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常识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胃病 > 胃病常识

病理幽门螺杆菌HP(-)

举报/反馈
2023-07-29 05:29:3739健康网

病理幽门螺杆菌HP(-),指病理检查幽门螺杆菌阴性,即幽门螺杆菌感染后,检测结果为阴性,代表幽门螺杆菌感染病情好转,不属于感染期。HP是病原微生物的总称,是幽门螺杆菌的英文缩写,是能在人体胃上皮细胞中增殖的细菌,可损伤胃黏膜,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的发生病因之一。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分为四种,分别为无症状感染、活动性感染、胃黏膜损伤后感染和新发感染,其中无症状感染和慢性感染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主要类型。

1、无症状感染:即没有任何不适的症状,仅表现为幽门螺杆菌抗体阳性,这种情况不需要给予治疗;

2、慢性感染:一般指胃镜检查发现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或者伴有消化不良、胃胀、胃痛等症状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如果无症状感染者不给予治疗,有可能转为慢性感染,建议积极抗菌治疗,常用药物有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呋喃唑酮片、左氧氟沙星片等;

3、胃黏膜损伤后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引起胃黏膜炎症、溃疡,如果胃黏膜损伤后又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则会引起幽门螺杆菌感染在胃黏膜损伤后的反复发作,导致慢性胃炎胃溃疡,这时需要积极给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常用药物有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胶体果胶铋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等;

4、新发感染:即幽门螺杆菌第一次感染后引起胃黏膜炎症、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又感染了新的幽门螺杆菌,则会引起新发感染,建议积极给予治疗,常用药物有盐酸雷尼替丁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等。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的独立危险因素,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降低胃癌的发病率,因此如果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要积极给予治疗。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