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孩子学习不好是心理病

  孩子学习不好,有可能是患了一种叫做“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疾病。据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北京儿童少年心理卫生中心主任郑毅介绍,目前公众对此类疾病的认识少之又少,其实这是最常见的儿童精神疾病,治疗上最好药物与行为治疗双管齐下。

  据介绍,患儿普遍存在注意力缺陷、冲动、多动的情况,他们往往学习成绩不佳、与同伴不能很好相处,并容易受到家长、老师的批评。国外有长期研究发现,即使多动的症状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所缓解,但是不专心和冲动的症状仍会持续。将近2/3的患儿到青春期时,仍会出现分心、没耐心、坐不住、冲动、人际关系不好等情况。由于课业压力较繁重,功课做不完和学业退步更加明显。另外较可能出现焦虑、自卑或行为规范障碍,如经常说谎、反抗、打架、旷课等。

  郑教授强调,诊断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需要结合多方面的资料,包括父母、老师和儿童自己的报告,以及对儿童行为的观察和记录,最后由临床医师综合病史资料、行为观察和相关测验做出正确的诊断。一旦怀疑孩子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应尽早带其去儿童精神类疾病研究及治疗较权威的医院,目前北京的安定医院和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等,都有经验丰富的医生可以进行诊治。

  郑毅教授指出,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最完善的治疗方案应以药物治疗为主,辅以行为治疗。行为治疗主要包括家庭教育和学校辅导教学。传统的治疗药物是服用使中枢神经兴奋的药物,但需要一天服用多次,由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孩子很健忘,往往会忘记服药。在学校服药因为可能会招致同学异样的眼光,遭到嘲笑和歧视,而不愿意服用。郑毅教授介绍,目前已经有一种新药,只需每天服用一次,就可以持续12个小时给患病儿童最方便稳定的照顾。

(实习编辑:张留敏)

