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胃病 > 幽门螺杆菌

我国开始启动幽门螺杆菌筛查,如何检测?怎么预防?

举报/反馈
2021-07-07 02:22:09梅斯医学

近日,#感染幽门螺杆菌或诱发胃癌#冲上微博热搜第一,一并热搜的还有#江苏启动幽门螺杆菌筛查项目#,引发网友关注。

据当地媒体报道,为了提高幽门螺杆菌早诊早治率,7月2日起,江苏启动幽门螺杆菌筛查项目。由江苏省人民医院牵头组织,南京、常州等地的9家基层医疗机构参与,动员各区域内的50个家庭,2个以上、生活在一起超过5年的家庭成员,免费到医院做幽门螺杆菌呼气试验。

事实上,这不是幽门螺杆菌首次受到重视,早在去年11月12日央视网报道,在全球范围内,幽门螺杆菌自然人群感染率超过50%。而在我国各个地区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概率有明显差异,平均感染率为59%,其中儿童的感染率平均为40%。

虽然回顾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趋势表明,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近几年正持续下降。但目前来看仍在世界范围内处于中高水平。

幽门螺杆菌(H. pylori),以前称为幽门弯曲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的微需氧细菌,通常在胃中生长。澳大利亚科学家Barry Marshall和Robin Warren于1982年发现了这种细菌,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奖。他们的研究首次表明,患有慢性胃炎和胃溃疡的人群中普遍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而在此之前这种疾病被认为不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幽门螺杆菌感染在发生发展中国家高发,大多数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永远不会有任何体征或症状。目前尚不清楚为什么会这样,有些人可能天生对幽门螺杆菌的有害作用有更强的抵抗力。但是确实出现体征或症状时,它们可能包括:

腹部疼痛或灼痛。通常在空腹或两餐之间以及清晨出现。

恶心、呕吐、腹胀、嗳气和食欲不振。

胃肠道出血也可能发生。可能会导致贫血、疲劳甚至晕厥。如果出血不受控制且迅速,可能会出现黑便(黑柏油样便)或呕血。

这些症状也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引发的胃炎、溃疡、胃癌等并发症的具体表现形式。另外还有研究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也会引发十二指肠溃疡、胃肠息肉、结直肠癌,导致便秘、腹泻和体重减轻。

幽门螺杆菌是经典的共生体,因为它能够在一个人的胃中持续存在数十年。初始感染的年龄似乎与感染的潜在结果有关。较早感染的人可能会出现更广泛的炎症,胃萎缩以及胃溃疡和癌症的风险更高。在所有国家/地区中,大多数感染都发生在儿童早期,但总感染率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被感染的人终生罹患消化性溃疡的风险为10%至20%,罹患胃癌的风险为1%-2%。

幽门螺杆菌的高感染率为全球带来了沉重疾病负担。单就最让人担心的胃癌来讲,10月21日,发布在《柳叶刀》(Lancet)上的一项涉及全球范围的传染病引起的非传染性疾病负担建模研究显示,2017年全球幽门螺杆菌导致的胃癌疾病负担高达1460万残疾调整生命年。

因此,对于幽门螺杆菌的预防与治疗势在必行。

那么如何确认自己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呢?对于一般无症状人群来说,往往不建议进行常规测试。但对于长期受症状困扰者,绝对应该进行测试,以便确认是否罹患胃炎、消化性溃疡,甚至胃癌。

具体测试和程序包括:

验血。对血液样本进行分析可能会发现体内有活跃或先前感染幽门螺杆菌的迹象。但呼气和粪便检测比血液检测更适合于发现活动性幽门螺杆菌感染。

呼气测试。受检者一般会吞下含有标记碳分子的药丸、液体,若感染幽门螺杆菌,则溶液会在胃中分解并释放出碳分子,呼气时便会被特殊设备检测到。但需要注意,在接受测试前一两周应停止服用抑酸药物质子泵抑制剂(PPI)、次水杨酸铋、抗生素等,以免干扰测试准确性。

