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职场前四年之职业倦怠

  婚姻中有“七年之痒”,而在当今职场,有些人工作不到7个月,便已“痒不可支”。据4月底出炉的《2008中国职场人士工作倦怠现状调查报告》显示,在一项以网络上100万上班族数据库为基础的调查中,61%的上班族感到压力较大,近2/3的人对工作兴趣索然。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公布的另一组数据显示,近50%的工作倦怠者就业未满4年。职业倦怠似乎成了现代社会的通病,在人们身边蔓延……

  74.6%的人职业倦怠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闫巩固告诉记者,工作倦怠通常指心理能量在工作中枯竭、耗尽。随之而来的是身体疲劳、对工作失去热情。心理学家马斯洛将其表现概括为三种症状,即情感衰竭、玩世不恭、成就感降低。

  情感衰竭是指没有活力和工作热情,感到感情极度疲劳。此次调查显示,27%的人有较严重的情感衰竭;61%的职场人士感到工作压力较大,下班后精疲力竭。在外企干了3年的小杜告诉记者,现在她就靠每月外出旅行两天来减压。“但不管在哪个城市,我想的全是工作。所以我最近辞了职,打算彻底放松半年。”

  玩世不恭是指刻意在自身和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忽视的态度,对工作敷衍了事等。闫巩固表示,在心理学上,这也被称作“去人格化”。调查中,近2/3的人对工作越来越没兴趣,并对工作的意义持怀疑态度。

  个人成就感减低则是指倾向于消极评价自己,并伴有工作能力体验和成就体验的下降。有关这一项的调查结果多少让人欣慰,74%的人对自身评价较高,仅4%左右的人认为在工作中没什么成就感。

  专家根据同时拥有以上表现的多少,将工作倦怠分成了低、中、高三个等级。结果显示,74.6%的人有一种症状,为轻度工作倦怠;43.2%的人出现了两种症状,为中度工作倦怠;10.8%的人则同时具备三种症状,为严重工作倦怠。

  前4年是职业倦怠高发期

  与过去相比,现在的年轻人似乎更容易出现职业倦怠。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的调查显示,近50%的工作倦怠者参加工作未满4年。工作5年后,倦怠指数有明显下降,工作16年后,工作倦怠程度降到最低。此次调查也显示,25岁以下人群中,35%的人出现了职业倦怠,其次为25—35岁人群。

  而换工作则是职业倦怠的一种典型表现,参加工作不到一年的小陈表示:“真是想不通,我们的父辈居然能在一个单位呆上一辈子!我的同学毕业后,基本上都换了好几份工作。”据上海市就业促进中心发布的《上海市劳动者职业流动周期分析报告》显示,和其他年龄层的劳动者相比,30岁以下的年轻人职业流动周期最短,平均不到一年半就换次工作。

  “这种变化与社会整体氛围有关。”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杨东表示,首先,现代人把钱看得太重,不少人选择某个工作并不是出于兴趣。加上日益激烈的竞争和工作压力,他们很快就会身心疲惫。

  其次,环境的影响。闫巩固表示,过去人们很少跳槽,而且大多数人都希望抱住一个“铁饭碗”吃一辈子。但现在跳槽的人越来越多,“捧铁饭碗”在一些人眼中甚至成了“没能力”的表现。“人都是容易受周围人影响的,一旦身边有人出现了职业倦怠,难免影响自己。”

  男性、市场部人士更容易倦怠

  除社会和时代背景外,职业倦怠更因人、因职业而异。这份报告便呈现了以下几个特征。

  男性更易出现职业倦怠。杨东分析认为,在中国传统观念中,男性在工作中承载的压力要比女性大很多。“他们要买房子、养家,但女性往往只需要独立、有份稳定的工作。”闫巩固则表示,男性在工作中目的性比较强,对最终结果期望更高,因此失望可能更大。

  本专科是职业倦怠主流。相比较研究生以上人群来说,这部分人对自己职业定向并不是很明确。杨东将其称为“贪索期”,即盲目选择工作,又往往会“三分钟热度”。与高中毕业生相比,本专科学生对工作的要求又更高,当期望和现实不匹配时,就容易产生倦怠感。

  企业中市场部人群更容易倦怠。在一个企业中,市场部的不确定性更强,压力更大。而当种种压力袭来时,他们的精力也就更容易耗竭。

  此外,专家发现,追求完美的人以及团队中的优秀人员更易倦怠。他们会不时鞭策自己,“工作狂”的生活习惯,让他们冲过头而不自知。而对自身要求过高,也会让他们产生挫败感,倦怠感随之产生。

  企业、个人如何应对职业倦怠

  一旦职业倦怠如“流感”般蔓延,便一发不可收拾——“被传染者”会无心工作;没有了向心力的团队更如同一盘散沙。因此,企业和个人如何应对职业倦怠至关重要。

  从企业来看,管理者首先可根据不同的员工给予不同管理方式。杨东指出,如对喜新厌旧的人,可用轮岗制,让他们体会不同工作的快乐。对追求完美的人来说,则不要给他们太大压力。其次,实行“阳光照耀下的体制”,让员工全身心地将心理能量投入工作,尽量少在人际关系等方面消耗精力。此外,美国、英国等国普遍实施员工帮助计划(EAP),其目的也是帮员工解决家庭、感情等方面的问题,让他们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对个人来说,如果感到倦怠,专家有三点建议。

