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孩子总是“顶牛”怎么办?

  家长都愿意孩子不顶牛,顺顺当当的多好,然而,孩子顶牛又常是难免的。有的孩子是有时顶牛,有的孩子是一段时间顶牛,有的孩子却总是爱顶牛,被称为“犟孩子”。

  不管是何种情况,顶牛都是有了矛盾,而且是矛盾的激化,双方就顶起来,此时,亲子关系趋于紧张,情绪对立,孩子的言语、行为往往偏激,顶得大人冒火,也不理智起来,以偏激还偏激,其结果常是两败俱伤,伤害了孩子,伤害了亲子关系,所以,家长对孩子顶牛很头痛

  有一种顶牛是阶段性的,这就是常说的“6岁孩子爱顶牛”,有的孩子6岁以前还是顺顺当当的,到6岁左右就发生变化,例如,6岁以前,孩子见了客人能热情招呼,可到了6岁就变得不爱理人了,你越让他叫人,他就越低着头倔起来。有的孩子进入6岁变得爱嚷嚷:“我知道”“你别管”等,要是大人来干预,孩子就起急,发脾气。有的6岁孩子爱顶嘴,开口闭口总是“就不”,把大人顶得直冒火。

  这种阶段性顶牛,主要是心理发展的反映,心理学称为“第二反抗期”,因为6岁孩子的独立能力大大增强,独立意识迅速发展,所以,他们的自主愿望趋于强烈,愿意家长像对待大人那样对待自己,期望得到大人的信任和赞赏。

  而孩子在家长的眼里总是长不大的,家长往往是用习惯性的方式对待孩子,孩子反感了还不察觉,待到碰撞起来,家长才会由迷惑到惊讶:孩子变了呀。

  对阶段性顶牛的对策是:理解,尊重,引导。大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把握孩子的心理变化,就会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从而适应孩子的变化,改变对待孩子的方式,例如,不再像对婴儿那样和孩子说话,和孩子平等地协商,尽量少干涉孩子,尊重孩子的自主,一般不勉强孩子,不招惹孩子顶牛,必要时可适当“退让”,当然,不是迁就和不管,只是要避免顶牛,避免针锋相对,采用孩子能接纳的方式进行引导,使孩子能顺利度过这段“反抗期”。

  有的孩子就是犟脾气,性子倔,爱顶牛,这样的孩子一般是强型的,他们的主观意志强,不顺从,他们爱顶嘴,爱反抗,爱自行其事,往往让家长、老师烦恼。

  其实,犟孩子身上有闪光点,他们的自我意识强,自主性强,有个性,若引导得好,能发展成为良好的个性品质,如独立自强的气质,坚强的毅力等。

  对犟孩子要特别讲究教育方法和策略,不能以压制犟,不能强磨棱角,强迫和对立的做法,只会造成倔犟的升级,当然,也不是无原则地息事宁人,一味地退让、顺应,是消极的姑息。

  最好不要把事情闹到顶牛的地步,矛盾激化对双方都不好,应该化解矛盾,和风细雨。怎样化解呢?第一是解读孩子,摸透孩子的个性特点,洞察孩子的心理状况,把握孩子在甚麽情况下爱顶牛,心里有数了,才会有化解的良策;第二是预防为主,尽量不让矛盾发生,把矛盾化解在萌芽之中,例如,估计孩子可能顶牛的事,就先和孩子沟通一下,协商一下,双方的距离拉近了,不是就和风细雨了吗?

  顶牛发生了怎麽办?避开锋头,以冷相对,不应战,不发火,不回应,转而顾他,没有了顶牛的对象,就顶不起来了,待孩子也冷静了下来,再和风细雨地解决。还应该以顶牛事件为契机,对孩子积极施教,事后引导孩子反思自己不当的行为,知道顶牛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帮助孩子调节心态,寻求合理解决矛盾的做法。

  家长也要反思自己,在顶牛事件中有没有不当的地方?若是有,不能文过饰非,要真诚地与孩子沟通,这不仅有利于亲子关系,也是非常有效的“身教”。

(实习编辑:张曼)

