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嗳气需辨“性”施治

  嗳气乃口反食气之病。又名噫气。嗳气之病机,主要是脾胃不和,胃气上逆所致。胃为水谷之海,无物不受,若因饮食不调,起居不时,致脾胃阴阳不和,脾之清阳不升,胃之浊阴不降,或胃中生痰生火,或脾胃虚衰,致使胃气上逆而为嗳气。

  1,患者当很好疗养。避免暴怒多思,亦不得感受风寒。

  2,饮食宜吃易消化食物。忌吃生冷粘腻及硬固食品。

  嗳气的治疗,当分寒热虚实而施治。实热者治当凉泻。虚寒者治当温补。但皆当调理和脾胃,降逆为治。

  1,寒性

  病因 饮食不节,过食生冷。

  病机 脾胃属土,位居中州,主受纳水谷并运化精微。若脾胃阳虚,寒气客于胃,则纳化失职,其气厥逆从下而上,出于口而为嗳气。

  病状 呕吐泄泻,脘腹疼痛,畏寒不渴,宿食不化,嗳气频频,喜唾涎沫,舌淡苔白,脉象沉迟。

  诊断要点 呕吐脘痛,畏寒不渴,宿食嗳气,脉象沉迟。

  治则 温胃散寒。

  2,热性

  病因 饮食不节,过食辛热。

  病机 过饮则脾湿,过食辛热油腻之物则生痰,痰火客于胃府,痰随火而升降,火引痰而横行,致使脾胃之阴阳升降失调,而为嗳气。

  病状 面赤而热,胸隔膨闷,口干唇燥,渴不欲饮,咳吐热痰,时嗳热臭,舌苔黄腻,脉象滑数。

  诊断要点 面赤热热,渴不欲饮,嗳气热臭,脉象滑数。

  治则 清气化痰。

  3,虚性

  病因 饮食不节。

  病机 脾胃虚弱,运化失司,因致痰浊内阻,胃气上逆,所以嗳气不除。

  病状 面黄肌瘦,心下痞硬,饮食不化,时时嗳气,大便秘结。舌苔浊腻,脉象弦虚。

  诊断要点 面黄肌瘦,饮食不节,时时嗳气,脉象弦虚。

  治则 补中降逆。

  4,实性

  病因 饮食不节。

  病机 伤于饮食,损及脾胃,宿食不化,食积壅滞,阻塞气机,胃气上逆,逐为嗳气。

  病状 胸脘痞满,腹胀而痛,宿食不下,嗳气吞酸,呕吐泄泻,不欲饮食,舌苔黄腻,脉象弦滑。

  诊断要点 脘腹胀痛,嗳腐吞酸,呕泻畏食,脉象弦滑。

  治则 和胃消食。

  (实习编辑:陈占利)

2008-08-05 08:33:00浏览9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