第一,了解自身特点和工作价值。多问自己,这份工作对我来说有那么重要吗?我非得这么忙不可吗?你或许会发现,忙碌只是一种习惯。不如给自己放个短假,张弛有度的生活能让人重整旗鼓,再度投入工作。

  第二,让工作更有条理。列出一份工作日程表,将所有工作项目一一写明,然后考虑哪些可以完全放弃,哪些可交由他人或与他人合作完成。

  第三,如果你对现在的工作完全没了兴趣,就要重新慎重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工作。

(实习编辑:卢晓平)

2010-03-19 00:00:00浏览5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宫外孕最明显的征兆几周能感觉到
宫外孕最明显征兆一般在怀孕4至8周能感觉到。初期症状不特异,之后一侧下腹部疼痛加剧,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多数患者会出现阴道流血。但患者身体状况等因素会影响征兆出现时间。宫外孕即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着床在子宫体腔以外的部位,最常见的是输卵管妊娠。宫外孕的征兆可能在怀孕4周左右开始出现。此时,部分患者可能仅表现为与正常妊娠相似的轻微症状,如乳房胀痛、轻微腹部不适或隐痛等。然而,这些症状并不具有特异性,难以单凭此判断是否为宫外孕。随着胚胎的继续发育,到怀孕6至8周时,宫外孕的征兆可能变得更加明显。患者可能会感到一侧下腹部隐痛或酸胀感逐渐加重,当胚胎增大导致着床部位扩张或破裂时,疼痛会更为剧烈,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同时,60%至80%的宫外孕患者会出现阴道流血,这主要是由于胚胎死亡后,体内激素水平下降,子宫内膜剥脱所致。流血量一般少于月经量,呈点滴状,色暗红或深褐色。但除了上述因素外,其他影响宫外孕征兆出现时间区间的因素还包括患者的身体状况、既往病史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并发症等。例如,如果患者存在输卵管炎症、粘连或阻塞等病史,可能会增加宫外孕的风险,并且可能导致宫外孕的征兆出现时间提前。此外,如果患者同时患有其他妇科疾病或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影响宫外孕的病情发展和症状表现。针对宫外孕,建议女性在怀孕后及时关注身体变化,如出现停经、腹痛、阴道流血等疑似宫外孕症状时,应立即就医。医生会通过血HCG测定、B超检查等相关检查来明确诊断,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王利群主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宫外孕是什么,有什么症状吗
能成功怀孕固然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但怀孕过程充满挑战。有些女性还要担心宫外孕(异位妊娠),也就是胚胎没有在子宫内着床,而是在输卵管、卵巢或腹腔等部位发育。宫外孕相当危险,除了会导致下腹剧烈疼痛,腹内还有可能大量出血。今天带大家一起了解什么是宫外孕,以及可能出现的症状,帮助各位女性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什么是宫外孕?】宫外孕指的是受精卵在子宫腔以外的地方植入。正常情况下,胚胎应在子宫内着床发育,若胚胎在子宫以外的地方着床,就被称为宫外孕,医学上也称为「异位妊娠」。输卵管是将受精卵输送到子宫的重要通道,因此,一旦输卵管不健康,运送胚胎的功能受损,胚胎就容易在输卵管着床,引发宫外孕。研究表明,目前约95%的宫外孕发生在输卵管的壶腹部,发生在卵巢、腹腔等其他地方的宫外孕较为少见。宫外孕最终会导致输卵管破裂,不仅会造成下腹剧痛,输卵管破裂后的血液还可能刺激横膈膜附近的神经,引发肩膀牵涉痛,不可轻视。【宫外孕的症状】宫外孕初期通常没有明显感觉。多数患者在月经过期后不久,会感到下腹抽痛或闷痛,之后阴道会持续出血。着床在输卵管的胚胎逐渐长大后,输卵管会被撑开,患者的疼痛感会加剧,腹腔也会出现出血症状。此时,患者常感到下坠感,肛门附近有坠胀疼痛。若出血量较多,腹部会有压痛和反跳痛。而且,如果胚胎持续生长,会压迫输卵管并导致其破裂。在破裂的瞬间,患者会感到强烈的撕裂痛,容易出现昏厥和虚脱。若腹内大量出血,患者会出现血压下降、脸色苍白、急性呼吸窘迫等症状,甚至可能休克死亡。【容易宫外孕的人群】有些患者会无缘无故发生宫外孕,但大部分患者可能存在以下情况:a、怀孕时年龄在35-44岁。b、以前曾做过盆腔或腹部手术。c、患有盆腔炎。d、曾有人工流产经历。e、在输卵管结扎或放置宫内节育器(节育环)后仍怀孕。f、有抽烟习惯。g、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h、正在接受生育治疗或正在服用性激素类药物。【如何诊断宫外孕?】通常可通过三种方法诊断宫外孕:1、超声:可通过阴道或腹部超声进行诊断。若在子宫腔内看到胚胎着床,宫外孕的几率相对较低;反之则可能是宫外孕。2、腹腔镜:这是最容易判断宫外孕的方法,不但能直接看到宫外孕胚胎,还能同时进行手术治疗。