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80后的艰难

  两周前北上帝都,和一个大学时代的老同学吃饭聊天。说起这个蜗居海藻,我就问她:你能接受么?我这个老同学很严肃地告诉我:不理解不接受。道理是她觉得靠自己奋斗,一样可以得到想要的一些东西,为什么要做这种事。我这位同学也是个平常老百姓,无权无势,一刀一枪地拼了十多年,今儿个也是某大型跨国公司在中国地区的主要负责人,有房有车,算是个成功人士。早年在国外端过盘子,在国内也以娇小玲珑之躯扛过家具布过展,故而她的话语我倒是相当理解的。

  不过,既然是我大学同学,那就也是70后。而海藻大致描写的是80后一代。作为一个旁观者,我特别能理解海藻的行为,说到底,80后是相当艰难的一代。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建国后有那么整整一代是被迫垮掉了。80年代改革开放后这一代中只有一小批人去当了重任,还有很大一批人算是“老头子复出”了。故而,对于70一代的人来说,并没有什么天花板。我对我的老同学说,你端两年盘子是有盼头的,因为上面坐着的人快退休了。

  但80后面临的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境地。当他们进入工作领域后,发现大大小小的所谓领导都是年富力壮的70后,等他们退休?呵呵,自己也差不多了。这就是一个天花板,而这个天花板,对于整体一代人来说,不是单靠努力就可以逾越的。

  第二个原因是几次发横财的机会都和80后关系不大,特别是85后,故而原始积累不足。一次机会是中国股市。中国股市有两次发横财的机会,一次大致在90年代初期,我至今记得当年延中实业收盘40多块第二天开盘300多块的事。第二次就是05年中到06年中的1000点到6000点。对于一个80后人来说,这一波虽可参与,但考虑到刚刚毕业不久,本钱不大,要赚从绝对数而言也赚得有限。

  另外一次发财机会就是房市,或者说,即使不炒房子至少能完成个基础建设。在我记忆中,中国房市在97年是个极低的低谷,当时买房子又是蓝印户口奉送又是可以退还个人所得税,有的楼盘还送车牌送车位,售楼小姐服务态度好得不得了。97年什么概念?即使是1980年出身的,都还在高三或者大一。这不现在轮到他们要买房结婚的时候,房子已经是一辈子的负担了。

  第三个问题是竞争问题。总体来说,人和人之间的竞争与教育有很大关联,普遍意义上高教育就是高收入的代名词。我记得我这个70后考大学(91年),文科生是4.5取1个,故而杀到社会上之后,发现本科生还是相对吃香的。而到了80后,大学生有啥子稀奇,彼此之间竞争力都差不多,对于一个普通家庭出身的80后来说,踏入社会时的竞争力对于同辈而言,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父辈们缺少教育的机会而沉沦,但同代人当中也的确有人越过高考门槛而成就一番事业。故而他们相信“知识改变命运”,愿意也努力督促80后接受教育。偏偏社会现实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才有了本文上方的配图:知识,真得改变命运么?

  第四个问题是家庭问题。80后的父母普遍上算是“共和国的同龄人”,有黑色笑话说这一代人建国后的各项运动一个不差全轮得上,差不多是实情。而80后本身大部分都因为相对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是个独苗,于是肩负着相当重的父辈期望但又从父辈那里拿不到什么资源。这是和90后很不一样的地方。相对而言,富二代也好官二代也好,90后居多。更何况,90后可以期盼70后退休,故而没啥子特别的天花板。

  有时候想想,真得还不能用“艰难”来形容。两夫妻月入2万不算低了吧?但要买地段尚可的一套三房两厅的房子,算它150平方吧,不吃不喝也得供上个十多年,还不算利息。海藻拼着做一段小三,又是房子又是存款,那会少奋斗多少年?

  —————— 说明的分割线 ——————

  其一、我是说整整一代人的情况,而不是指某个个体。个体出于各种原因,80后也有混得很好的,70后也有混得很差的。

  其二、关于70后和80后,大致上我认为并非70-79年出身的就是70后,80-89出身的就是80后。70后应该以76年为界,77开始到85左右算是个80后,85以后到90之前算是个85后。

  其三、只是个人的一些推测,没有什么数据佐证。我不是在写社会学论文。

  其四、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一点,就是我认为再过十年,80后很成熟的时候,这个社会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俗话说穷则变,变则通。这帮受过高等教育但又整体感觉不得志的人群,其实会推动社会的变化。不是那么恰当地借用勒庞的一句话:

  学了一堆无用的知识乃是造反的不二法门。

  故而,《奋斗》乃是一部偶像剧,纯粹就是个拿来麻醉自己的故事;而《蜗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奋斗的现实剧,才会形成广泛的共鸣和代入。

