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四个月大的妞妞到地段医院体检发现身高体重都没有“达标”。根据上海市儿童保健卡上的《上海市女童体格发育指标参考值》,四个月女婴体重参考值是7.1公斤,身高是64厘米,而妞妞体重是6.8公斤,身高62厘米。按妞妞妈妈的理解,妞妞的体重还差0.3公斤,身高还差2厘米。
妞妞妈妈愁得吃饭睡觉不香,给妞妞灌钙水加鱼泥到儿童医院复查,怎么着也要把“落下”的体重和身高补上。 从统计角度看,保健卡上的发育指标参考值是某一代表性群体在体重身高上的集中趋势。简单点说,通过对数量足够多的上海市四个月大女婴的体重身高进行一一测量,并求出平均值作为四个月女婴发育指标参考值。既然7.1公斤是平均值,必然有些宝宝体重大于7.1公斤,有些体重小于7.1公斤,有些体重刚好7.1公斤。
宝宝有胖有瘦,有高有矮,只要偏差不太大,都是属于正常的。随便说一下,如果保健卡上给出发育指标的参考范围,而不是一个参考值,将更严谨更科学一点。 虽然家长们从统计角度理解发育指标参考值很容易,仍然不甘心自己的孩子身高体重低于参考值一点点,归根结底是家长们要求孩子在各方各面都超常、向最高标准看齐的心态在作怪。
孩子尚在襁褓之中,许多家长就不懈地追求孩子体格超标,孩子上学考了90分,许多家长还责怪为什么没有考100分。对于一个四个月的女婴来说,7.1公斤的体重正常,6.8公斤的体重也很正常,并不意味着比7.1公斤缺少什么。与其把功夫花在和宝宝身高体重较劲上,还不如多陪宝宝到户外活动,让宝宝更健康快乐地成长。
任何两个人都不可能完全相同,人与人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才有测量身高体重的必要。很难想象所有四个月大的女婴都长到不多不少正好7.1公斤,都一分不差恰巧64厘米,这将是多么单调无趣的场面!难道只有体重7.1公斤、身高64厘米的女婴才是完美百分百宝宝吗?
为什么不能对个体差异抱着容忍和欣赏的态度? 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我总因个子矮小影响班级队伍整齐,被剥夺参加各种团体操表演的机会,因此尝够被冷落被忽视的滋味。偶然看到在北京召开的第21届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上,一个来自国外的学生乐团方阵,其成员居然高矮错落参差不齐,越发显得他们的表演充满参与的热情和快乐!
我被那一幕深深震撼,多年来的心结焕然冰释:差异是一种宽容,不要嫌弃自己和别人在身高上的不一样,我要更爱我自己。 每年芦柑丰收的季节,老家的果农会用卡尺筛选出个大的芦柑装箱以期卖出高价,个小的芦柑则被淘汰一边,然而往往这些个小的芦柑酸甜可口保质期长。孩子高大匀称固然好,假如孩子娇小一点瘦弱一点,请依然深爱他/她,请依然呵护他/她!
(实习编辑:张曼)
副主任医师
杭州天目山医院精神科 精神科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临床心理科(本部)
主任医师
云南中西医结合医院 心理科
副主任医师
成都军大医院 失眠症科
主任医师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精神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