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青少年需要“正面偶像”

  很多人有自己心中的偶像,青少年尤其如此。在偶像身上,寄托着青少年对人生的梦想和对完美境界的欣赏与向往。我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青少年需要英雄作偶像,来引领他们的人生之路,成为他们强大的精神力量。

  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人们崇拜解放军,董存瑞、邱少云等成为英雄;六七十年代,王进喜、雷锋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八十年代改革开放,身残志不残的张海迪被称颂一时。这些英雄人物,成为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心中的偶像,占领着他们的精神世界。当今社会更加多元化,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又由谁来占领呢?

  长春市某中学德育教师李波对记者说,她曾在一个班级搞了一次“你最崇拜谁?”、“生活中你的偶像是谁?”的问卷调查。同学们的答卷内容五花八门,较为分散,涉及古今中外方方面面的人物,有真实的,也有虚幻的。从答卷中可以看出,现在的青少年不苟同、不盲从,更注重于张扬自己的个性。答卷相对集中的是与现实生活近一些的人物,其中,影视歌明星、球星占了相当的比重。

  追星一族近乎疯狂

  小小少年,大多追星。女孩大多追歌星,男孩大多追球星。长春市第一实验小学六年级的李同学说:班级里的女生大都喜欢周杰伦、孙燕姿和S。H。E,整天嘴里离不开他们的歌曲,穿衣服要买美特斯?邦威的,穿鞋要买耐克牌,因为这两个牌子是由他们的偶像做形象代言人的;在同学的书、本、文具上,到处都可见到明星们的“不干胶”、小挂件;有的同学为了买刊登偶像照片的杂志或者他们的写真集,不惜省掉几顿中午饭;明星们的有关档案资料还在一些同学中传抄……有的男同学崇拜球星,穿球星穿的队服,还要特意去印上偶像的号码,甚至举手投足都去模仿偶像的动作,连自己的英文名字也要与偶像相同。

  长春市教育局德育办公室的同志分析道,青少年处于由孩子向成人的发展阶段,正是长身体、长知识和世界观形成的时期,他们的理想、愿望正处于迷茫和混沌中,需要自我实现和完善,他们既想摆脱儿童的心理,又想像成人那样体现成熟。明星的出现使他们眼前一亮,从明星身上看到了自我实现的希望,追随他们,崇拜他们,满足心理上的需求。另外,追星热的出现也有着社会诱导的因素。有的商家和“星”们的经纪人利用各种手段,对明星大肆包装,以追求最大的利益。这些“星”被推了出来,满足了青少年的心理需求。有的孩子经受不住诱惑,出现了种种偏差。

  不辨是非崇拜江湖义气

  长春市某重点小学校五年三班的一名学生给同学张浩明起了一个绰号:“溥东希墨”。原因是张浩明酷爱读历史书籍,尤其钟情于历史人物。据张同学讲,他对希特勒的意志力特别钦佩,欣赏东条英机、墨索里尼的铁腕强权,对溥仪则是佩服他的“以退为进”。许多孩子还受影视作品的影响,对黑社会“老大”、冷酷的“杀手”以及一生都在复仇的“江湖大侠”崇拜有加。许多孩子津津乐道电视剧《这个杀手不太冷》中那个迷人的杀手,香港电影《古惑仔》系列中那个讲义气、敢打敢杀、冷酷到底的郑浩南也成为很多年轻人心中的偶像和模仿的对象。充斥在这类影视作品中的江湖义气、以暴制胜的手段,无形中成为不少花季少年犯罪的催生剂。

  在网络游戏中寻找当英雄的感觉

  一部分青少年热衷于网络游戏,沉溺在虚拟世界里打打杀杀,尽情使用暴力。青少年好玩又好奇,网络游戏新鲜刺激,其中的血腥场面和游戏所需要的个人英雄主义都是在现实生活中寻找不到的。一位曾迷恋于网络游戏的16岁少年对记者说:“在游戏中,我一人要想方设法战胜无数的对手取得胜利,看到对手一个个在我的枪口下倒下,看到我挣的钱数在不断地上涨,那份成功的感觉真叫爽。”

  由于长期沉溺于渲染暴力的网络游戏中,一些青少年的心理和精神发生严重的扭曲,逐渐倾向于用网络虚拟空间中惯用的暴力手段来处理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一旦他们的愿望受到挫折,潜移默化受到的暴力影响就会爆发出来,作出惊人的举动。近年来,网络游戏和青少年暴力犯罪已经有了一种潜在的联系。

