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考前要做好“心理缓冲”

  “我晚上做梦,梦见自己一道题也不会做了。”昨天,在家复习的高三学生小童打电话向老师诉苦。离高考不到半个月了,不少考生心理情绪出现波动。教育界人士建议,这段时间要注重调节心态,做好“心理缓冲”,不做“知识冲刺”,一张一弛;同时家长切莫过分关心,保持平常生活状态即可。

  小王是今年高考大军的一员,她每天大量做题,可是却发现,越临近考试越觉得知识生疏,一想到高考,就心跳加速。市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张海音教授认为,这是心绪紧张的具体表现,属于正常现象。出现这种状况,很可能是疲劳战术和过度焦虑引发,考生需缓和绷紧的神经。大同中学校长杨明华也指出,高考前,考生的知识水平基本定型,关键是调整好心态,才能发挥好。

  如何排解压力,放松心情?往届考生建议,紧张时不妨放下书本,做自己爱做的事。同济大学的小夏说,去年备考产生倦怠时,我干脆听几首自己喜爱的歌曲,心情得到缓和,再拿起书本时,就不再烦躁了。去年考上复旦大学的小吴提醒考生要适度运动,“出过一身汗,心情也很畅快,还有助于睡眠。”

  高考前,除了考生自我压力,家长也显得十分紧张,照顾孩子小心翼翼。考生小李说,父母帮我把苹果削好,切成块状,插上牙签,端到房间;水要晾得不热不冷,才送过来。这样,反而给我造成很大的压力。去年参加高考的小陈对此深有体会。他说,去年考前两周,父母一反常态,本来热闹的家庭突然变得安静下来,父母一回家手机设为震动,电视也不看了,甚至他们说话时也很小声,父母的“牺牲”反而让他不适应了。

  一些教育界人士建议,考生父母不要刻意改变原有生活节奏,维持平常状态就好,考生有什么想法要及时和父母沟通,不要闷在心里。心理专家还提醒家长,可根据孩子性格特点,创造适合孩子的复习环境。如性格开朗的孩子,家庭环境轻松一点,不回避“考试”、“紧张”等词汇;而对考试心理负担较大的孩子,多给他们独处的时间,不要回避他们的目光等。

(实习编辑:张一鸣)

63
2009-09-18 09:13:00浏览42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女性腰疼、尿频尿急、尿不尽吃什么药
女性出现腰疼、尿频尿急、尿不尽的症状,多考虑与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有关,患者常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克林霉素、诺氟沙星、头孢地尼等药物进行治疗。1.克林霉素首先,克林霉素主要用于治疗由链球菌、葡萄球菌、厌氧菌等细菌感染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该药常通过结合细菌核糖体、阻止肽链延长,来达到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的目的,从而发挥杀菌作用。对于上述疾病引发的尿频尿急、尿不尽感、腹部不适、腰部胀痛等症状,常有较好的改善作用。2.诺氟沙星其次,诺氟沙星属于喹诺酮类抗生素,常用于治疗膀胱炎、尿道炎等尿路感染。该药能够干扰细菌的遗传物质复制,来有效阻止细菌在体内扩散,从而起到杀灭细菌、控制炎症的作用。对于上述疾病导致的尿频、尿急、尿不尽、腰部酸胀痛等症状,常有一定的治疗作用。3.头孢地尼最后,头孢地尼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对于淋病奈瑟菌、大肠埃希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细菌感染引起的泌尿系统疾病,常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该药可通过阻止细菌细胞壁合成,来发挥杀菌作用。对于泌尿系统感染引发的上述不适症状,常有较好的缓解作用。此外,患者治疗期间还应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并遵医嘱定期随访复诊,同时,建议患者清淡饮食、规律作息,并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郝宝顺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女性胸口闷堵、有压迫感、呼吸困难做什么检查
女性出现胸口闷堵、有压迫感、呼吸困难的症状时,常考虑与心血管系统疾病有关,建议患者及时遵医嘱完善心肌酶检查、心电图、心脏彩超等项目,以明确诊断并积极治疗。1.心肌酶检查首先,女性出现胸口闷堵、有压迫感、呼吸困难的症状,可能与心肌损伤有关。心肌细胞受到损伤时,心肌中的多种酶常会被释放进血液中,此时通过检测心肌酶在血液中的水平,常可辅助判断上述症状是否与心肌损伤有关。2.心电图其次,心电图是检测心脏电活动的常用检查方法,主要有常规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等类型,可以帮助医生对患者的心脏节律和传导情况进行评估,常用于辅助诊断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3.心脏彩超最后,心脏彩超则是一种基于M型超声、二维超声、频谱多普勒、彩色多普勒四种检查手段的综合性检查。其中,M型超声常用于观察心脏及大血管的结构,二维超声能清晰地显示出心脏结构的空间位置和连续关系。频谱多普勒是血流动力学的首选检查方式,彩色多普勒则可以通过显示心脏内部的血流方向、速度、范围,来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心脏内部血流紊乱或通路异常等问题。综上所述,女性出现胸口闷堵、有压迫感、呼吸困难的症状,若考虑与心血管系统疾病有关时,常需要遵医嘱完善心肌酶检查、心电图、心脏彩超等相关检查,明确具体原因后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针对性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