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人真的会给气死吗?

  生气的时候最容易发生突发性心脏衰竭造成猝死

  人生在世,肯定会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有些人或事甚至会让你暴跳如雷,大动肝火。可是,科学家提醒说,那些容易生气的人需要注意了,因为一项最新的研究显示,生气所引发心律不齐的心电图比一般心律不齐心电图来得更加混乱,也更加不稳定,所以是最致命的。如果希望自己拥有一颗“奔腾的心”,请努力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这一线索可以证明突发性心脏衰竭所造成的猝死容易发生在人们有强烈情绪反应的时候。美国的研究人员在日前召开的美国心律学会第26届年度科学大会上公开了这一研究成果,给那些容易生气的人的健康敲响了警钟。

  耶鲁大学医学院内科医学系教授马修·斯托波尔与他的同事调查了24位装有植入性去颤器的病人,在病人未受刺激导致心律不齐前,每天记录病人的情绪变化,并使用这些资料,同时比较生气和非生气所引发心律不齐的心电图。

  植入性去颤器不仅可以探查心律的异常,还可以输送救命的电震,使心脏的跳动恢复正常的节律。

  研究人员将愤怒分成5个级别,在收到电震后,参加试验的病人列出他们感觉到的愤怒级别。研究人员接着从植入性去颤器里收集信息,分析他们的心脏的状态。结果发现,在记录的所有56次电震中,研究人员发现所有病人的愤怒都在2级以上。所有生气引发心律不齐的病人均起始于早期心室收缩,正是这种形式的心脏收缩会提高造成突发性心脏衰竭的几率。像愤怒这样的强烈情绪可能会使心律中断,危及生命。

  生气等不良情绪相当于生命“断路器”,会压塌整个生命系统。

  当然,像地震、导弹攻击、输掉重要的足球比赛等事件造成的情绪上的悲愤,也会使人心脏病发作,但这项研究所强调的是,像生气这种强烈的情绪反应,会破坏人体内心脏跳动的节律。

  斯托波尔表示:“我们的研究显示,愤怒与更加危险的心律不齐确实有联系,在自然灾难和战争期间,猝死率会突然增加,这可能是一个重要原因。”美国心律学会主席史蒂芬·哈米尔认为:“这项研究对围绕在这些由愤怒造成的心律失调之谜进行了很有价值的揭示。更好地了解这些由情绪触发的心电特征可能帮助预防并治疗心博骤停。”

  心律异常可发生在各个年龄段,但并不是所有的心律不齐的症状和影响都是一样的。有一些病人,他们出现不规则的跳动是发生心脏病的预兆,可能会有心博骤停的危险。斯托波尔说,虽然这种反应机制尚未研究透彻,但是这和生气以及承受巨大压力时人体所产生的与压力有关的荷尔蒙肾上腺素具有很大的关连。

  他表示:“我们现在尚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肾上腺素就是引发心律不齐的原因,这只是我们的猜测,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心脏病专家亨特·查姆彭认同斯托波尔的观点,他说:“虽然现在他们没有找到相关证据,但我认为肾上腺素可能就是幕后黑手。我的一项研究结果进一步支持了这个观点:情绪与身体是有联系的。承受一定压力的人会更有动力,给予我们奋斗下去的勇气和力量,这是好事。然而,当你承受着巨大压力,或非常生气时,那么压力和不良情绪又变成了一个‘断路器’,压塌整个生命系统,导致心脏出现灾难性的后果。”

  快乐的生活会让血液中某些健康化合物的含量升高。

  查姆彭认为,生气可能真的会要了你的命。这些最新研究成果将使科学家迈向正确的研究方向,增加他们对肾上腺素对心脏影响的认识。他相信,研究人员可能会证明,培养自己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辅以控制肾上腺素产生的药物,可以帮助挽救那些容易发生心律不齐的病人的生命。

  最近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临床心理学家安德鲁·斯蒂普托和简·沃德尔等人也发现,每天都快乐的生活,血液中会有较健康的化合物。这显示快不快乐和患不患病是相关的。他们研究了216个伦敦的中年男女,结果发现,基本上愈快乐的人拥有愈少可体松。高含量的可体松和第二型糖尿病高血压有关。

  对男人而言,快乐还会降低心跳。低心跳则表示心血管功能良好。而且,常处于快乐的人,在完成紧张的工作后,血液中纤维蛋白原含量也较少。纤维蛋白原会让血液变浓稠而提高造成血栓的机会。这项研究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情绪与心脏的关系。

