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常识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胃病 > 胃病常识

得胃溃疡时胃黏膜出血

举报/反馈
2023-10-06 04:55:5739健康网

得胃溃疡时胃黏膜出血可能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酒精滥用、吸烟、焦虑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可在胃内产生毒素导致胃黏膜损伤和炎症,进而增加患胃溃疡的风险。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通常采用三联疗法或四联疗法,如克拉霉素联合阿莫西林、奥美拉唑等抗生素进行治疗。

2.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

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会导致胃黏膜保护层受损,易发生胃部炎症和溃疡。减少非甾体抗炎药剂量或选择其他替代药物是降低风险的有效方法。例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

3.酒精滥用

酒精可直接刺激胃黏膜,引起局部充血水肿,严重时会引起糜烂甚至溃疡。戒酒是治疗酒精性胃病的关键措施。患者可通过逐渐减少饮酒量、寻求专业帮助等方式实现戒酒目标。

4.吸烟

烟草中的尼古丁和其他有害物质可以收缩血管,减少血液流向胃黏膜,从而影响其愈合过程并可能导致胃溃疡的发生。戒烟是预防和治疗胃溃疡的重要手段之一。患者可以通过咨询医生、参加戒烟计划或使用辅助戒烟产品来帮助自己成功戒烟。

5.焦虑

持续的心理压力和焦虑状态可能通过神经内分泌途径影响胃肠道功能,导致消化不良和胃酸分泌过多,从而加重胃溃疡的症状。心理行为干预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旨在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这些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改善胃肠道功能,缓解胃溃疡症状。

建议定期复查胃镜以监测病情变化,同时注意饮食调整,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食物,以及过冷、过热的食物,以免刺激胃黏膜,加重出血症状。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