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常识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胃病 > 胃病常识

胃病犯了 和情绪有关?

举报/反馈
2011-03-07 02:11:0039健康网社区

  就像一个食品加工厂,把人吃进去的食物进研磨、消化,变成一个个细小的食糜,通过幽门送入小肠。在胃的加工过程中,有胃的物理作用,如胃体的蠕动和研磨;也有胃的化学作用,如通过胃液来消化食物。送入小肠以后的食物继续由液、胆汁、十二指肠液进行消化,小肠将其大部分营养物质吸收入血,另一部分未经消化的食物残渣则被送入大肠。这其中有的和大肠中细菌相互作用,变成人体必须的维生素,和通过小肠后未被吸收的剩余水分以及部分电解质一起再吸收入血,有的就变成糟粕从肛门排出体外。所以,消化系统是人加工食物、供给营养的重要后勤部门。而胃,则是这个后勤部门的重中之重,它不仅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还是食物变成营养的一个重要环节。

  人吃五谷杂粮,胃通过食管、口腔与外界相通,因此极易受到伤害。如暴暴食,常吃生冷油腻肥甘辛辣之品,感寒受凉等等,都能让胃不舒服而消极怠工。还有一个常常被人们忽视的重要因素,就是情绪异常。人的消化道也存在一个神经系统,我们称之为“肠神经系统”。这个肠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以及人的消化系统一起,形成了神经内分泌网络系统,又叫“脑肠轴”。如果人的心情不好,就会通过“脑肠轴”,引起脑肠肽等胃肠激素分泌异常,导致消化功能障碍。反之,人们如果消化道出现问题,也会通过“脑肠轴”影响到中枢神经系统,导致人的情感障碍。所以,不良的社会心理因素,可以通过人的神经内分泌网络系统导致胃的疾病,引起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等等,出现胃痛、胃胀、早抱、恶心呕吐、反酸、烧心、反食、便秘腹泻等等各种不适。人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就说明消化系统或精神神经系统出了问题,需要进一步修理了。因此,上述症状也是胃的“求救信号”,想借此引起人们的关注。

  情绪导致胃病,现在最常见的恐怕就是功能性消化不良了。功能性消化不良占消化道疾病的20-40%,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这个病越来越多,几乎所有人在漫长的一生中都有过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那么,什么是功能性消化不良呢?其实就是在就诊前的半年内,至少有3个月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腹部餐后不适、胃痛、早饱(吃一点胃就饱胀的难受)、上腹部烧灼感等等,到医院做相关检查,如胃镜、上消化道造影、B超等等,却未发现能解释上述症状的结构上的问题,这种功能性疾病就叫做“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与不良的社会心理因素有关,这已经得到了许多专家的共识。所以,一些顽固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医生往往用抗焦虑抑郁的方法来解决。

  情绪导致胃病,中医早有认识。中医大夫常说的“百病皆生于气” 、“肝胃不和”、“肝不和”等等,大致讲得就是情绪致病,特别是能导致胃病。这是为什么呢?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水谷,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升清,胃降浊,共同承担着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营养物质的转运输布功能。肝主疏泄条达,是人体调理气机的重要枢纽,可以帮助脾的运化水谷和升清作用,可以支持胃的腐熟水谷和通降功能。肝脏还可以调理情绪,使人们保持良好的心态,从而不发生疾病。肝主疏泄,还可以排泌胆汁,通过排泌胆汁来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如果情绪异常,就会导致肝气郁结,从而出现肝气横逆犯胃或横逆克脾,导致脾胃不和,脾失健运,胃失通降,胆汁排泌不畅,人的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因此出现消化不良的种种表现。中医常说:“大怒伤肝”、“思则气结”、“忧思伤脾”等等,就是讲的情绪致病。这种由情绪异常导致的胃病,治疗上就应以疏肝理气为原则,配合调理情绪,在疗效上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我有一个病人,长期因工作家庭问题而生气。久而久之,一生气就胃痛,不能耐受,真是痛苦至极。到医院检查胃镜、B超、上消化道造影、甲状腺激素、生化等等均未见异常。我详细了解了她的病史,再给她号脉。感觉她脉弦如弓,有剑拔弩张的感觉。我就考虑此人为肝气郁结证,就给她疏肝解郁,理气和胃大法治疗,开柴胡疏肝加减方的汤药口服,再配合心理暗示疗法疏导情绪。患者病情好转后即改为逍遥丸巩固疗效。不到一个月,此人的胃痛就彻底痊愈了。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很多,主要与情绪心理因素的影响及饮食生活不规律有关。预防这种疾病的发生,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乐观的情绪,淡定自如、处事不惊的生活态度。《黄帝内经》中的《素闻  上古天真论》一篇谈到养生时就说道,人们如想得到健康,就要做到“美其食,任其服,高下而不相慕”。意思是人要安于现状、自得其乐。吃粗淡饭时宛如食山珍海味;穿布衣烂履时犹如着绫罗绸缎;见别人当官,自己既不艳羡也不妒忌,淡然处之,毫不动心。这样才能够益寿延年。

  其次,要想不得胃病,饮食生活调理也非常重要。如不能暴饮暴食,不要吃生冷油腻,肥甘厚腻之品,不要吸烟饮酒,不要吃了饭马上剧烈活动,也不要久坐不动,延缓胃的排空。不要经常熬夜,也不要吃了饭马上卧床。腰带不要系过紧,甜食不要吃太多,油煎油炸等高脂肪高热量饮食更不能吃得过多,否则容易引起食物及胃液的反流。如果得了胃病,宜综合调理。平时吃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每顿饭吃七、八分饱。如果饿了,两餐中间可以加点清淡食品或水果之类食物。

  平时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是非常重要的。要保持正常体重,防止胃压力过大,引起食物反流。还可以自我点穴按摩,促进胃的健康。如足三里穴是人们常用的脾胃保健穴,可以经常指压、按摩、艾灸。胃胀胃痛伴有胃怕凉者,多属于脾胃虚寒,可用艾灸熏烤肚脐,每天5-10分钟。爱生气、易胃痛的人不妨用点玫瑰水代茶饮,可以疏肝理气止痛。感寒受凉引起的肠胃功能紊乱,可以用生3-5熬汤,再撒少许胡椒面搅匀后乘热喝下。

  总之,胃病是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送大家几句箴言:“三分治疗七分养,预防护理更重要;调理情绪气量宽,饮食规律油腻少;阿Q精神弥勒心,自我解嘲没烦恼;互相谦让为人善,胃病不找精神好。”预祝大家笑口常开,脾胃长健。

(实习编辑:李杏)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