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幽门螺杆菌入侵肠道主要是通过密切接触传染,可引起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等消化系统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嗳气、反酸、食欲减退等症状。一旦明确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应及时进行根除治疗。
1、原因:幽门螺杆菌可存在于患者的唾液、血液、乳汁、伤口分泌物等多种物质中,主要通过口-口途径传播,若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进行密切接触,如共用餐具、亲吻等,就可能导致幽门螺杆菌进入肠道,对肠道黏膜产生感染;
2、治疗:根除幽门螺杆菌常用的方法为四联疗法,包括两种抗生素结合质子泵抑制剂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结合铋剂如枸橼酸铋钾,以及一种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如奥美拉唑等。通常四联疗法需要连续用药14天,随后再复查碳14呼气试验,明确幽门螺杆菌是否根除。如果治疗有效,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停药。如果治疗效果不佳,建议重新使用四联疗法进行治疗;
3、注意事项:由于幽门螺杆菌可在胃酸环境下繁殖,所以应避免服用对胃黏膜有损伤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建议在饭后服药,以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患者用过的餐具应及时消毒,注意手卫生,不与他人共用餐具、杯具、牙刷等生活物品。与家人分餐时,建议使用公筷,防止交叉感染。
如果明确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注意调整饮食习惯,避免吃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胃肠外科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胃肠外科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长江路) 胃肠外科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胃肠外科
副主任医师
甘肃省肿瘤医院 胃肠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