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每年的3月30日是世界双相情感障碍日,相对于抑郁症来说,人们对双相情感障碍的了解非常少。有人将双相情感障碍叫做“天才病”,在这背后其实隐藏着患者的痛苦和危害,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精神疾病呢?
何为“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也称为躁郁症、躁狂抑郁症、双相障碍等,是指患者出现持久而且明显的情绪问题,在某个阶段会出现过度兴奋或躁狂的症状,在其他的阶段又会出现明显的抑郁症状,由于这两种极端的症状都出现在同一个人的身上,因此也叫做双相情感障碍。
全球的双相情感障碍患病率大约是2.4%,在我国,患病率高达0.6%~1.5%,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出现自杀的风险是普通人群的10倍。
目前,双相情感障碍的病因尚不清楚,但是有大量的研究资料发现,遗传因素、心理社会因素以及生物学因素等都对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生有较大的影响,主要是这几个因素之间相互作用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此外,有情感障碍家族史以及青少年是双相情感障碍的高发人群。
双相情感障碍常被误诊,主要症状有哪些?
双相情感障碍容易和抑郁症和焦虑症这两种精神类疾病混淆,从而导致误诊或漏诊。这是因为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在就医的时候往往处于抑郁发作期,和单纯的抑郁症很相似,如果这时候还没有出现躁狂症状,就很容易和抑郁症混淆。
双向情感障碍具有病程短、起病急、反复频繁发作的特点。此外,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还具有以下几个典型的症状:
抑郁
双向情感障碍有一个明显而突出的症状就是抑郁,患者会出现郁闷、情绪低落、悲伤、难过、对生活失去信心、绝望、悲观的情况。
容易对任何事物都无法提起兴趣,感到十分疲乏,精力也会降低,精神运动变得迟滞,患者的大脑和思维执行功能减退,患有有明显的自责和内疚感,甚至有自杀的想法。
情绪起伏大
双向情感障碍患者的情绪起伏变化很大,会出现心境高涨的症状,患者会得意洋洋、自我感觉良好、笑逐颜开的症状,不过这种情绪是不稳定的,可能会突然发生变化,因为一些小事而突然愤怒激动,甚至会有攻击和破坏等行为。
精力过度旺盛
双向情感障碍的患者精力十分旺盛,会出现活动增多的症状,动作变得迅速、随心所欲、爱管闲事,有的患者会为了故意吸引别人的目光而哗众取宠。
当躁狂症发作的时候,患者的身体会出于全方位的高能量状态,对睡眠的需求减少、容易激怒、冒险冲动、健谈等。
全身症状
双向情感障碍还会出现全身症状,比如暴饮暴食、入睡困难、心率加快、睡眠节律紊乱、性欲亢进等症状,容易有酒精依赖、追求极端的感官或情绪体验、行为成瘾等。
确诊双相情感障碍后,该如何治疗?
目前,在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时候,药物治疗是最主要的一种手段,而且也是最基础的治疗方法。不过,在临床上最棘手的是患者的用药依从性问题。
这是因为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药物存在较大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差异,不良反应较多,治疗的指数小,很多患者会因为不良反应而擅自停药或不按量按时用药,导致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效果不佳。
除了服药,克服双相情感障碍的途径还有哪些?
除了药物治疗外,如果想要克服双相情感障碍,还可以通过这4个途径:
保持正常的生活节律
目前,有多项研究表明,和早起早睡的人相比,习惯昼夜颠倒的作息时间的人群更容易有焦虑和睡眠障碍等问题,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率也更高。
昼夜颠倒的习惯并非人体正常的作息,最好尽早进行调整过来,要早睡早起,不要熬夜。
坚持运动
有很多研究都表明,运动对缓解焦虑和抑郁等情绪障碍有很大的好处,能明显改善人体大脑的发育功能、认知功能,还能提高睡眠质量,从而预防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生。
情绪管理
这不仅是一种预防手段,同时也是双相情感障碍的一种治疗手段。对于出现双相情感障碍信号的人来说,患者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作息时间以及饮食习惯,克服不良情绪泛滥的情况。
此外,患者要戒烟戒酒,避免酒精让情绪失控,而吸烟会影响药物的疗效以及扰乱患者的情绪。
早识别、早干预
当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对社交和生活已经产生实质性的困扰时,需要尽早接受精神科专业机构的诊治,针对性地做好药物治疗、情绪管理和心理治疗,早期识别、早期干预可以有效推迟或预防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生。
如果发现自己有双相情感障碍的症状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早进行干预和治疗,学校和社会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也要尽可能多包容,不要出现歧视现象。
参考资料:
[1]《世界双相障碍日:每天只睡2至4个小时或是一种病》.央视网.2022-03-30
[2]《世界双相情感障碍日|它比抑郁症更可怕,很多人却不了解!》.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2022-03-30
[3]《贪吃与厌食同时存在?追求极端刺激?当心是双相情感障碍》.羊城晚报.2022-03-31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临床心理科(本部)
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临床心理科
副主任医师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精神科 精神康复科
副主任医师
成都军大医院 失眠症科
主治医师
广东优眠精神心理专科 精神心理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