粪便测试。通过在粪便中寻找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的外源蛋白质(抗原)来确定是否感染。与呼气测试一样,PPI和次水杨酸铋可能会影响测试结果,因此在测试前需停止服用。

内镜检查。内窥镜可查看上消化道的任何异常情况并取出组织样本(活检),可用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或鉴别诊断,但更具侵入性。最准确方法是对从两个不同部位获得的胃黏膜进行组织学检查,并结合快速尿素酶测试或微生物培养。

在确认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后,需要进行规范化治疗。目前主要有两种国际通用的根治方案。第一种是“三联疗法”,是PPI(如奥美拉唑、艾司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和泮托拉唑等)加两种抗生素,如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第二种是“四联疗法”,包括PPI+铋剂+两种抗生素。一般持续治疗时间不超过14天。

广泛的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的治疗会降低感染者患胃癌的风险。我国最新癌症危险因素的归因风险分析报告显示,在我国总体癌症死亡中,近60%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显著高于全球35%的平均水平。其中,导致癌症发病和死亡的首要原因中最常见的慢性感染就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

2019年,北大肿瘤医院的李文庆等在我国山东临朐——世界上胃癌死亡率最高的地区之一进行的一项持续跟踪22年的研究显示,幽门螺杆菌根治可以有效降低胃癌死亡风险,降低幅度达38%。该研究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BMJ)上。治疗方案为阿莫西林(1g)联合奥美拉唑(20mg),每日2次,持续2周。

但抗生素耐药问题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带来了挑战。在一些国家,克拉霉素和甲硝唑耐药率为15%到20%。而在我国,克拉霉素、甲硝唑和左氧氟沙星(氟喹诺酮类)的耐药率分别高达20%~50%、40%~70%以及20%~50%。

这通常会导致一线“三联”方案的治疗失败,因此2017版《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推荐“四联疗法”。这一方案亦在2019年版《中国幽门螺杆菌根除与胃癌防控的专家共识意见》中再次被强调。

对于普通人群来说,最重要的依旧是日常预防。幽门螺杆菌具有传染性,可能主要通过口-口或粪-口途径进行传播。生活在拥挤的环境中、不注意卫生或生活中没有可靠的干净水源,都是日常生活中导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因此以下几点措施需要我们努力遵守:

跟家人分餐或用公筷、公勺盛饭夹菜,不要相互夹菜。

禁止用嘴喂孩子食物,情侣间亲热前,要充分清洁口腔。

饭前便后洗手,蔬菜、瓜果要洗净或削皮。

不吃刺激性食物,不喝生冷水,不吃太烫的东西。

餐具要定期煮沸消毒20分钟。

尤其是使用公筷这一点,目前来看在大多数家庭或餐馆里未能得到有效普及。从科学上来看,人体呼吸道的唾液、飞沫等是许多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而对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及其他病菌和传染病而言,公筷公勺是一道有效的屏障。包括在当前的新冠大流行中,遵守这一原则至关重要。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贾明芳等人发表在《护理学报》的一项研究,对2180名居民幽门螺杆菌感染现状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家庭用公筷进餐是减少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有效措施之一。

因此,2019年由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便倡导家庭、社会使用公用餐具和分餐制。

通过分餐或者使用公筷公勺,可以有效减少幽门螺旋杆菌、肝炎病毒等传播;同时,分餐可以较好把握食物摄入量,减少食用过量和铺张浪费。

在日本,这一措施经过长期培养,得到了有效执行。有报道指出,日本人的分餐习惯是从小培养的,小学开始在学校用餐便实行分餐制,公用餐具与个人餐具分开,学生餐具每天严格消毒。而家庭中也有“夫妇筷”、“夫妇碗”等讲究。从20世纪80年代起,分餐制在日本家庭已相当普及了。近几年的研究也显示,日本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呈下降趋势。分餐未必不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在我国,无论在家还是在外用餐,人们都应养成分餐或使用公勺、公筷的好习惯。讲究饮食卫生、饮食文明,既保护了自己,也爱惜他人,是我们健康所需。这些好习惯,你遵守了吗?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