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病因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胃病 > 胃病病因

哪些肚子痛与胃病有关?

举报/反馈
2010-01-07 05:27:0039健康网社区

  张大姐有胃病,但一直没有搞清楚究竟是哪一种胃病?到底有多严重?反正是这里看看那里治治,没怎么痛就算了。前些天她和家里人去吃了一次火锅,胃痛一下子又犯了,还是这样药那样药地换着吃,但都不见效。这才向人打听到成都胃病医院检查,结果已经不是一般的胃病了,需要手术并住院治疗。据了解,自从入冬之后,天气渐寒,胃病患者日渐增多,其中不少人因对胃病缺乏了解,有将胃痛误以为是消化不良、胆结石等病的,更多的是像张大姐一样出现胃痛,但是没有搞清楚具体病情,盲目服药,结果导致病情严重,甚至恶化的。在此,我们特别邀请成都胃病医院的两位专家来为大家讲解有关胃痛、胃病的知识,希望对胃病患者正确判断自己的病情,正确用药,早日康复有所帮助。

  肚子痛不一定就都是胃病

  对各种胃病拥有丰富诊断经验的业务院长温育敏老师说,腹痛在临床上是内科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症状,很多疾病都可能引起肚子痛,因胃病引起的疼痛也因胃病种类的不同而不一样。

  先来看疼痛的位置。温院长说,人体的胃位于上腹部,胸骨下凹陷至肚脐上方(靠近心窝)处。如果将肚子划分为四个区域来看,左侧偏中上区域疼痛,最有可能是胃痛。其中,慢性胃炎是引起慢性上腹痛最常见的病因之一,病人腹痛特点无规律性,多为程度不剧烈的隐痛或胀痛,进餐后明显,还伴有打嗝(嗳气)、恶心、早饱等症状。

  溃疡病的腹痛都在上腹部。胃溃疡引起的疼痛近中线或略偏左,幽门和十二指肠溃疡稍靠右,在肚脐的右上方。成都胃病医院住院部李少华主任说,此病发作与气候明

  显有关,每年深秋及次年春季常常是溃疡病人难过的季节,天气暖和就好转,上腹痛有周期性变化,即发作起来可持续数日、数周或数月,然后间断一个时期又发作;同时溃疡病的腹痛与饮食有一定关系,胃溃疡有“进食—疼痛—疼痛缓解”的规律;而十二指肠溃疡则为“进食—疼痛缓解—疼痛”的规律,故后者又称饥饿痛,这样的病人常常在睡眠中痛醒。

  值得注意的是,另外尚有10%左右的病人腹痛另有特点,平日毫无症状,只有在突然出血或穿孔时才有剧烈腹痛等症状。临床观察发现,并非所有的溃疡病患者都有上腹痛,尚有相当部分患者可无上腹部疼痛症状,而是其他症状,如出现上消化道出血、上腹不适和呕吐等,在临床上需经内窥镜检查确诊。有关专家对经内窥镜确诊的691例

  溃疡病患者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其中无上腹痛者占15.5%(107例)。为此专家认为,对于溃疡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的判断,不能仅考虑疼痛的有无。对于缺乏典型症状的病人,在有上腹不适或其他消化道症状的时候,尤其是50岁以上老年患者,不能只满足于一般临床诊断,应进行内窥镜检查以提高诊断率。

  其他腹痛,如右上腹疼痛可能与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慢性肝炎等病有关;右下腹疼痛则可能与急性阑尾炎有关;中腹部疼痛应考虑门静脉血栓、糖尿酮症酸中毒、过敏性紫癜、胃肠肝胰腺癌等因素;如果是下腹部疼痛则可能与急性盆腔炎、妇科炎症、肠梗阻、尿路结石、宫外孕等有关。要做到明确诊断,医生须根据各疾病的特点和个人临床经验,必要时可做胃镜、B超,甚至CT等检查。

  多管齐下,这里专治老胃病

  20世纪80年代,澳大利亚病理学医生罗宾·沃伦和消化科临床医生马歇尔共同发现了幽门螺杆菌,并证实这种细菌的存在确实与胃病相关,从此改变了人们对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发病机理的认识。到成都胃病医院看病的胃病患者,除省内省外的外,还有港澳台同胞及海外病人。有一位慕名前来看病的同胞说,在台湾胃病是被当作消化道疾病来医治的,除杀菌药物外,就是抑制胃酸分泌的西药,医生一般只开三五天的药,没有修复、养胃的观念。而大陆的患者,由于对幽门螺杆菌缺乏认识,不少胃病患者害

  怕做胃镜检查,根本就不知道自己体内是否有幽门螺杆菌。他们所服用的胃药大多是根据经验,或听人介绍推荐,自己从药店购买的中成药。这样的胃药药店里非常多,大多数针对性差,适应症广。由于没有配合杀菌药物,胃里的幽门螺旋杆菌并没有得到清除,所以过段时间病情又会反复。

  温院长在此提醒胃病患者:自己买的药如果吃上3天都不见效果,就说明药不对症,应到医院让有经验的胃病医生为自己诊一诊。在用药对路的情况下,也应遵医嘱把药吃完。因为胃病的症状轻重与病情并不完

  全一致,以最常见的胃、十二指肠溃疡为例,大约30%的病人可以没有疼痛和烧灼等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而另有不少病人虽有疼痛和烧灼症状,却并不存在溃疡病灶。研究表明,消化性溃疡的愈合首先发生在黏膜上皮,而后才是黏膜下组织的修复,最后才能达到胃体功能恢复。黏膜上皮修复后,由于胃酸和胃蛋白酶对胃壁神经的刺激减轻,疼痛和烧灼感等症状可以消失,但溃疡的愈合还有待时日。为防止溃疡复发,医生主张在胃病症状消失后,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维持治疗,以巩固疗效。

(实习编辑:郭婷婷)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