2009-11-18 06:19:00浏览4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胡号应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胃病是心理病的一种吗
胃病可能是心理病的一种,但也可能是饮食不当、急性胃肠炎、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等原因导致的,建议患者根据引起的原因对症治疗。 1、心理病 如果长期精神过度紧张,可能会导致大脑皮层功能紊乱,从而诱发胃肠道功能失调,出现胃部不适、食欲不振、呕吐等症状。建议患者保持积极乐观心态,放松心情,多与家人沟通交流,避免精神压力过大。 2、饮食不当 如果患者长期食用过多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可能会对胃肠道黏膜造成刺激,从而引起胃痛、胃胀等不适症状。建议患者保持清淡饮食,可以适当进食小米粥、面条等容易消化的食物进行调理。 3、急性胃肠炎 如果患者进食不洁食物,可能会导致细菌感染胃肠道黏膜,引起急性胃肠炎的情况。患者可能会表现为腹痛、腹泻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托品、东莨菪碱等药物进行治疗。 4、胃溃疡 如果患者长期大量饮酒、吸烟,可能会导致胃黏膜受到损伤,从而诱发胃溃疡,大部分患者会出现胃痛、食欲不振、餐后腹胀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口服奥美拉唑肠溶片、盐酸雷尼替丁胶囊等药物进行改善。必要时,也可以通过内镜手术进行治疗。 5、反流性食管炎 如果存在长期精神压力过大的情况,可能会使食管括约肌结构受损,从而诱发反流性食管炎,常见的症状有胃痛、反酸、嗳气等。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药物进行治疗。另外,也可以通过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的方式进行处理。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注意饮食清淡,可以多吃膳食纤维丰富的水果和蔬菜,如柚子、丝瓜、茄子等,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李则挚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三甲
经常杞人忧天是心理病吗
经常杞人忧天可能是一种正常现象,也可能是焦虑症、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等心理疾病导致的。具体要看有没有影响到生活和社会功能。1、正常现象如果患者平时生活中经常杞人忧天,可能会导致精神紧张,从而出现上述情况。如果没有伴随其他不适症状,一般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特殊治疗,患者也不需要过分担心。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2、焦虑症焦虑症是指在日常情况下出现强烈、持续性担忧和恐惧,可在几分钟之内达到顶峰,患者会出现紧张、坐立不安、心慌、呼吸急促等症状,还会出现杞人忧天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艾司唑仑片、复方地西泮片等药物进行治疗。3、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精力缺乏等,会导致患者出现经常杞人忧天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盐酸丙米嗪片、盐酸氯丙嗪片等药物进行治疗。4、双相情感障碍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类既有躁狂发作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常见精神障碍,首次发病可见于任何年龄,有时也可在儿童时期发病。其最显著的特征是情绪不稳定,时而躁狂,时而抑郁,发作间期表现正常,有时可有短暂的爆发性发作。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拉莫三嗪片、利培酮片等药物进行治疗。5、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严重性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幻觉、妄想、思维紊乱、行为和思想异常等,可导致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奥氮平片、利培酮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者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去医院就医,以免延误病情,平时也应调整心态,避免过度焦虑。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内心拒绝成长是什么心理病
内心拒绝成长一般可能是自闭症、焦虑症、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等原因所引起的。1、自闭症自闭症一般是由遗传及脑区结构异常等因素引起的,通常会导致患者出现社会交往障碍、语言沟通障碍、兴趣狭窄及重复刻板的行为方式。家长在平时生活中要注意加强患者的护理,必要时可配合医生通过康复训练的方式进行矫正。2、焦虑症焦虑症主要是由于遗传、个性、不良生活事件、躯体疾病等原因所引起的。患者会出现莫名其妙的焦虑、恐惧、紧张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会出现内心拒绝成长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丁螺环酮片、艾司唑仑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心理疏导的方式进行治疗。3、抑郁症抑郁症主要是由于心理因素、生理因素、社会因素等原因所引起的。患者会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精力缺乏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会出现上述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舍曲林片、盐酸文拉法辛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心理疏导的方式进行治疗。4、双相情感障碍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精神疾病,可能与遗传因素、生物学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等原因有关。患者会出现躁狂发作时,表现为情感高涨、精力充沛等症状,而抑郁发作时会出现情绪低落、精力减退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拉莫三嗪片、利培酮片等药物进行治疗。5、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主要是由于遗传因素、大脑结构异常、神经递质异常等原因所引起的。患者会出现幻觉、妄想、认知缺陷等症状,还可能会伴有上述现象。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奥氮平片、氨磺必利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无抽搐电痉挛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适当参加户外活动,如散步、骑自行车等,可提高自身免疫力,对于不适症状的缓解也有积极意义。若患者出现明显不适症状时,应前往正规医院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情绪化是不是心理病
情绪化不一定是心理病,情绪化可能是由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由神经衰弱、焦虑症、抑郁症、躁狂症等精神疾病引起的。1、生理性因素如果患者本身性格比较内向、敏感,可能会出现情绪化的情况,一般不会对身体造成严重的损伤,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建议患者可以适当进行户外运动,如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排解压力,保持情绪稳定。2、神经衰弱神经衰弱主要是由于长期精神压力大、过度劳累等因素引起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情绪易激惹、思维障碍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帕罗西汀片、盐酸舍曲林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心理疏导的方式进行治疗。3、焦虑症焦虑症主要是由于遗传、心理等因素引起的精神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紧张、焦虑的情绪,部分患者可能会表现为情绪化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丁螺环酮片、艾司唑仑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疗法等方式进行心理治疗。4、抑郁症抑郁症主要是由于心理因素、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的精神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思维迟缓等症状,会出现这种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丙米嗪片、盐酸氯丙嗪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改良电休克治疗方式进行治疗。5、躁狂症躁狂症主要是由于遗传因素、生物学因素等原因引起的精神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情感高涨、易激怒、思维奔逸等症状,也会出现上述现象。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碳酸锂片、卡马西平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心理社会支持疗法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家属要注意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可以带患者多参加户外活动,如散步、做瑜伽等,缓解压力,放松心情,如果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