  为什么有些常生气的人也能健康长寿?科学家指出关键是学会如何消气。

  可是,研究人员也指出,虽然生气有损于健康,甚至对健康是致命的,但是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到这样一种令人费解的现象:不少常生气的人,身体都很健壮,其中不乏享有高寿者,而一些很少生气的人,却疾病缠身。这一现象与斯托波尔的研究其实并不矛盾。

  不良情绪对健康的影响,不仅取决于它的强弱,而且,更为重要的在于它持续时间的长短,以及如何看待人生得失的态度。一点不生气是不可能的,可以说,每个人每一天都会遇到不顺心的事儿,生气难免,只不过有些人生气时情绪波动不显著或过程十分短暂,别人不易察觉罢了

  生气和消气是人类情绪正常的代谢,每个人都是通过不断地生气和不断地消气来维持心理平衡的。有涵养的人,不是不生气,而是会自我排遣,迅速消气。那些常生气又不伤身的人,就正是会消气的人。如果不会消气,气不能及时地发散出去或消散得过慢,将气憋在心里生闷气,对健康势必造成损害。

  不仅要少生气,也要学会消气,消气越早越快越好。

  所以,研究人员首先告诫人们少生气,同时劝导大家要学会消气,学会掌握这种自我心理调节的本领。研究人员建议,生气时,首先问问自己“此气该不该生”。其实,人们日常生活中所生的气,大多是不该生的气。比如,在公共汽车上挨了踩,饭店用餐时服务员失手弄脏了你的衣服等等,这些事都是他人无意或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冒犯”你的,还有一些微不足道、鸡毛蒜皮般的琐事、流言、传言、小道消息,都是不该生的气。

  当然,如果你做不到不生气,那就想办法尽快消气,消气越早越快越好。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容易。因为人在生气时,气往上升,心胸变得狭隘,好钻牛角尖儿。这是消气的主要障碍。

  △为克服这一障碍,可积极主动采取下列方法:

  1.躲避法,立即离开生气的现场和激惹你生气的人,找个清静的地方去看书或做别的事。

  2.宣泄法,找知心朋友或其他自己信赖的人,向他(她)诉述自己内心的不平,求得他(她)的安慰、疏导与调节,这就会加速消气的进程。

  3.转移法,到室外散步,到附近的公园遛遛,或打开录音机,听几首自己喜爱的歌曲或音乐,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物上去,心里的气自然会渐渐地消除。

  4.升华法,干脆立即从事自己心爱的技艺,唱一阵卡拉OK,挥洒一幅书画,拉一曲琴。

(实习编辑:卢晓平)

