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常识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胃病 > 胃病常识

黄芪为什么能治胃病

举报/反馈
2024-01-01 01:09:1739健康网

黄芪能治胃病是因为其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毒生肌的功效,对于脾气虚弱、气虚自汗、气血双虚、脾肾阳虚、脾胃湿热等引起的胃病症状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使用黄芪治疗胃病时,应遵医嘱进行,避免自行滥用。

1.脾气虚弱

脾气虚弱导致消化功能减弱,出现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黄芪具有补中益气的作用,可以增强脾胃运化功能,改善食欲不振和腹泻的症状。

2.气虚自汗

气虚自汗是因为体内正气不足,卫表不固,腠理开阖失常所致。表现为经常出汗不止,动辄尤甚,汗出伤津,神疲乏力,面色白光白,脉大无力等。黄芪具有补气升阳的功效,能够提升机体抗邪能力,从而达到止汗的目的。

3.气血双虚

气血双虚是指气血亏虚同时存在,导致脏腑组织得不到充分濡养,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黄芪可配伍当归、熟地黄等药物以补血,如四物汤;也可配伍党参、白术等药物以补气,如补中益气汤。

4.脾肾阳虚

脾肾阳虚是由于脾肾两脏阳气亏损,阴寒内生所表现的证候。阳气不足则温煦推动功能减退,阴寒内盛则寒凝而碍胃,故见畏寒肢冷、脘腹疼痛、喜暖喜按、泄泻清稀、腰膝酸软、舌淡胖苔白滑、脉沉弱等症。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等中药方剂进行调理,其中附子理中丸由人参、白术、干姜、甘草、附子组成,金匮肾气丸由地黄、茯苓、山药、酒萸肉、牡丹皮、泽泻、桂枝、制附子、牛膝、车前子组成。

5.脾胃湿热

脾胃湿热多由饮食不当、情志失调等原因导致脾胃运化失职,湿浊内停,郁久化热而成。患者可遵医嘱使用三仁汤、连朴饮加减进行治疗,其中三仁汤由杏仁、白豆蔻、薏苡仁、半夏、厚朴、通草、滑石、竹叶组成,连朴饮由黄连、厚朴、法半夏、石菖蒲、芦根、枇杷叶组成。

针对胃部不适,建议调整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及过度摄入油腻、辛辣食物。此外,还可定期进行胃镜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