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备用文章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理 > 心理备用文章

我们的眼睛充满泪水

举报/反馈
2010-04-14 00:00:0039健康网社区

  一位已经停止呼吸的年轻母亲紧紧抱着三四个月大的女婴缩在废墟中:母亲低着头,上衣向上掀起,怀里的婴儿依然惬意地含着妈妈的乳头吮吸着,红扑扑的小脸与妈妈粘满灰尘的双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母亲抱孩子的姿势可以看出,她是很刻意地在保护自己的孩子,或许就是在临死前,她把乳头放进了女儿的嘴里。这是汶川大地震救援人员看到的真实一幕,所有人都禁不住掩面而泣。

  人会流三种眼泪:最通常的泪水在每次眨眼时出现,它浸润着眼球;第二种泪水是当眼睛受到意外伤害或接触刺激性气体时涌出的反射性泪水;第三种是情感性泪水,就是带着情感哭泣时流出的泪水。耳闻目睹汶川大地震的报道,相信许多人和我一样,不止一次流下饱含情感的泪水,或伤痛或感动。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行业、不同阶层的人们,为什么同样心系汶川一起流泪?

  为什么不约而同地捐款捐物奔赴灾区当志愿者?因为我们内心深处都存在共情能力。 所谓共情,就是能够体会他人情感的能力。人类具有看到同类处于痛苦中会感觉到哀伤的天生倾向。曾经有个研究,让母亲当孩子的面假装痛苦的样子,或者发出窒息般的咳嗽,结果发现1岁左右的婴儿,看到母亲处于痛苦中,就会表现出伤心的表情。

  随着年龄增长,儿童还发展了角色采择能力,即能够更好地站在他人角度来思考问题、想象他人的感觉。 在共情的基础上,人类一步步发展出不同水平的利他行为。看到母亲痛苦的样子,14个月大的婴儿还可能拍拍母亲、拥抱亲吻母亲;2-4岁的儿童会对另一个受伤的孩子问一些疼不疼的问题,会想办法安慰或者寻求成人帮助;7岁之后,孩子们会越来越愿意拿出自己的钱或玩具给一个贫穷或有困难的孩子……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们能感受到灾区人民在地震中丧失至亲的悲恸,能感受到他们对随时可能发生余震的恐惧,能体验到他们等待医疗救援的焦急,也能体验到他们劫后余生家人重聚的欣喜。正是和灾区人民感同身受命运与共,再多的奉献和付出都无怨无悔。这次地震触动了所有中华儿女的内心深处,让彼此感受到心心相通、大爱无疆! 共情,是人类能够互相交流和理解的心理基础,超越了信仰、语言、种族和国界。共情带来的心灵震撼甚至可以超越物种,也是人类关爱地球万物生灵的心理基础。

(实习编辑:张曼)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