  英雄形象被轻易摧毁

  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的张海英老师分析道:其实,在学生的思想品德、社会、语文等课本上,英雄形象比比皆是,古今中外的思想家、科学家、先进人物早已为青少年熟知,只是孩子们对这些人物采取的是了解掌握、学习知识的方式,而不是欣赏、深入心灵的方式。这一方面暴露了我们学校教育的内容与现实生活还有一定的距离,还没能与青少年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学生们认为,那是考试的知识,掌握了就行了,而真正与他们形影不离的是现实中的一切,真正扎根于他们心中的是每日在他们身边“狂轰滥炸”的歌星、球星及影视作品等。另一方面也说明,学校教育在当今社会多元化的情况下,显得有些势单力薄,关注青少年成长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在采访中,让记者震惊的是,几十年来在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心中树立起来的英雄形象,在当今青少年心中竟被社会上的一句话、一个偶发现象轻易打破。采访中记者听到,成人手机短信中有关“董存瑞炸碉堡”的几个演绎版本,在青少年中广泛流传,有关雷锋、邱少云的多个演绎版本,也成为孩子们口头的笑谈。英雄形象首先被成人世界打破,文化取向、道德取向被扭曲,“崇高”变成了“功利”,混沌中的孩子辨不清是非,很容易迷失了方向。

  社会需要弘扬英雄人物的精神,努力挖掘偶像崇拜对青少年成长的正面作用是当务之急。好的偶像能够成就一代人的志向、理想和美好的精神家园,而不好的偶像则会丧人神气、误人志向、毁人前程。如何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克服“偶像崇拜”产生的消极影响,不单单是一个教育的问题,更是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共同努力的。我们应该大力呼唤和推出“正面偶像”,逐渐将那些“反面偶像”驱逐出舞台,形成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对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偏差,应该冷静地看待,及时加以正确的引导,增强青少年的辨别力,从根本上杜绝由于青少年盲从和冲动造成的恶果。

(实习编辑:张留敏)

2009-11-17 02:12:00浏览6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赖迪生主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甲
孩子心肌酶高但是精神状态好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孩子心肌酶高但是精神状态好,可能是生理因素、心肌炎、心包炎、心力衰竭、脑炎等原因引起的,家长需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1、生理因素如果孩子在检查前进行了剧烈的运动,可能会导致心肌细胞受损,从而出现上述情况。此时通常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但建议孩子在检查前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2、心肌炎心肌炎是指心肌局限性或者弥漫性的急性或者慢性炎症性病变。如果孩子本身患有心肌炎,可能会导致心肌细胞受损,从而出现上述情况。孩子此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注射用青霉素钠等药物进行治疗。3、心包炎心包炎是指发生在心包膜脏层和壁层的炎症性疾病,可能与感染、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孩子可能会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还可能会在检查时出现上述现象。建议孩子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吲哚美辛肠溶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孩子也可以通过心包穿刺术等方式进行手术治疗。4、心力衰竭如果孩子本身患有心力衰竭,会导致心脏的收缩功能下降,从而引起心肌酶偏高的现象。孩子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呋塞米片、螺内酯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孩子也可以通过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脏移植术等方式进行手术治疗。5、脑炎脑炎是指脑实质受病原体侵袭导致的炎症性病变,可能与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孩子可能会出现发热、抽搐等症状,还可能会伴有心肌酶指标异常升高的情况。建议孩子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泼尼龙片、阿昔洛韦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孩子也可以遵医嘱通过针灸、按摩等方式辅助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建议家长注意孩子的饮食健康,避免吃辛辣油腻食物,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以免加重病情。如果孩子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周彬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孩子心跳过快是心脏病吗
孩子心跳过快可能是剧烈运动、发热、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原因导致的,并不一定都是心脏病,建议患者需要及时就医,根据引起的病因对症治疗。1、剧烈运动如果孩子进行剧烈运动,可能会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从而出现心跳加快的现象。一般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过分担心,也不用进行特殊治疗。建议患者可以适当休息,一般在经过一段时间后,症状会逐渐得到缓解。2、发热如果孩子身体受到细菌、病毒感染,可能会引起发热,导致体温上升,刺激心脏,出现心跳加快的情况。如果体温没有超过38.5°C,可以使用温热的毛巾擦拭手心、脚心、腋窝等部位,有助于降温。如果体温超过38.5°C,可以遵医嘱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混悬液等药物进行治疗。3、心肌炎心肌炎是指心肌局限性或者弥漫性的急性或者慢性炎症性病变。如果孩子本身患有心肌炎,可能会导致心肌功能受到损伤,从而出现心跳加快的现象,并且还可能会伴有胸闷、气短、胸痛等症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氯沙坦钾片等药物辅助改善。平时要注意让孩子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4、先天性心脏病如果在胚胎发育时期,心脏及大血管的发育异常,可能会诱发先天性心脏病,导致心脏及大血管发育障碍,出现心跳过快、心悸、气喘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地高辛片、螺内酯片等药物治疗。如果病情比较严重,也可以及时到正规医院,通过导管介入手术进行处理。5、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指甲状腺腺体本身产生甲状腺激素过多而引起的,可能与碘元素摄入过多或者垂体病变等因素有关。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会导致机体代谢活动加快,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从而出现心跳加快的现象,并且还可能会伴有食欲亢进、消瘦等症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丙硫氧嘧啶片、甲巯咪唑片等药物辅助改善。平时要注意控制碘元素的摄入量,并且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日常生活中,建议家长注意孩子的饮食健康,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等,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