  UPDATE:晚上和一个朋友聊天,他问我究竟是推动社会的什么变化。丫丫叉叉还聊了蛮多,我就不录了。只写上这么一句话,十年后再来看看:

  一个文明的重大转折,总是由最艰难的那一代完成的。

(实习编辑:卢晓平)

2010-04-29 00:00:00浏览6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专家在线
孟庆丰
精选
孟庆丰主任医师精神心理科
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
去咨询
擅长焦虑症、抑郁症、心理障碍、强迫症、睡眠障碍、酒精依赖、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神经症等疾病的诊治。尤其擅长药物、心理及物理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治疗各类难治性精神心理疾病。
高小宁
精选
高小宁副主任医师精神心理科
南京脑科医院
去咨询
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焦虑症、失眠症、强迫症、青少年抑郁症、网瘾、精神障碍、微笑抑郁症、植物神经紊乱、酒精成瘾、神经官能症、妄想症、神经衰弱、人格障碍、睡眠障碍、恐惧症、心理发育障碍、恋物癖、躁狂症、神经性厌食症、恐艾心理、广泛性焦虑障碍、分离性焦虑障碍、多重人格、性心理障碍、焦虑抑郁症、躁狂抑郁症、顽固性失眠、应激障碍其它心理障碍的诊断和治疗
崔界峰
精选
崔界峰副主任医师临床心理科
北京回龙观医院
去咨询
基于各种精神心理障碍患者或来访者的需要,根据症状或个人成长的轻重缓急,分阶段地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催眠疗法和温尼科特式心理动力学治疗,并将各种心理治疗流派有机结合,针对焦虑恐惧、各类人格障碍、愤怒烦躁、情感困扰、婚姻家庭关系、夫妻治疗、性心理障碍、亲子关系、网络成瘾、双相情感障碍、有一定程度自知力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帮助患者理解症状,了解自己,增强自我功能,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达到个人实现和自我掌控的目标。可通过面对面心理治疗、网络视频及电话咨询等方式,与患者和来访者建立长期稳定的治疗关系,保证其获得后疗效的巩固和维持,及社会功能的远期改善。
查看更多心理医生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聂志扬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减压后充血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减压后充血一般是由于环境因素、血压偏低、减压不彻底、减压药物的副作用、过敏反应等原因所致,患者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治疗。1、环境因素如果患者在高压环境中待的时间过长,会导致眼部、鼻部、耳部等部位出现充血、发红等症状。通常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特殊治疗,患者可以通过适当休息、多喝水等方式进行缓解。2、血压偏低如果患者减压时所处的环境温度过低,可能会导致血管收缩,使血压下降,出现血压偏低的情况,导致患者出现头晕、乏力、心慌等症状。患者需要及时添加衣物,或者转移到温暖的环境中,同时还可以多喝温开水,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血压偏低的情况。3、减压不彻底如果患者减压时没有彻底将减压药物停用,可能会导致血压反弹升高,出现头晕、头痛、心慌等症状。患者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剂量,或者是更换其他降压药物进行治疗。4、减压药物的副作用如果患者减压时所服用的降压药物为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副作用,导致患者出现上述症状,通常还会伴有口渴、乏力、多尿等症状。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剂量,或者是更换其他降压药物进行治疗。5、过敏反应如果患者在减压后出现充血的症状,同时还伴有皮肤瘙痒、红肿、皮疹等症状,可能是对减压药物过敏所引起的。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氯雷他定、盐酸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物进行治疗。除上述之外,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邓洪容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糖尿病神经减压手术是什么
糖尿病神经减压手术是一种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的微创手术,旨在减轻神经周围的卡压,以改善由于神经压迫导致的肢体疼痛和感觉异常等症状。该手术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电生理检查结果进行设计。首先,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疼痛部位、疼痛程度、感觉异常的范围等,设计个性化的手术方案。然后,通过精准的显微手术技术,医生会在患者脚部或手部等部位进行微创切口,以在不影响神经功能的前提下,减轻神经周围的压力。糖尿病神经减压手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的优点。若能在症状发生的早期进行手术,术后大多数的患者可以得到明显的缓解,足部的感觉恢复后走路也能更好地保持平衡,避免跌倒,有效预防感染、溃疡的发生。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神经减压手术并不是根治糖尿病的方法,而是针对糖尿病引起的神经病变进行的治疗手段。患者在手术后仍需积极控制血糖,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预防神经病变的进一步发展。另外,建议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控制饮食,避免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如巧克力、糖果等。同时患者还需要遵医嘱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格列齐特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