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大学选课 自由并烦恼着

  每个新学期伊始,对所有奔忙于校园中的新身影和老面孔来说,选课都是至关重要的头等大事。大学生在享受自主选课制度带来的学习自由的同时,也不得不为此花上不少的时间和精力,甚至平添烦恼。对大学生来说,选课究竟是美梦成真的大好时机,还是费时费力的多此一举呢?我们为此采访了一些复旦学生。

  自主选课做不到心想事成

  哲学系新生马晶:选课比高考填志愿还麻烦入学的第二天晚上,全寝室就开始集体研究那本《本科生培养方案》。选课是我们从没经历过的事情,虽然许多专业课、文理平台课辅导员已经帮我们安排好了,可就挑那么一两门选修课也让我花去了一上午时间。原来以为交了选课表就跟交了高考志愿表一样万事大吉了,谁知上网一查有一半的课都没选上!选课真是个让人头痛的活,比高考填志愿还麻烦!”

  社会学系大二学生许旖旎:“拿到篮里都是菜”我今年大二了,起初选课时我很兴奋——大一时我们选课晚,课都被学长们选完了,所以没选到什么喜欢的课。好不容易熬到大二可以跟学长们一起选课了,想把一年级时想选而没选上的文理平台课都补上。起初我顺利地选上了所有想选的平台课,谁知不久后我原来选上的学分被“踢掉”了一半!后来知道是学校为了保护大一新生而采取的非常措施,于是也只好接受并尝试选其他的课。由于大一时我修的学分太少,所以为了赶学习进度,我只能“拿到篮里都是菜”,选上什么是什么了。

  物理系大四学生张致诚:临近毕业马哲还没选大一、大二时以为高年级再去修马克思主义哲学之类的课会比较占优势,于是不知不觉一拖就拖到大四,想选时却怎么也选不上了。因为我已经开始实习和准备毕业论文,可以坐在教室里上课的时间实在很少。这个学期我只能选两个时间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但不幸的是两个时间段都没选上。于是万分焦急的我只能去苦苦哀求任课老师,在老师的签名同意之下,我总算了却了一桩心事。

  老师上课引入竞争机制

  自主选课在满足不同学生不同需求的同时,也在老师中形成了一种竞争机制。优者门庭若市,差者门可罗雀,一切都变得很现实。关于这一点,老师们似乎很有自信。中文系陈思和教授认为,应该把更多的课放到一个公共平台上,让学生自己取舍,然后在竞争机制中优胜劣汰,学生不喜欢不愿意听的某些课程完全可以取消。

  基于这种竞争机制,自主选课对老师的学术水平、授课能力及个人魅力都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老师们必须不断完善自我来吸引学生。然而即便是人气很高的老师也并非高枕无忧。

  吉国祥老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上,能容纳150人的教室座无虚席,教室后面和窗外都挤满了人。但吉老师对于自主选课有着另一番考虑:“现在的选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教学质量。以前按系别授课,学生是固定的,老师更容易熟悉了解学生,以便因材施教。自主选课之后,学生流动量大了,这一点便很难做到了。此外,许多学生因为上网选不上课而向我‘苦苦哀求’,可名额满了,教室也满了,这也令我十分为难。”

  自主选课在相当程度上打破了院系学科间的界限,也就是说一个老师可能要同时为来自各个不同院系,拥有不同知识结构、背景的学生讲授同一门课,如何协调学科间的差异,令所有学生都受益又是摆在老师们面前的一大课题。

  愿意为自由付出“代价”

  从发一张课程表到学生自己选课排课,从只能排队到机房选课到可以在任何地方选课,复旦的选课制度随着学分制的推行,在一次次的尝试和变化中走到今天。自主选课令学生的学习变得自由,但它时不时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状况使学生选不上想选的课,因而学生时常会对它生出一些“不满”。但大多数学生表示,这些“不满”是为“自由”付出的代价。

  学生认为,现行的选课制度的确存在不完美的地方,究其根本原因还是老生常谈的教育资源稀缺问题,而这个问题并不是在短期内就能解决的。但不管怎样,与过去的复旦相比,还是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上的自由。如果复旦至今沿袭发课程表的做法,也就不会横生诸多枝节,但相应的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也就没有了。

  两个研究生的选课经历

  研二学生葛星:比领托福表还热闹

  1998年我刚进复旦时,大家都只能在一教机房里选课,而且当时开放选课的机房也只有1304一间,这使得选课变成了一件极为漫长而痛苦的事。这一点我在大一上半学期并没有什么体会,当时只是集体被老师“押”到机房,按照事先拿到的课表把该选的课“填入”选课系统,一切相安无事。

  可到了大一下半学期,一切都改变了,我们不再享受学校的“保护政策”,而要和学长们一起排队选课。“选课行动”从高年级开始进行,同一年级中又进行随机排序,我们就依次去机房选课。但事实并非井井有条,我记得当时的情形是——一教的机房、走廊从里到外人满为患,几乎找不到还能站人的地方,简直比领托福表还热闹。

