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庆,和我共事多年的刘姐去了深圳,结束了与先生两地分居的生活。临行前,她给我们这些“奔三”“奔四”的人留下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记住啊,中年人每天要让自己实现‘无压’状态,工作才会顺风顺水。”
刘姐在电视台工作的时间长,主要是负责后期编辑制作,工作任务相当繁重。而那些和她年纪相仿的老员工总是喜欢将“我很忙”“最近很忙吧”“累死我了”等话语挂在嘴边,我们却几乎没有听刘姐说过这样的话。
刘姐总是说,这些抱怨的话语实际上就是无形中在暗示压力的存在,当我们不断重复这些语句时,就会无限放大压力值。
有一段时间,我们既要负责统筹组织好歌咏大赛,又要在7天之内完成3个专题片的制作。可以说,这种工作的强度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就连公认的乖乖男——小伟都开始满腹牢骚。其实,压力最大的要算刘姐了,我们采访回来的素材和撰写的稿件都需要经过她的合成才能修成正果。
看着没日没夜加班的刘姐,我们都不禁替她捏了一把汗。哪想,她却在手边的本上写了许多话:“再鼓一口气吧;再努力一把;就要成功了……”那段时间,我们经常看见她端着一杯茶站在8楼的落地窗前思索着什么。我问她:“你是不是头晕难受?”她却优雅一笑:“我是在做个深呼吸,让自己发现大街上人来人往的一些细微的美好。”
当别人在职场上如履薄冰的时候,刘姐却行走得非常轻松。由于工作上很少出现纰漏,所以刘姐深受同事们的信任和领导的器重。可她总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刘姐从不因领导的器重而惶恐不安,她觉得,别人的信任与器重并不能影响自己的处世方式、工作态度,生活永远是自己的。
刘姐对自己的定位非常明晰:我就是一个编辑室主任,我所做的工作就是全力以赴,名利之于自己,淡如白开水。在这种心理支配下,刘姐总是一副不卑不亢的模样,不像别人那样总是担心做错了什么。因为从来不把信任与厚爱当压力,所以刘姐也就没有那么多毫无来由的恐惧和担心。
刘姐的小包里放着一个本子,上面写满了小事,那是她平常记下的自认有些难度的工作。而每一件事情后面,刘姐总是习惯于画个叉叉。细问之下,我们才明白,那都是她逐个击破的记录。刘姐说,压力本是存在的,逃是逃不掉的,如何化解却是一门学问。
她认为每当遇上了难度较大的事情时,怨天尤人或做无头苍蝇只会让自己变得烦躁,这时她就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把生活中的压力罗列出来。
一旦写出来以后,刘姐就会惊人地发现,只要个个击破,这些所谓的困难都可以解决得相当圆满,所谓的压力便成了肥皂泡。刘姐说,唯有坦然面对压力、面对挑战,这样所面对的其实就不是压力,而是具体的事情,而那所谓的压力也就成了心理感受而已。
在刘姐的抽屉里,常常放着一些零食,让我们这帮家伙总是生出孩子般贪婪的欢喜。可别认为刘姐是个贪嘴的人,这也是她制服压力的法宝。每当困倦或懈怠的时候,刘姐就会让胃蕾得到充分的调理。
当别人在抱怨无法完成既定的工作时,刘姐已经有了充足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不能不说,刘姐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也许,刘姐所做的这些事情,看起来很容易,其实细究其内里,却是积极的心理调适,是良好的个人修为与锤炼。
人到中年,激烈的竞争、快速的节奏、发达的科技,既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方式,又是我们试图摆脱的困扰。既不脱离现实,又不陷于压力的包围中,这种“无压”的状态是稳定、健康而成熟的心理状态。
它能让我们通过内心调适而达到身心的真正和谐。所以,人到中年,请相信,人生可以是无压的。
(实习编辑:张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