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常识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胃病 > 胃病常识

脾胃虚弱精神不振是怎么回事

举报/反馈
2024-03-13 12:00:4039健康网

脾胃虚弱精神不振可能是饮食不当、过度劳累、久病体虚、先天禀赋不足、情志失调等原因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治疗。

1.饮食不当

由于长期饮食不当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减退,气血生化之源不足,不能滋养于脑髓,则会出现精神不振的现象。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来缓解,如减少摄入辛辣、油腻食物,增加蔬菜水果摄入量。

2.过度劳累

过度劳累会导致身体消耗过大,气血运行受阻,进而影响到脾胃的正常运化功能,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从而引起食欲下降、腹胀等不适症状。此外,脾脏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当其受到损伤时,机体免疫力也会随之降低,使人容易感到疲乏无力。可通过适当休息和放松心情减轻压力的方法来改善症状,比如规律作息、适量运动、听音乐等。

3.久病体虚

久病体虚是指长时间患病后身体虚弱,此时正气亏虚,无法正常发挥生理功能,包括脾胃功能在内的各项机能均可能出现异常,进而表现为精神萎靡的症状。可选用具有健脾益气功效的中药进行调理,如党参、白术、茯苓等。

4.先天禀赋不足

先天禀赋不足指出生时体质虚弱,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先天禀赋不足则脾胃功能受到影响,水谷精微不能输布全身,导致气血阴阳亏损,脑髓失养,故见精神不振。可通过服用补中益气丸、人参归脾丸等药物进行治疗,但需遵医嘱使用。

5.情志失调

情志失调可能导致肝郁气滞,进一步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使气血生化之源受损,脑髓失去营养支持,因此会出现精神不振的表现。可通过调节情绪来缓解症状,例如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放松身心。

针对脾胃虚弱引起的症状,建议患者定期进行体检,包括血常规、便常规以及胃镜检查,以监测病情变化。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