3、抽血检查:检查血液中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正常怀孕时,hCG浓度上升速度比宫外孕更快。【如何治疗宫外孕】基本上,一旦发现宫外孕,胎儿都无法保住,因为胎儿无法在输卵管中继续成长。针对宫外孕,主要有手术和药物两种治疗方式:a、腹腔镜手术:如今,许多医生会选择腹腔镜手术,因为其恢复时间较短,伤口较小。医生会根据输卵管的损伤程度进行判断,若输卵管尚未破裂,可进行切开手术,取出宫外孕的发育组织;若输卵管已经破裂,则必须切除该侧输卵管。b、甲氨蝶呤:对于早期宫外孕,如怀孕周数小于6周、宫外孕肿块小于3厘米,且患者情况稳定,肝肾功能正常,可通过肌肉注射甲氨蝶呤等药物破坏宫外孕组织。随后,宫外孕组织会萎缩,被患者体内自行吸收消失。不少女性担心患过宫外孕后可能无法生育。虽然资料显示,经历过宫外孕后,成功怀孕的可能性会有所降低,但如果输卵管得以保留,没有被切除,仍有一定的成功怀孕几率。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宫外孕输卵管切除一边还会怀孕吗
宫外孕切除一侧输卵管后仍有怀孕的可能。虽然失去一侧输卵管使得受孕路径减少了一条,但女性的生殖系统具备一定的代偿能力。只要剩余的另一侧输卵管功能正常,且身体其他生育相关条件良好,通过科学备孕,依旧有机会成功受孕并孕育健康宝宝。女性通常有左右两侧输卵管,其在受孕过程中扮演着运输卵子、精子以及受精卵的关键角色。当一侧输卵管因宫外孕被切除后,另一侧输卵管便会承担起全部的生殖运输任务。正常情况下,卵巢每个月会交替排卵,即使切除了一侧输卵管,同侧卵巢排出的卵子,仍有机会通过输卵管伞端的拾卵功能进入另一侧输卵管,与精子相遇结合形成受精卵。并且,输卵管的蠕动功能也至关重要,其能够推动受精卵向子宫方向移动,使其顺利着床。只要剩余输卵管的拾卵、蠕动等功能正常,就会为怀孕提供基础条件。此外,人体具有强大的代偿机制,在一侧输卵管缺失后,身体会进行一系列调整。例如,激素水平会发生微妙变化,促使剩余输卵管更加积极地发挥功能。同时,卵巢的排卵规律也可能会进行一定程度的适应性改变,以增加受孕机会。不过,相较于双侧输卵管都健全的情况,切除一侧输卵管后受孕几率确实会有所下降。这是因为输卵管数量减少,卵子与精子结合的空间范围变小,相遇的概率降低。宫外孕切除一侧输卵管后计划怀孕的女性,备孕前应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重点评估剩余输卵管的通畅性及功能,可通过输卵管造影等检查手段来确定。若备孕一年仍未成功,需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存在其他影响受孕的因素,必要时可考虑借助辅助生殖技术,如试管婴儿等。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做完宫外孕腹腔镜手术后饮食要注意什么
宫外孕通常是指异位妊娠。做完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后饮食要注意补充营养、避免刺激性食物、控制脂肪摄入、合理摄入膳食纤维等。若术后出现腹痛、发热、阴道异常出血等情况,应及时就医,一般需进行妇科超声、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测定等检查,以监测恢复情况。1、补充营养:蛋白质是身体修复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术后身体较为虚弱,需补充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同时,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如橙子、猕猴桃富含维生素C,菠菜、西兰花含有多种矿物质,有利于身体康复。2、避免刺激性食物:术后应避免食用辛辣食物,如辣椒、花椒、芥末等,这些食物易刺激胃肠道,可能引起胃肠不适,还可能导致盆腔充血,影响术后恢复。同时,也要避免饮酒,酒精会扩张血管,可能增加出血风险,不利于伤口愈合。3、控制脂肪摄入:不宜食用过于油腻的食物,如油炸食品、肥肉等。过多的脂肪摄入会加重胃肠负担,术后胃肠功能尚未完全恢复,可能引起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影响身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4、合理摄入膳食纤维:适当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燕麦、全麦面包、芹菜等。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术后长时间卧床休息,胃肠蠕动减慢,容易发生便秘,而用力排便可能会增加腹压,对伤口产生不良影响。日常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防止影响身体恢复。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裤。术后一段时间内避免性生活,遵医嘱进行复查,以便及时了解身体恢复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