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胃病 > 其它

胃病综合调理的中医辨证

举报/反馈
2008-10-10 08:01:0039健康网社区

  胃脘久痛者,其病机往往变得虚实兼并,证情复杂。所以诊治胃病之难,并非在于区分四虚(气虚、阳虚、阴虚、阴阳两虚)和六郁(气郁、血郁、痰郁、湿郁、食郁、火郁)等单纯证及典型证方面,而是难在复杂证中辨各种兼杂病机,并予以恰当地综合调理。

  久痛患者多见脾虚湿滞与食积郁热,其临床表现,既有口苦、苔黄、喜冷饮似热证,而食冷痛又似寒证;痛不喜按,苔厚似实证;然病程长,不思食,神疲肢软,脉弱又似虚证。乍看起来真不知当辨何证。只有善于详细检查,才能全面本质地把握病机。盖因脾主运化,病久脾虚生湿;胃主受纳腐熟,病久胃虚食滞,阳气被遏,郁热停滞。若补气健脾易增壅滞,消食化湿多损中气;纯清则伤脾碍湿,纯温又助其郁火。可用香砂留君子汤合温胆汤加神曲、冬瓜皮为基础方,围绕病证加减调治:正气虚甚重用太子参;不太虚则减量;湿盛重用冬瓜皮、茯苓;热重去砂仁加黄连或栀子;食积甚的用焦三仙;过食香燥耗伤胃阴加百合汤;郁热明显合用金铃子散;反酸加左金丸;嗳气加旋覆花、代赭石,每获良效。

  (实习编辑:陈占利)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