗。 除以上常见因素之外,还可能是因为结膜炎、沙眼等原因引起。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注意做好个人卫生,尽量单独准备脸盆和毛巾,使用流动水洗手、洗脸,以免眼部不适症状加重。
王卫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眼睛干用什么眼药水好
眼睛干用什么眼药水好,需要根据患者具体病因决定,临床常见病因有结膜炎、角膜炎、用眼过度等,建议患者到医院完善检查,明确诊断后对症用药。 1、结膜炎 结膜炎患者会出现眼睛干涩的症状。结膜炎分为急性结膜炎和慢性结膜炎。慢性结膜炎患者常表现为眼干、眼痒、异物感。急性结膜炎的症状相对慢性结膜炎更为明显,除上述症状以外,还可伴有眼红、眼痛、结膜囊分泌物增多、流泪、结膜下出血、结膜水肿等症状。如果为细菌感染导致的结膜炎,则可以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如妥布霉素滴眼液、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诺氟沙星滴眼液等。如果为过敏性结膜炎,则可以应用一些抗过敏的滴眼液,如色甘酸钠滴眼液、氮卓斯汀滴眼液。 2、角膜炎 角膜炎也可能会引起眼睛干燥,主要是因为角膜炎破坏了眼球浅表面的泪膜导致。眼球最前方是角膜,角膜前面还有一层泪膜,主要起到润滑眼球表面,防止角结膜干燥的作用,如果泪膜结构或成分受到破坏,就可能会导致眼干、眼涩、眼部异物感。对于细菌性角膜炎,建议患者使用抗细菌滴眼液,如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类。对于病毒性角膜炎,建议使用抗病毒滴眼液,如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类。 3、用眼过度 由于过度地用眼可导致眨眼次数不足,从而引起反射性分泌泪液的减少,同时眼球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使得内膜蒸发过快,从而导致眼睛干涩、不适。长期如此容易造成干眼症,严重者可造成角膜损伤。建议患者使用滴人工泪液进行治疗,除此之外,在生活中避免过度地使用眼睛可以用热毛巾进行眼睛部位的热敷,能够有效地改善局部的症状。
王卫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滴眼药水后眼睛刺痛正常吗
滴眼药水后眼睛刺痛是否正常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如果患者在滴眼药水后眼睛刺痛为短暂性,则属于正常现象,但如果患者在滴眼药水后眼睛刺痛持续未消除,则属于不正常现象。 1、正常现象 眼睛里有相应的pH值,也就是酸碱度。不同的眼药水,由于制作工艺不同,部分眼药水pH值可能与眼睛的pH值存在差异,所以,部分眼药水使用后就可能会引起眼睛的一过性刺痛,这种情况下一般是正常的。此时建议患者闭目养神5-10分钟,等眼药水充分吸收后眼睛刺痛等不适症状则可缓解或消失。 2、不正常现象 如果患者在滴眼药水后眼睛刺痛持续未消除,且存在加重的可能性,则一般属于不正常现象。这可能是眼药水过期变质导致,如果患者在使用眼药水时未查看生产日期,可能会导致患者误用过期的眼药水,此时眼药水的有效成分出现变质,进而会导致眼睛出现刺痛的现象,患者需要及时停止使用该眼药水,同时还需使用专门的冲洗液冲洗眼睛,有助于刺痛的缓解。如果患者对于眼药水出现过敏现象,也可能会在使用眼药水后出现刺痛的情况,此时患者应及时停止使用该眼药水,如果症状较轻可以不需特殊治疗,如果出现眼睛刺痛严重,并伴有眼睛红肿等不适,建议眼睛局部使用冰袋、冰毛巾进行冷敷,以起到收缩血管、减轻水肿、缓解疼痛的作用,但注意温度不宜过低,以免发生冻伤;必要时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根据检查进行治疗。 患者在使用眼药水前需先把手洗干净,以免污染眼睛,而且眼药水瓶也不可触及眼睛,避免受到污染。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眼药水,不可自行随意改变眼药水的种类和用量。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