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据专家研究证实,许多药物都可对胃粘膜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常见的药物性胃炎临床表现为上腹部不适、疼痛、灼热感、食欲下降、恶心、呕吐、泛酸水,严重者亦出现呕血、便血、失血性休克,甚至发生胃肠穿孔,并发腹膜炎,如治疗不及时,可危及病人的生命。
(一)药物性胃炎的发病机制
药物引起胃炎的机理,视不同的药物而异。如保泰松、消炎痛能抑制胃粘膜的分泌,降低其保护胃粘膜的作用,造成胃粘膜损伤、发炎。长期不剂量服用激素如强的松等药物,可降低胃粘膜腺体的分泌,削弱胃粘膜屏障的保护作用,使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增加,妨碍胃粘膜上皮细胞的再生,从而引起胃炎、溃疡,甚至出血、穿孔。
常用的阿司匹林等药物,可以破坏胃粘膜上皮细胞的脂蛋白层,促使胃粘膜被胃蛋白酶消化,造成糜烂和出血。药物性胃炎的发生与所用药物的剂量和服药的方法有关,发病时间也因入而异,有的在服药数小时后出现症状,有的则多次服药后才出现。
(二)药物性胃炎的预防
为了防止药物性胃炎的发生,患者须慎用有刺激性的药物,如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复方阿司匹林等;抗风湿药保泰松、布洛芬、消炎痛等;抗菌消炎的磺胺类药物、红霉素、四环素、痢特灵以及心血管类的利血平、洋地黄类等。患者在服药时应遵照医嘱,按时按量服用,切莫任意增加剂量或延长服药时间。
患过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的患者,更应避免服用对胃有刺激的药物,以防旧病复发和加重病情。如确因病情所需,也应选用刺激小的药物,且于饭后服用,以减少药物对胃粘膜的刺激。如需要长期服用以上药物,应同时服胃舒平、氢氧化铝凝胶等药物,以保护胃粘膜。
(三)药物性胃炎的治疗
一旦发生药物胃炎,应及早请医师诊治,以免失去有效的治疗时机。
(实习编辑:黄绮娟)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胃肠外科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长江路) 胃肠外科
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 胃肠外科
副主任医师
咸宁市中心医院 胃肠外科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胃肠外科
二级甲等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公立
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山西省长治市郊区文卫10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镇宁县下北街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江苏省南京市白下区太平南路杨公井34标34号
二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鹰潭市胜利东路45号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颐园街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