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常识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胃病 > 胃病常识

三伏天调理脾胃的好处

举报/反馈
2024-02-18 01:20:2939健康网

在中医上来说,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温差最大、阳气最旺的时节。此时天气炎热,人体毛孔张开,外界寒邪容易入侵体内,因此在三伏天进行调理脾胃可以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此外,在三伏天通过艾灸足三里穴、脾俞穴等穴位,还可以帮助改善食欲不振、大便溏泄等症状。

一、好处

1.祛湿:由于三伏天气温较高,且湿度较大,若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中,则会导致湿邪侵袭机体而引起肢体沉重、关节疼痛等症状。而在三伏天通过针刺或艾灸的方式刺激太白穴、阴陵泉穴等具有健脾利湿作用的穴位后,可有效缓解上述症状。

2.补益脾气:脾主运化,如果患者因外感风寒等因素导致脾胃功能受损时,就会出现食少纳呆、腹胀腹泻等症状。此时通过贴敷胃痛贴等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艾灸中脘穴、神阙穴等部位,能够起到辅助补益脾气、调和肠胃的功效。

3.其他好处:如促进气血生成、增强抵抗力等。但需注意的是,并非所有人群都适宜于三伏天调理脾胃,对于孕妇以及皮肤有溃疡的人群应慎用此法。

二、艾灸

1.太白穴:位于足内侧缘,第一跖骨小头后方赤白肉际处,属于足太阴脾经穴位。该穴位具有清热解表、通络止血的功能,主治肠鸣下泻、水肿、腹水、黄疸等病症。

2.阴陵泉穴: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处,属于足太阴脾经穴位。该穴位具有健脾渗湿、舒筋活络的功能,主治腹胀、腹痛、小便不利、水肿、黄疸、小儿惊风等病症。

除此之外,还有三阴交穴、公孙穴、神阙穴、关元穴、命门穴等多个穴位也可以选择艾灸,以达到调理脾胃的目的。建议患者根据自身情况,遵医嘱选取合适的穴位进行操作。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