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何来厌学心理?

  《北方新报》近日刊发的两条消息《逃避上学 一女孩自残后报警》和《孩子厌学情绪重 家长求助心理医生》引起读者关注。厌学心理是对学习或者学校的人际关系产生厌倦乃至厌恶,从而采取逃避的一种心态。对于处于成长期的孩子来说,厌学心理毫无疑问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对此,《视角》作者有话要说。

  学校用什么来吸引孩子?

  《北方新报》刊发的两条消息让人忧虑,上学真地那么可怕?这两起事件看似是两个孩子的心理问题,其实还是暴露出教育体制的老问题。

  素质教育已经提了好些年了,但现实中真正执行的还是应试教育。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学校和家长不管孩子的个性发展及能力大小,都以分数见高低。一些成绩一般或较差的学生往往会遭到老师的白眼、冷脸、甚至粗暴对待。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口号提了好多年,但许多学校还是越减越多,无形中也给学生造成了沉重的心理负担。人格得不到尊重,学习中没有快乐,势必会使一些孩子畏校如虎。

  学生厌学不是个别现象,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素质教育不能仅停留在文件上,教育部门应该真正去落实素质教育,才能使学生真正减负,才能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给孩子以安全,给孩子以快乐,这样的学校才能吸引住孩子。

  厌学情绪是叛逆心理作怪

  一名13岁的女中学生,为了逃避上学,竟然拔刀自残,之后报假警称被歹徒袭击,此案不仅引发了家长与校方的矛盾,更是在其他学生与家长中造成恐慌。

  厌学,是许多孩子成长中的烦恼,不仅有青春期的叛逆心理在作怪,更与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因素有密切关联。如果我们只把它当做是孩子任性的举动,忽略了其背后隐藏的复杂的客观诱因,不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不注意综合调治,纠偏恐难奏效。更令人忧虑的是,消极对待学习任务尚能被社会承受,那种以极端的方式宣泄厌学情绪的行为则是对社会承受底线发出的挑战。女中学生这种不顾代价的决绝,令人触目惊心。厌学情绪的恶变,或许会令当事人心态扭曲,这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都是极为不利的,我们当正视之。

  孩子的成长需要关心

  通辽市13岁女孩为了逃避上学自残,并编造假案,该事件是典型的叛逆期关爱缺失所致。女孩在自残前就已经出现诸如厌学、同学关系不融洽等问题。但是,其家长和老师都没有及时地发现。如果当时注意到这些问题,能够和孩子推心置腹地进行沟通,给她温暖与关心,“自残假案”这种事件绝对不会发生。

  面对应试教育的大环境,我们改变不了什么,但是可以让此类极端个案消除在萌芽阶段,这需要每一个家长与老师的共同努力。孩子处于心理转变的关键时期,不能让他们踽踽独行。如果失去老师的关爱、家长的关心,孩子做出极端反应便不足为奇了。

  近日,笔者看了本《教育是慢的艺术》。当教育是艺术时,老师是否可以放慢教课的速度,让自己有时间关爱身边每一个成长的孩子;家长是否可以放弃所谓的应酬,让自己有充足的时间和孩子沟通?要知道,孩子的成长需要护航人。

  应试教育增加了学生压力

  13岁女孩以自残这种极端行为来逃避上学,并编造假案的事实,再度向应试教育敲响了警钟。

  不能不说唯分数为大的现行教育体制,已经把孩子带进了心智发育的死胡同。现在,许多校园笼罩在一种令人透不过气来的应试教育氛围下,不仅压抑了孩子们的天性,也重创了他们天真纯洁的心灵。数据表明,过去十几年中,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一直在下降,焦虑抑郁,心理问题增多。自残行为实质就是一种脆弱、迷茫和不堪重负的情感宣泄。

  都说青春是美好的、壮丽的,可是孩子的自残行为,却暴露了他们对青春的绝望。只有好好活着,才有精力去做想做的事,去做有意义的事,去做那些曾经幻想过,而不曾实现的事。这样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孩子们未必不晓得,若非被痛苦压抑得透不过起来,谁又会跟自己过不去?呼吁全社会都来救救我们的下一代,把孩子们从沉重的学业重负下解放出来吧!

(实习编辑:卢晓平)