2010-04-30 00:00:00浏览9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施慧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胃不舒服口干口苦吃什么药
胃不舒服口干口苦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多潘立酮、奥美拉唑、消炎利胆片、健胃消食片等药物。若胃不舒服、口干口苦症状严重、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呕血、黑便、体重下降等异常,应及时就医,一般需进行胃镜、幽门螺杆菌检测、腹部超声等检查,以明确病因。1、多潘立酮:当胃动力不足,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过长,易引起胃胀、胃痛等不舒服症状,还可能导致胆汁反流,引发口干口苦。多潘立酮可有效改善胃蠕动功能,使食物顺利进入肠道,减少胆汁反流,缓解相关不适。2、奥美拉唑:胃酸分泌过多会刺激胃黏膜,产生烧心、胃痛等胃不舒服感觉,同时胃酸反流也可能影响口腔味觉,出现口干口苦。奥美拉唑通过抑制胃酸分泌,减轻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缓解胃不适,减少胃酸反流,改善口干口苦情况。3、消炎利胆片:该药物具有清热、祛湿、利胆的功效。当胆囊出现炎症,胆汁排泄异常,可能导致胆汁反流至胃,进而引起胃不舒服以及口干口苦症状。消炎利胆片可减轻胆囊炎症,促进胆汁正常排泄,改善因胆汁问题引发的一系列不适。4、健胃消食片:如果饮食不节,脾胃运化功能失常,食物积滞在胃内,会出现胃胀、食欲不振等胃不舒服症状,也可能伴随口干口苦。健胃消食片可帮助消化食物,缓解胃部胀满不适,调节脾胃功能,减轻相关症状。日常应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食,避免暴饮暴食,尽量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胃肠负担。饭后适当活动,如散步,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因为精神因素也会影响胃肠功能。戒烟限酒,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定期体检,若有胃部基础疾病,应积极治疗,控制病情发展。
曹卫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胃淋巴瘤是不是癌
胃淋巴瘤是癌。该疾病原发于胃部而起源粘膜下层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是常见的淋巴结外淋巴瘤,具有癌症细胞的失控增生、侵袭性生长等典型特征。胃淋巴瘤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密切相关。长期感染幽门螺杆菌,会对胃黏膜的微环境产生影响,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增加胃淋巴瘤发病风险。此外,免疫功能低下也是重要因素,如患有免疫缺陷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机体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监视和清除能力减弱,易诱发胃淋巴瘤。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腹痛、腹胀、消化不良、恶心呕吐、体重减轻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触及腹部包块。治疗胃淋巴瘤可采用多种方式,患者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选择。化疗常用药物有环磷酰胺、硫酸长春新碱等,环磷酰胺能破坏肿瘤细胞的DNA结构,阻碍其增殖;硫酸长春新碱可抑制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从而杀伤肿瘤细胞。对于早期局限性胃淋巴瘤,手术治疗是重要手段,胃大部切除术可以切除病变部位,防止肿瘤扩散;如果病情相对较晚,累及范围较广,可能需进行全胃切除术。此外,靶向治疗在胃淋巴瘤治疗中也发挥重要作用,比如遵医嘱使用利妥昔单抗,可特异性结合肿瘤细胞表面抗原,激活免疫系统杀伤肿瘤细胞。如果出现疑似胃淋巴瘤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检查。另外,日常要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幽门螺杆菌感染,如使用公筷、勤洗手等,以降低患病风险。同时,积极治疗胃部慢性疾病,定期体检,监测胃部健康状况。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单纯疱疹病毒药物治疗伤肝怎么办
单纯疱疹病毒药物治疗伤肝的应对方法包括调整用药方案、使用保肝药物、监测肝功能等。单纯疱疹病毒是一种常见病毒,可引起口唇、皮肤、生殖器等部位疱疹。如果在治疗中发现药物伤肝应及时就医,建议进行肝功能检查、病毒载量检测等。1、调整用药方案:如果正在使用的抗病毒药物对肝脏损伤明显,医生可能会更换药物。如原本使用阿昔洛韦出现肝损伤,可换用伐昔洛韦,其生物利用度较高,对肝脏负担相对较小;或选用泛昔洛韦,在体内转化为有活性的喷昔洛韦发挥抗病毒作用,对肝脏影响可能更小。也可根据病情适当减少药物剂量,但需在不影响抗病毒疗效前提下进行,还需医生综合评估。2、使用保肝药物:为减轻肝脏损伤,可遵医嘱使用保肝药物辅助治疗。多烯磷脂酰胆碱能修复受损肝细胞膜,促进肝细胞再生;水飞蓟宾可稳定肝细胞膜,保护肝细胞免受损伤,降低转氨酶水平。还有复方甘草酸苷,具有抗炎、保护肝细胞等作用,可在医生指导下与抗病毒药物联合使用,减轻肝损伤。3、监测肝功能:在抗病毒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一般建议每隔1-2个月进行肝功能检查,检测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了解肝脏受损情况及保肝治疗效果。若指标异常升高,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若指标逐渐恢复正常,可继续当前治疗并持续监测。日常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单纯疱疹病毒,降低感染风险。如果感染需抗病毒治疗,治疗前应积极检查肝功能。在治疗过程中,严格遵循医嘱,不要自行增减药物剂量或停药。如果用药期间出现不适症状,如乏力、恶心、黄疸等,及时就医,排查是否为肝脏损伤或其他原因。
颜炳柱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利巴韦林片是抗病毒药吗
利巴韦林片是抗病毒药。但需要注意的是,利巴韦林片有一些严重的不良反应,如溶血性贫血,用药期间需要定期进行血常规等检查,密切监测身体状况。利巴韦林片的作用机制较为复杂,其可以进入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内,磷酸化生成利巴韦林单磷酸,进而抑制肌苷单磷酸脱氢酶,阻止鸟苷单磷酸的合成,从而阻碍病毒核酸的合成,抑制病毒的复制与传播。同时,其还能干扰病毒mRNA的合成,影响病毒蛋白质的翻译过程,使病毒无法正常组装和释放,达到抗病毒的效果。利巴韦林片在多种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都有应用。例如,可遵医嘱用于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肺炎与支气管炎,对于该病毒感染导致的呼吸道症状有明显的缓解作用。此外,在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时,对丙型肝炎病毒也有较好的抑制效果,能够降低患者体内的病毒载量,改善肝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需注意,使用利巴韦林片时,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严格按照医嘱的剂量和疗程服用,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以免影响治疗效果或引起不良反应。此外,利巴韦林具有明确的致畸性和胚胎毒性,可导致胎儿先天畸形、发育障碍等严重后果,孕妇禁用。女性在使用该药期间及停药后6个月内应避免怀孕。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