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嗝又称“呃逆”,是一种肌肉反射动作,只要碰触到腹内横膈膜的横膈神经就会引发。大部分打嗝是暂时的,最常见的原因包括暴饮暴食、喝大量的碳酸饮料或酒、吞咽空气等,引起胃胀,刺激了横膈膜。
2014-10-20一过性的呃逆并不需要特殊处理,如果呃逆不止甚至持续24小时以上则为难治性呃逆,是一种疾病,病人常会寻求中医治疗,如针灸和中药调理。这位读者所说的治疗偏方——惊吓,也可以一试。
2014-10-17攒竹穴的位置在眉毛内侧边缘的凹陷处(如图),点按方法非常简单: 将双手的拇指立起来,用拇指的指尖放在眉毛的内侧,可以感觉到眉骨的上方各有一个明显的小凹陷,用力向下点按这个凹陷。
2014-09-21嗳气俗称“打饱嗝”、“饱嗝”,是各种消化道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尤其是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功能性消化不良,多伴有嗳气症状。嗳气,在中医讲,属于“气机上逆”。嗳气是胃中气体上出咽喉所发出的声响,其声长而缓,古代称为噫气。亦属胃气失和而上逆的一种表现。
2010-07-12呃逆,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为主症。多见于惊吓、暴怒气逆、过食寒凉、久病虚弱等原因。中医治疗则分虚实寒热,在此介绍两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2009-08-31 迅速止呃逆 医生教您几招!专家分析:幽门杆菌感染后的胃病,与一般的慢性浅表性胃炎症状类似,但不同的患者临床表现也不一样。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上腹部疼痛表现的患者比较多,一般为弥慢性上腹部灼痛、隐痛、胀痛等。
2008-09-11 频繁打嗝警惕胃部有炎症嗳气与呃逆是不同的:嗳气声音“嗝--嗝--”作响,沉闷而悠长,间隔时间也较长,是气从胃中上逆;而呃逆声音“呃、呃、呃……”作响,尖锐而急促,气从喉间发出,同时伴有躯干震动和耸肩。
2008-09-07 嗳气和呃逆的中医认识但是人体中胃酸的量不能过多或过少,它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否则,当胃酸过多时就会出现“咯酸水”、“烧心”、“胃部隐隐作病”等症状,严重的会降低食欲,消化不良,进而引发胃溃疡等多种形式的胃病。胃酸过少时,也会使消化作用减退,从而导致营养不良等。
2008-08-24 小苏打中和胃酸 有效又便宜半夏:辛温,消痞散结,和胃降逆,以除痞满呕逆之症。干姜:辛温散寒。黄芩、黄连:苦寒泄热,将半夏、干姜、黄芩、黄连苦辛并用,能通能降,足以开结散痞、降逆上呕。人参、大枣:甘温益气,以补其虚。甘草:补胃气而调诸药。
2008-08-13 呃逆就用半夏人参酒热性嗳气病机:过饮则脾湿,过食辛热油腻之物则生痰,痰火客于胃府,痰随火而升降,火引痰而横行,致使脾胃之阴阳升降失调,而为嗳气。
2008-08-05 嗳气需辨“性”施治嗳气属于进食后胃排空障碍,与胃动力不足有关。可服用增强胃动力的药物,如莫沙比利;如果伴有大便干燥,可服用邦消安、四磨汤等。注意每顿饭不要吃得过饱、过甜,忌食辛辣、韭菜及豆类等产气过多的食物。
2008-08-04 为什么饭后总是打嗝?鉴于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代谢功能较中青年人的低,服用胃复安易于发病,故老年人对胃复安以忌用为宜,以防不测。若遇老人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可酌情选用维生素B6、东莨菪碱、颠茄合剂或眩晕停等药中的某一种,并尽快找出引起恶心、呕吐的原因。
2008-04-09 警惕:老人慎用胃复安三甲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三甲河北省中医院
三甲中日友好医院
擅长:1.慢性肝病: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纤维化,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病等。 2.功能性和动力障碍性胃肠病:功能性消化不良,反流性食管病,顽固性便秘,顽固性嗳气和肠易激综合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