  几乎每有一个人选完课出来就会带来一个“噩耗”——又有一门课选满了。还在外排队的人们在一声叹息之后只能继续焦急等待,有时我们也会搞点小“后门”,把学号和选课密码告诉排在前面的同学,让人代选。之后不知是谁发现选课系统在正式开放的前一天晚上实际已经开放且不对外屏蔽,于是我们开始了“半非法”式的选课。但那时学校附近并没有什么网吧,自己有电脑能上网的人也不多,有的学长借用实习单位的电脑选课,而我则是打电话回家让父亲代选。

  研三学生蔡慧:选课也是一门学问

  刚刚进入大学时,望着选课单上许多诱人的课程,恨不得一次都选上。按部就班去上课后,发现有的课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漂亮的名字下是干瘪的内容。第二个学期吸取了前次的教训,我和室友去找师兄师姐咨询,哪些课老师给的成绩高,考试容易过;哪些课老师管得比较严。一番折腾之后锁定全校有名的“好人”,哪管兴趣和有用没用,只要成绩高就行,也乐得悠闲自在。

  考上研究生后来到复旦,又一次面临选课的抉择。我选了一门自己喜欢的课“电子文献检索”,满心欢喜地上课、考试。可不知谁说了一句这门课不算跨专业课,去问教务处也没有明确的说法,我只好再去选一门。但当时已经过了规定的网上选课的时间,听说从学院教务员那里拿张选课单,只要任课老师签字就可以,赶紧跑去要了两张(留一张备用,怕万一写错);后来又听说选课系统没关,于是逃课跑到最近的电脑房上网填了选课代码。谢天谢地,总算选上了,是自己感兴趣的“创新管理”,而且是管理学院炙手可热教授的课。

  经历了这一番折腾,我对选课有很多话要说。其一,新生选课切忌盲目,应有计划性。新生由于没有经验,选课时容易造成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觉得四年时间还很长,可以慢慢选,结果等到高年级大家都忙着实习、作毕业设计和找工作的时候,他们还在为学分奔波;另一个极端是有些人刚进校就选了很多课,但由于精力和能力有限,导致有的课成绩很低,没学到什么东西自己还很疲惫。建议新生把培养手册仔细读几遍,了解四年应该修满多少学分,自己又打算在四年之中学哪些东西,粗略规划一下。

  其二,功课成绩很重要,但并不排斥兴趣。每年到选课的时候,学校的BBS上就会有很多人问哪个老师给成绩高,哪个老师脾气好,这似乎成了自主选课的“并发症”。尤其现在大学生找工作要看成绩,出国要看成绩,评奖学金更要看成绩,成绩被看成是评价一个学生能力的首要指标。面对压力,选课时对成绩的关注固然没有错,但成绩高低不应成为选什么课的唯一标准。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就会有学的冲动,一般成绩也不会差的。

  其三,听听过来人的经验之谈。选课之前可以问问师兄师姐,哪些课老师讲得比较好,哪些课可以学到东西,毕竟选课是花时间去听的,付出了就该得到相应的回报。另外,还可以从他们那里了解一下专业课数量和难易程度,以便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知己知彼,选起课来才会有的放矢。

(实习编辑:张留敏)

