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人只有一世,不要约束太多,该吃吃、该喝喝、该玩玩”,这似乎成了当下年轻人洒脱生活态度的一个写照。然而很多人不知道,“夺命杀手”胃癌也正悄悄向他们靠近,稍不留神,年轻人就会中招。
把胃药当口香糖,老胃病拖成胃癌
40岁的周先生是上海金融界的翘楚,也是同事眼中的工作狂魔,为了工作,他的饮食非常不规律,常常一个三明治就解决一顿午饭,晚上则参加各种应酬,经常暴饮暴食,加班加到深夜,就会来到一些夜宵档口,撸串、小酒就算打发一顿晚餐。
久而久之,他的胃便向他提出了“抗议”,常常出现隐痛、腹胀。
在周先生办公室的抽屉里,有好几个品种的胃药,胃一闹“情绪”,他就顺手拿出胃药服下一片,症状缓解后,他又一头扎进工作里。
久而久之,他把胃药当成“口香糖”,稍有不舒服便服一片。
然而不久后,他发现吃胃药都解决不了胃部不适,就到医院做胃镜,结果被查出“胃窦部早期胃癌”。
小心胃药掩盖胃癌早期信号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外科副主任医师黄华介绍,相比起膀胱癌的血尿、乳腺癌的乳头溢液,胃癌早期症状并没有特异性,一般表现为胃部隐痛、腹胀、食欲下降等慢性胃病症状。
而如今信息如此发达,上个网、匹配一下症状,自己给自己“开药方”早已司空见惯。但这样做真的可以吗?真的科学吗?回答当然是:NO。
黄医师坦言,临床上有很多患者,在胃癌发出早期信号时,只是通过服用胃药来改善症状,这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胃癌的信号。
待癌症慢慢进展,由于肿瘤压迫其他器官,会陆续出现其他症状,或发现胃药不奏效时,才想起要看医生,此时已经太晚。
医学并不简单,疾病常常不按常理“出牌”,某些症状也未必和疾病一一对应,如某些胰腺癌的信号,和胃部不适症状非常相似,也常被误以为胃病。
胃镜检查并非“受刑”
胃镜是发现早期胃癌的一把“利器”。
在日本,普通胃镜被列入国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40岁以上的人每年可检查一次胃镜。
因此,日本早期胃癌占全部胃癌的七成,恰恰是因为大多数人的早期胃癌在每年一次的胃镜中就能被及时发现。
在我国,有很多人不愿意做胃镜,因为一个“怕”字。
其实现在除了普通胃镜之外,还有无痛胃镜,而且普通胃镜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可以耐受的。
做普通胃镜的时候,医生会在检查者的咽喉涂麻醉药,这可以很好地帮助检查者减轻恶心等不适。
因此,医生强烈建议40岁以上的人每年做一次胃镜检查,不用“谈镜色变”。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胃肠外科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胃肠外科
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胃肠外科
主任医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普通外科(微创外科中心)
主任医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胃肠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