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入夏以来,前来医院肠道门诊就诊的发病人群主要是老年人、学生和青壮年。前者发病原因是生活方式一般较为节俭,常进食剩菜、剩饭,有的老人还不注意食品的保质期,从而进食了过期食品;学生常因进食街边小商贩的不洁食品导致胃肠疾病,或把冰箱视为冷藏的保险箱,取出食物即用,从而造成细菌入侵胃肠,导致胃肠道受损;而一些中年男性则多因暴饮暴食而诱发急性胃肠炎。
值得注意的是,引起急性胃肠炎的食品主要有肉类、蛋奶类、豆制品、鱼虾、糕点等。由于污染食物的致病菌不分解蛋白质,所以被污染的食品通常并无感官性状的变化,因而被人们所忽视。当进食了可食状态的有毒食物6~12 个小时后,病人常有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黄绿色水样便,体温可高达38℃~40℃,重者可带黏液和脓血等症状。
很多生的食物也可能带有致病菌,因此,进食未经彻底煮熟的食物,如虾、蟹、蠔等,或进食未经洗净的蔬菜、水果等,都很容易引发胃肠道疾病。为此,夏季饮食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切勿购买无牌食品及非法熟食小贩的食品,应选购新鲜食品。
2.在家处理食物时,应用清水彻底洗净食物,将食物煮透后再进食。从冰箱内取出的肉类和豆制品等熟食,要加热消毒后再食用。
3.在处理食物及进食前,应将双手彻底洗干净。
4.做熟的食品放置时间不要过长,最好在出锅后尽快吃掉。避免存放剩余食品,如要保留吃剩的饭菜,应冷藏保存,再进食前需彻底加热,若怀疑是变质食物,应立即倒掉。
主任医师
深圳市中医院 消化内科
副主任医师
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消化内科
副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消化内科
主任医师
北京胃肠科医院 十二指肠溃疡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