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幽门螺杆菌是寄生在人体胃黏膜上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可以在胃黏膜中寄生,甚至可以形成菌斑,损伤胃黏膜,还可以释放各种毒素,导致机体出现一系列疾病。幽门螺杆菌的发病部位,主要在胃窦部。
一、发病部位:
1、胃窦部:幽门螺杆菌容易定居在胃窦部,进而导致胃窦炎,也称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炎,患者常表现为腹痛、腹胀、嗳气、反酸等;
2、胃体部:幽门螺杆菌感染到胃体部后,可以导致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癌等疾病,患者可出现反酸、烧心、腹痛、呕吐、嗳气等症状;
3、胃角部: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幽门螺杆菌可能会损伤胃黏膜,产生炎症性病变,患者可能出现胃灼热、反酸、嗳气、胃痛等症状;
4、胃窦部:如果幽门螺杆菌感染始终存在,可能会导致胃窦炎,患者会出现腹胀、食欲下降、反酸、黑便、贫血等症状。
二、传播途径:
1、粪-口途径:如果接触幽门螺杆菌患者的不洁饮食,幽门螺杆菌可能会随食物进入口腔,如果患者使用了不洁餐具,可能会导致幽门螺杆菌从口腔进入;
2、口-口途径:即通过口腔感染幽门螺杆菌,如果与幽门螺杆菌患者共用餐具,可以造成幽门螺杆菌的口-口传播;
3、医源性途径:如果医务人员在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过程中,防护不到位,或者共用未消毒的胃镜等,可能会导致幽门螺杆菌通过口-口途径传染;
4、母婴途径:如果孕妇感染幽门螺杆菌,可能会通过胎盘感染胎儿。
当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时,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四联疗法治疗,包括两种抗生素、一种质子泵抑制剂、一种铋剂,抗生素包括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等,质子泵抑制剂包括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铋剂包括胶体果胶铋、枸橼酸铋钾等。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胃肠外科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长江路) 胃肠外科
主任医师
武汉市第六医院 胃肠外科
主任医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胃肠外科
主任医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普通外科(微创外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