2010-03-28 00:00:00浏览1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手足霜有用吗
手足霜有一定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手足暴露于外界环境,面临干燥、摩擦等诸多挑战,手足霜能够针对这些问题,通过特定成分和作用机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不适。手足霜主要通过滋润和防护两种机制发挥作用。从滋润角度来看,其富含多种保湿成分。例如甘油,具有强大的吸水性,能够从周围环境中吸收水分,并将其牢牢锁在皮肤角质层,使皮肤细胞保持充盈水润状态,有效改善因缺水导致的干燥、起皮现象。透明质酸钠同样能大量抓取并储存水分,增强皮肤的水合作用,提升皮肤弹性。在防护方面,像凡士林、羊毛脂这类天然油脂成分,会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薄而坚韧的保护膜。这层膜可以阻挡外界的冷风、干燥空气以及日常接触的刺激性物质直接侵袭皮肤,减少水分的过度蒸发,降低皮肤受损风险,对维持皮肤屏障功能意义重大。在日常干燥环境下,尤其是秋冬季节,空气湿度大幅降低,手足皮肤极易因缺水变得粗糙、紧绷。此时,坚持涂抹手足霜,能持续为皮肤补充水分,保持柔软细腻,有效预防干裂的产生。对于从事家务劳动、体力工作或长期使用手部接触刺激性物品的人群,手部皮肤频繁遭受摩擦、化学物质刺激,容易出现角质增厚、倒刺等问题。手足霜中的植物提取物,如芦荟、洋甘菊提取物,具有舒缓、修复功效,可减轻皮肤炎症,促进受损皮肤的修复,缓解不适症状,使手部皮肤恢复健康状态。患者使用手足霜前,建议先清洁手足皮肤,确保皮肤干净利于吸收。若手足皮肤存在严重疾病,如真菌感染导致的手足癣,单纯使用手足霜无法根治,需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如咪康唑、酮康唑。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黄体功能不足做什么检查能查出来原因
黄体功能不足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多种检查来明确原因,主要包括性激素六项检查、超声检查和子宫内膜活检等。这些检查从不同方面对黄体功能进行评估,对于有生育需求且怀疑黄体功能不足者,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1、性激素六项检查:通过血液检查测定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雌二醇、孕酮、睾酮和泌乳素等六项性激素的水平。其中黄体生成素和孕酮水平对于判断黄体功能尤为重要,若孕酮水平低于正常值,则可能提示黄体功能不足。2、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可动态观察卵泡发育及黄体情况。监测排卵前卵泡大小、形态及数量,评估卵泡发育质量。排卵后观察黄体大小、形态及内部回声,若黄体发育不良或存在异常结构,可能影响其功能。还可通过观察子宫内膜厚度及形态,间接判断黄体功能对子宫内膜的影响。3、子宫内膜活检:取子宫内膜组织,若其呈现分泌不良,如腺体发育不同步、分泌反应落后等,提示黄体功能不足。该检查能直接反映子宫内膜受黄体激素影响的情况,判断黄体功能是否正常。建议患者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病史及具体症状,合理选择并接受相应的检查方法,以便准确诊断黄体功能不足的情况,并据此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可遵医嘱采用黄体酮等药物进行补充治疗,以改善黄体功能。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足癣和脚气有什么区别
足癣和脚气没有区别,两者指的是同一种由皮肤癣菌感染足部皮肤所引起的常见真菌性皮肤病。了解这一情况,有助于患者准确认识病症,从而积极有效地开展治疗。该疾病无论是被称作足癣还是脚气,其病因都是皮肤癣菌入侵足部皮肤。这些真菌喜好温暖、潮湿的环境,足部的生理特点恰好为真菌创造了理想的生存条件。当皮肤癣菌接触到足部皮肤后,会在角质层生长繁殖,分解角质蛋白获取营养,进而引发皮肤炎症反应。足癣(脚气)在临床上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各类型症状表现不一。水疱型,表现为足部皮肤出现米粒大小的深在水疱,疱液清澈,不易破裂,周围皮肤正常,常伴有瘙痒;糜烂型,多发生在趾间,尤其是第3、4及4、5趾间,皮肤浸渍发白,表面松软易剥脱,露出潮红糜烂面及渗液,有明显瘙痒,且容易继发细菌感染;鳞屑角化型,主要症状是足部皮肤增厚、粗糙、脱屑,冬季易发生皲裂,伴有疼痛。一旦确诊为足癣(脚气),患者应保持足部清洁干燥,勤换鞋袜,尽量选择透气性好的鞋子。可在医生指导下外用抗真菌药物,如酮康唑乳膏、盐酸特比萘芬乳膏等,涂抹于患处,坚持按疗程使用,一般需持续用药2-4周,症状消失后再巩固治疗1-2周,以防止复发。若病情严重,外用药物效果不佳,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等。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手足皲裂症怎么治
手足皲裂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一般治疗、去角质治疗及原发病治疗等。手足皲裂症,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手足部皮肤干燥和裂纹,常伴有疼痛,严重时可影响日常生活。1、一般治疗:手足皲裂症患者需保持手足部皮肤的清洁与湿润,避免过度洗涤及使用碱性过强的清洁用品。可遵医嘱外用保湿霜、润肤乳等护肤品,如尿素乳膏,以改善皮肤干燥状态,促进裂纹愈合。同时,应避免接触酸碱物质及有机溶剂,以免加重皮肤损害。2、去角质治疗:对于角化过度的手足皲裂症患者,可采用去角质治疗。如在医生指导下外用水杨酸软膏等角质剥脱剂,可软化并去除增厚的角质层,减轻皮肤粗糙感,促进皮肤新陈代谢。但需注意,去角质治疗不宜过于频繁,以免损伤正常皮肤。3、原发病治疗:手足皲裂症常由某些疾病引起,如手足癣、湿疹等。因此,针对原发病的治疗至关重要。对于手足癣患者,应遵医嘱外用抗真菌药物,如盐酸特比萘芬乳膏,以杀灭真菌,控制感染。湿疹患者则需在医生指导下外用抗炎、抗过敏药物,如地奈德乳膏,以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瘙痒症状。原发病得到有效控制后,手足皲裂症的症状也会相应改善。手足皲裂症患者应根据自身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在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饮食调理,多吃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E的食物,如胡萝卜、猪肝、鱼肝油等,以辅助改善皮肤营养状况。同时,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劳累。若症状持续不减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以便得到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