2010-03-22 00:00:00浏览5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张碧云主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7岁孩子厌学怎么办
7岁孩子厌学家长可以通过多与孩子沟通、多带孩子参加活动、心理治疗、加强教育、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改善。1、多与孩子沟通7岁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可能会出现叛逆的情况,也会伴有不爱说话、不喜欢听家长的话等症状。建议家长多与孩子进行沟通,也可以通过带孩子参加户外运动的方式进行改善。2、多带孩子参加活动多带孩子参加一些社交活动,比如同学聚会、朋友交流会等,让孩子多交一些朋友,从而增加孩子的自信心,也可以改善厌学的情况。3、心理治疗如果孩子出现了心理障碍,可以去正规医院的心理科,通过心理暗示疗法的方式进行改善,也可以通过行为疗法的方式进行治疗。4、加强教育如果家长没有正确引导孩子,可能会使孩子出现厌学的情况。因此家长要加强教育,多鼓励孩子,让孩子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积极改善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5、药物治疗如果孩子长期存在厌学的情况,可能是患有抑郁症等疾病导致的,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孩子使用盐酸舍曲林片、盐酸帕罗西汀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家长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心理疏导的方式进行治疗。如果通过上述方法,孩子的不适症状没有得到改善,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李则挚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三甲
14一15岁叛逆期厌学怎么办
14一15岁叛逆期厌学家长可以通过多与孩子沟通、尊重孩子、多带孩子参加活动、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改善。1、多与孩子沟通14一15岁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可能会出现叛逆期的情况,此时家长可以多与孩子进行沟通,也可以多带孩子参加一些社交活动,从而改善这一症状。2、尊重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多鼓励孩子,不要一味地否定孩子,可能会导致孩子更加叛逆。3、多带孩子参加活动14一15岁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此时孩子的学习压力比较大,可能会出现厌学的情况,甚至还会伴有情绪不稳定的症状。建议多带孩子参加一些户外活动,比如跑步、游泳等,从而促进孩子的身体发育,也可以改善该症状。4、心理治疗如果孩子的症状比较严重,而且严重影响到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此时可以去正规医院的心理科,通过心理暗示疗法、行为疗法等方式进行治疗,有助于病情的好转。5、药物治疗如果孩子的病情比较严重,而且频繁出现情绪不稳定的情况,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盐酸舍曲林片、盐酸帕罗西汀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从而达到改善病情的目的。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一定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健康,尽量吃清淡类的食物,也可以吃营养物质全面的食物,从而为身体补充所需要的营养,也可以促进孩子的正常发育。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解决孩子厌学的七个方法
没有解决孩子厌学的七个方法这一说法。孩子厌学家长可以通过多沟通、改善环境、改善教育、多带孩子进行户外运动、心理治疗等方式进行改善。 1、多沟通 如果孩子出现了厌学的情况,可能是学习压力过大所造成的,可以多与孩子进行沟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孩子的压力,也可以更好地改善孩子厌学的情况。 2、改善环境 如果孩子长期处于单一的环境中,可能会使孩子的注意力发生转移,从而出现厌学的情况。建议家长多陪伴孩子,多带孩子进行户外运动,比如跑步、爬山等,从而促进孩子的兴趣爱好,也可以改善孩子厌学的情况。 3、改善教育 如果家长对孩子过于严厉,可能会使孩子出现逆反心理,从而出现不想上学的情况。建议家长多关注孩子的情绪,多与孩子进行沟通,改善教育方式,也可以通过心理暗示疗法的方式进行处理。 4、多带孩子进行户外运动 多带孩子进行户外运动,如跑步、打球、游泳等,可以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也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改善孩子厌学的情况。 5、心理治疗 如果孩子长期精神过度紧张,可能会使孩子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从而也会出现不想上学的情况。此时可以通过心理暗示疗法的方式进行处理,也可以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的方式进行改善。 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多关爱孩子。若孩子出现不想上学的情况,必要时家长应带孩子就医,查明具体原因后进行治疗。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学生为什么会厌学
通常情况下,导致学生厌学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压力过大引起的,但也可能是由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焦虑症、抑郁症、自闭症等疾病引起的。 1、压力过大 如果学生学习压力过大,导致精神紧张、焦虑,可能会出现不想上学、厌学等情况。建议学生可以通过适当运动,如跑步、爬山等,缓解精神压力,改善症状。同时,建议家长在平时多鼓励学生,给予其充足的信心,有助于缓解该症状。 2、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通常与遗传、环境、教养方式等因素有关。该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注意障碍,表现为注意力难以集中,进而导致出现厌学的症状。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盐酸托莫西汀、右旋苯丙胺等药物进行治疗。 3、焦虑症 焦虑症主要是由于遗传、心理、社会因素等原因引起的。一般会表现为紧张、恐惧、害怕等心理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会出现厌学、情绪低落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氯硝西泮、艾司唑仑等药物进行治疗。 4、抑郁症 抑郁症主要是由于心理因素、生理因素、社会因素等原因引起的。患者一般会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厌学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丙米嗪片、马来酸氟伏沙明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5、自闭症 自闭症属于一种心理疾病,患病后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语言沟通障碍、社交障碍等,还可能会伴有不爱说话、不爱和同学、朋友交往等现象,进而出现上述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家庭疗法等方式进行心理疏导。 建议当学生出现厌学情绪时,家长应及时带其去医院就诊,积极配合医生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厌学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厌学可能是由于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家庭因素、疾病因素等原因所引起的。