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常识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胃病 > 胃炎常识

慢性胃炎的预防与调养

举报/反馈
2008-04-22 08:40:0039健康网社区

  2.中医药治疗

  (1)脾胃湿热:胃脘胀痛明显,嗳气,嘈杂,口中黏腻,或口苔口臭,大便不畅,胸闷痞塞,纳差,食后胀痛加重,舌质稍红,苔黄厚腻,脉弦滑。

  治法;清热泄浊,和胃消痞。

  方药:苍术10克、厚朴10克、藿香10克、木香10克、檀香3克、砂仁3克、白豆蔻5克、半夏lO克、陈皮10克、甘草3克。

  (2)肝胃蕴热:胃脘灼痛,痛势急迫,连及两胁,烦躁易怒,泛酸嘈杂,口干苦,舌红苔黄,脉弦数。治法:疏肝和冒,泄热止痛。

  方药:牡丹皮10克、栀予101克、龙胆草6克、青皮10克、浙贝I母10克、白芍药10克、川楝于6克,黄连6克、蒲公英11克、吴茱萸2克。

  中成药:牛黄清胃丸。

  (3)肝胃气滞:胃脘胀满攻撑作痛,痛连两胁,胸闷嗳气,善太息、呕吐,有时泛酸或苦水,心烦易怒,大便不畅,或便溏或便秘,舌质淡红,苔薄黄或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方药:柴胡10克、制香附10克、枳壳10克、川芎10克、大腹皮10克、陈皮10克、白芍10克、砂仁3克、甘草6克。

  中成药:舒肝和胃丸,左金丸。

  (4)脾胃阴虚:胃脘隐灼痛,烦渴思饮,口干咽燥,胃中嘈杂灼热,大便干结,食少、纳呆,乏力,苔少或薄黄,脉弦细或细数。

  治法:养阴益胃。

  方药:北沙参10克、麦门冬10克、石斛]0克、玉竹10克、生地黄10克、淡竹叶6克、白扁豆10克、清半夏10克、甘草6克、大枣2枚。

  中成药:麦味地黄丸。

  (5)胃络淤血:胃脘刺痛或痛有定处,按之加重,日久不愈,大便色黑,舌质暗红或紫暗,有淤魔,脉弦涩。

  治法:活血通络,化淤止痛。

  方药:炒五灵脂10克、当归10克、川芎6克、三七5克、柴胡10克、赤芍6克、乌药6克、元胡6克、甘草6克、香附6克、红花10克、枳壳6克。

  (6)脾胃虚寒:胃脘隐隐作痛,绵绵不断,喜暖喜按,得食则减,呕吐清水,纳少,乏力神疲,手足欠温,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益气温中,健脾和胃。

  方药:黄芪12克、桂枝6克、芍药10克、生甘草6克、生姜3片、大枣3枚、饴糖30克。

  中成药:附子理中丸。

  [预防与调养]

  患者应保持精神愉快,避免精神刺激,注意生活起居要有规律。避免食生冷辛辣之物,不酗酒,不暴饮暴食,多吃易消化营养价值的软食,多吃新鲜蔬菜及水果。

(实习编辑:陈占利)

2/2下一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