2009-10-19 05:34:00浏览3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陈剑锋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三甲
孩子支气管炎好了又发烧怎么回事,怎么办
发烧一般指发热。孩子支气管炎好了又发热,可能是由于疾病未完全治愈、受凉、再次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原因所引起的,患者需要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1、疾病未完全治愈如果孩子支气管炎好了,但疾病还没有完全治愈,可能会导致机体出现炎症反应,从而引起发热的症状。建议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孩子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孩子也可以遵医嘱通过温水擦浴、冰敷等方式进行物理降温。2、受凉如果孩子支气管炎好了,但不注意自身保暖,导致身体受凉,可能会引起再次感染,出现发热的情况。建议家长注意孩子的保暖,适当增添衣物,以免加重不适症状。同时,孩子也可以适当饮用温水,改善发热的情况。3、再次感染如果孩子在支气管炎治疗期间,身体抵抗力下降,可能会导致支气管再次受到细菌感染,从而引起发热的情况。建议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孩子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左氧氟沙星胶囊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孩子也可以遵医嘱通过冰敷、温水擦浴等方式进行物理降温。4、身体免疫力低下如果孩子平时不注意休息,可能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低下,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等感染,从而引起上述情况。建议孩子平时多吃富含维生素以及蛋白质的食物,如苹果、橙子、牛奶、鸡蛋等,能够为身体补充营养,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5、肺炎肺炎主要是由于病原体感染、免疫损伤等因素引起的肺部炎症。孩子可能会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建议孩子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胶囊、阿奇霉素胶囊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孩子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孩子的保暖,避免受凉,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孩子可以适当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比如鸡蛋、牛奶、瘦肉等,有利于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也可以促进疾病的恢复。如果孩子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陈剑锋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三甲
孩子吃火龙果发烧是怎么回事
发烧一般是指发热,孩子吃火龙果发热可能是由于食用过多、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胃肠炎、过敏反应、急性支气管炎等原因所引起的。1、食用过多由于火龙果中含有大量的糖分,如果过量食用,可能会导致机体出现发热的症状。建议患者可以通过多喝温水的方式进行改善。2、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通常是由于病毒感染所引起,患者通常会出现发热、咳嗽、鼻塞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利巴韦林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温水擦浴、冰敷等方式进行物理降温。3、急性胃肠炎如果吃了不干净的火龙果,可能会导致细菌感染胃肠道,引起急性胃肠炎,从而出现发热、腹痛、腹泻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乳酸菌素片、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药物辅助改善,平时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吃不干净的食物。4、过敏反应如果患者属于过敏体质,可能会对火龙果中的某些成分过敏,吃了以后容易诱发过敏反应,从而出现皮肤瘙痒、红肿、发热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药物缓解过敏症状。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外用炉甘石洗剂、氧化锌软膏等药物涂抹患处进行治疗。5、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可能是由于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原因引起的,由于炎症刺激,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胶囊、阿奇霉素胶囊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还需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医,进行治疗。
张碧云主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孩子头热但是量体温不发烧怎么回事
通常情况下,发烧一般是指发热,孩子头热但是量体温不发热可能是剧烈运动、穿的衣服比较多等原因引起的,但不排除是流行性感冒造成的,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1、剧烈运动如果在平时经常做比较剧烈的运动,可能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甚至还会使热量在头部聚集,从而出现头部发热等症状,但是不会出现其他不适现象。建议患者多卧床休息,也可以使用湿毛巾擦拭身体。2、穿的衣服比较多如果家长不注意孩子的护理,经常穿比较厚的衣服,此时可能会使自身的体温有所升高,特别是头部等位置。一般可以更换其他的衣服进行改善,也可以通过开窗通风等方式进行处理。3、流行性感冒如果孩子经常出入人口比较密集的场所,此时身体更容易受到流感病毒的入侵,一般会出现体温上升、精神萎靡等症状,甚至还会影响正常的食欲。建议家长及时给孩子补充水分,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板蓝根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除以上比较常见的原因以外,还有其他原因,比如细菌性感冒等,需要根据引起的原因进行治疗。日常应注意保持规律的饮食和作息习惯,维持情绪的稳定,避免过度劳累,换季或者变温时应注意加减衣物。
卢成瑜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孩子发烧一周不退怎么回事
发烧一般指发热。孩子发热一周不退,通常与是感染因素、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全、肺炎有关。若未积极治疗,可能会引起反复发热的清情况。建议及时到院,完善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1、感染因素 孩子免疫力低,容易感染各种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真菌等感染。如果没有彻底清除传染性病原体,可能会造成孩子发热一个星期不退的情况。建议患者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如阿莫西林胶囊、利巴韦林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 2、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全 通常,若孩子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全,可能会造成体温不稳定,特别是当身体出现炎症时,体温会出现较大波动。服用退热药后,体温可能会在疾病尚未治愈的情况下,下降后又升高,导致反复发热的情况。建议治疗期间多休息,避免熬夜。注意均衡饮食,通常有助于疾病的恢复。 3、肺炎 肺炎可能是由细菌感染或吸入刺激性气体引起的病原体侵入肺部,导致肺部出现炎性渗出物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咳嗽、咳喘、高热不退的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用静脉滴注治疗,如注射用阿莫西林钠、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用青霉素钠等药物。 除了以上常见原因外,也可能是脑膜炎等其他疾病所导致的。若持续高热。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口服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等药物进行退热。同时也需要多饮水,加速体内的新陈代谢。若不适症状加重,还应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关诊疗。
吴泽霖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孩子单纯发烧怎么回事
发烧一般是指发热,如果孩子单纯发热,多考虑是环境温度过高引起的,也不排除普通感冒早期、幼儿急疹等因素引起的,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对应治疗。1、环境温度过高如果孩子处于温度过高的环境中,身上穿的衣物比较厚,可能会影响身体的散热,从而引起发热的症状。建议家长在室内开窗通风,调节温度,根据气温适当减少孩子的衣物,有助于改善症状。2、普通感冒早期主要以鼻咽部黏膜炎症为特征的疾病,可能与贫血、免疫功能低下、气候突变等因素有关系。在病情早期时,孩子可能会出现低热的症状。随着疾病的发展,可能会伴随咳嗽、打喷嚏、流鼻涕等不适症状。家长可以使用温毛巾擦拭孩子的额头、四肢、腋窝等部位,有助于降低体温。如果体温比较高,在38.5℃以上,可以遵医嘱给孩子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布洛芬混悬液等药物,有助于退热。3、幼儿急疹是一种2岁以下儿童常见的出疹性疾病,可能与免疫功能低下有关。孩子会出现突然的高热症状,体温会超过39℃。同时伴随食欲下降、轻度腹泻、喉咙疼痛等症状。建议配合医生服用复方锌布颗粒、布洛芬混悬液等药物,有助于改善症状。家长需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休息环境,避免受到过多的外界刺激,同时做好身体的保暖工作,避免病情加重。除了上述原因之外,还可能与肺炎的疾病有关。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有利于身体的恢复。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