1、环境因素如果患者长期处于压力过大的环境中,可能会导致精神压力过大,从而引起厌学的症状。建议患者可以适当调整心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可以多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放松心情。2、社会因素如果患者长期处于单亲家庭或者是家庭不和睦的环境中,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自卑、自闭等不良情绪,从而引起厌学的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多与家人朋友沟通交流,或者是多听舒缓的音乐,有助于缓解症状。必要时,患者也可以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心理疏导治疗。3、心理因素如果患者本身性格比较内向、敏感,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症状,也可能会出现厌学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疗法等方式进行心理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运动疗法、芳香疗法等方式进行辅助治疗。4、家庭因素如果父母长期不在家,孩子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不佳,可能会导致孩子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叛逆等问题。建议家长应该多和孩子沟通,了解原因并给予解决措施。同时家长应该多鼓励孩子,给孩子提供自信心,有利于改善症状。5、疾病因素如果患者患有抑郁症等精神障碍类疾病,可能会导致大脑神经递质分泌紊乱,从而引起上述情况。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相关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心理疏导的方式进行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到心理门诊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张碧云主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12岁孩子厌学的心理原因
一般情况下,12岁孩子厌学的心理原因,可能是学习压力过大、人际关系紧张、家庭因素、孤独症、抑郁症引起的,需要根据具体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1、学习压力过大如果学习压力过大,导致精神过度紧张,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出现厌学的情况。家长可以适当进行开导,比如可以通过运动、听音乐等方式来缓解压力,必要时也可以咨询心理医生。2、人际关系紧张如果孩子与同学关系紧张,可能会导致孩子出现内心抗拒、不想上学的情况。家长可以多带孩子进行户外运动,如跑步、打篮球等,有助于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改善厌学的情况。3、家庭因素如果孩子长期处于单亲家庭环境中,可能会导致孩子出现性格内向、不爱说话、不爱外出等情况,从而出现厌学的情况。建议家长多与孩子进行沟通,可以适当多参加户外活动,有助于改善孩子的心理状态。4、孤独症自闭症是一种心理疾病,主要表现为不爱说话、不爱外出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到医院进行心理治疗,如行为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等。必要时,还可遵医嘱口服利培酮、阿立哌唑等药物进行治疗。5、抑郁症抑郁症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症状,还可能会出现上述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口服盐酸舍曲林、盐酸帕罗西汀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心理疗法治疗。如果孩子长期出现厌学的情况,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吴泽霖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七岁孩子厌学的心理原因是什么
七岁孩子厌学的原因可能是家长因素、环境因素、学习压力大、缺乏自信心、抑郁症等,家长需要及时对孩子的心理进行疏导。1、家长因素如果家长对孩子过于严厉,经常打骂孩子或者是对孩子过于苛刻,可能会导致孩子的精神压力过大,从而出现上述现象。建议家长多和孩子沟通,避免打骂孩子。2、环境因素如果孩子长期生活在比较压抑的环境中,可能会导致孩子的性格发生改变,也容易出现上述情况。建议家长多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能够使孩子的不良情绪得到改善。3、学习压力大如果孩子长期学习压力过大,可能会导致孩子出现焦虑、紧张的情绪,还可能会伴有失眠、头晕等情况。建议家长多和孩子沟通,可以有效缓解上述情况。4、缺乏自信心如果孩子长期处于自卑自负的状态下,没有自信心,可能会导致上述症状的出现。建议家长多鼓励孩子,给孩子足够的支持和关爱。必要时,孩子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疗等方式进行心理治疗。5、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症状,也可能会导致上述症状的出现。建议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孩子使用盐酸氟西汀片、盐酸舍曲林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多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倾听孩子的真实想法。若期间出现明显不适症状时,家长还需及时带孩子前往医院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高三学生焦虑厌学怎么心理疏导
出现上述症状可以通过日常生活调理、运动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疗法、药物治疗的方式进行改善。1、日常生活调理高三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此时学习压力比较大,可能会出现焦虑、厌学等症状。建议家长多与孩子沟通交流,也可以适当听舒缓的音乐,放松心情,有助于缓解上述情况。2、运动疗法如果高三学生平时长时间久坐,不参加体育锻炼,可能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甚至出现上述情况。建议适当参加体育锻炼,比如跑步、打羽毛球等,可以促进身体血液循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上述症状。3、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主要是通过改变患者对自己、对他人或对周围环境的看法与行为,来帮助患者纠正不良的认知,达到消除不良的行为习惯或者是思维习惯的方法。可以帮助患者认识到自己的负面情绪,并积极地面对问题,有助于改善上述情况。4、精神分析疗法精神分析疗法主要是通过心理教育让患者探究自身的心理问题的根源,并且能够更加了解自己的负面情绪,从而改善这一症状。5、药物治疗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建议家长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孩子使用盐酸舍曲林片、盐酸帕罗西汀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起到抗焦虑的作用,有助于病情的恢复。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多和孩子进行沟通交流,也可以多带孩子到户外进行运动,比如跑步、打羽毛球等,可以增强自身的体质,也可以缓解上述情况。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