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资讯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糖尿病 > 糖尿病资讯

英勇“糖老鼠” 抗糖真英雄

举报/反馈
2009-03-24 00:55:0039健康网社区
英勇“糖老鼠” 抗糖真英雄


  位于浦口高新区的国家遗传工程小鼠资源库,有上万只小鼠。其中有不少一出生就领受了“艰巨任务”——替人类“试药”。一旦接受了病理实验,它们的“使命”也告终结,将被实施安乐死。

  这样的实验,南京每年要用掉几十万只小鼠。

  “可以说,小鼠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为了人类基因和病理研究而牺牲的。”资源库一位专家说。

  模型鼠生下来可能就是“病鼠”

  这种将为人类牺牲的实验小鼠被称之为模型鼠。

  资源库一共有400余种模型鼠,分别代表400余种疾病。它们还是胚胎时,专家会用极细的针,拿走或加入一段可能诱发疾病的基因,使得这个胚胎将来发育成小鼠时,患病几率比普通鼠要高得多。

  记者在资源库里见到一种胖鼠,经常趴在盒子里懒得动一下,就像只鼠标。这是患有糖尿病的小鼠,在胚胎时期,专家拿走了它的一段基因。出生后,它们的“饭量”是普通鼠的几倍,肥胖正是糖尿病的特点。

  “胖鼠”是用得最多的一种模型鼠,人类使用的糖尿病治疗药物和治疗手段,都要先通过它们来“把关”。

  能不能当“模型”,还要经过验证

  不是所有小鼠,在接受了胚胎“基因注射”都能成为模型鼠的。如果能有幸出生,还要经过一系列“体检”,才能确定能不能接受实验。

  老年痴呆症模型鼠就要经过复杂的“体检”。小鼠寿命一般在18个月左右,被注入“衰老基因”的小鼠出现衰老症状后,还得经过一系列的脑力、体力筛选,专家们只会选用表现最差的那一批。比如会让它们转轮子或学习走迷宫,正常小鼠走迷宫时,用食物作诱饵几次就能找到出口,但患有老年痴呆的小鼠却学不会。

  根据转基因小鼠的实验结果,专家们已成功找到了可能导致肥胖、糖尿病、老年痴呆、心脏病等多种疾病的基因病因,这对破解人类疾病根源意义重大。

  实验结束时生命完结

  每一只模型鼠完成了实验,就标志着它们的生命即将完结。

  在资源库,记者见到了一种浑身无毛几近透明的小鼠。

  这叫裸鼠,它们天生就有免疫系统缺陷,常常被植入肿瘤细胞,供专家观察肿瘤生长和治疗的变化。不过,实验人员会在它们患上癌症并进行完一项病理实验后,就结束它们的生命,以免它们被病魔折磨太久。现在,常用的方式是将小鼠放进二氧化碳密封箱,它们会在几秒中内缺氧而死,不至于很痛苦。

  很多实验还要求模型鼠在猝死情况下进行,实验人员会摁住小鼠的头,把它的尾巴轻轻一拉,小鼠就会在毫无感觉的情况下颈椎脱离死去。

  所有这一切手术,都会在相对封闭的情况下进行,手术过程、尸体处理都不会让其他小鼠看到。

  同种疾病模型鼠都是“亲戚”

  之所以要利用小鼠进行基因和病理研究,是因为它们和人类的基因有90%以上的同源性,而且繁殖容易。小鼠只要40天就可以性成熟,怀孕期只需要20天,而且母鼠在产崽后24小时内雌性激素激升,可以马上交配受孕,所以通常只用60天就可以繁殖一代。

  据介绍,人们认为近亲繁殖会使种群退化,但小鼠却完全依赖近亲繁殖。

  为了避免反复进行转基因实验,专家希望某种致病基因能得到稳定地遗传,近亲繁殖就能达到这个目的,比如一对小鼠如果都携带同样的基因,那它们繁殖的下一代体内这种基因肯定得到加强,这样一直交配下去,繁殖出的每一代后代都能携带这种基因。不过,繁殖过程中,也会出现畸形或停止生育的情况。

  疾病模型鼠繁殖多采取兄妹、父女、母子繁殖。正是由于这种繁殖模式,资源库内的同种模型鼠之间都有亲缘关系,而且它们就像被“克隆”出来的,体内基因完全一样。

  “耳聋”模型鼠是偶然发现的

  在小鼠资源库采访时,记者得知,除了通过基因敲除和转入可以获得一种可能患病的模型鼠,模型鼠繁殖时,可能某种专家都没想到的基因得到复制和加强,从而产生一种新的模型鼠。

  专家介绍说,有种黑色小鼠,会不停地在盒子里追着自己的尾巴转圈,速度非常快。“刚开始发现时,大家都很奇怪。最后才找到原因,原来它的一只耳朵听不到,为了追踪声音,它就不停地转圈。”专家说,发现这个原因后,他们对这只小鼠的基因进行分析,找出了可能造成耳疾的基因并进行转基因实验,形成一种新的模型鼠。这个发现对人类耳疾研究非常有意义。

  同样是一个偶然的发现,专家们找到了可能影响嗅觉的基因。据介绍,实验人员曾把两只公鼠放进成年母鼠的盒内,希望它们交配。但其中一只却对母鼠无动于衷。专家起初以为这只公鼠有性功能障碍,但后来才发现原来它是嗅觉失灵,就算换了其他母鼠也一样。


更多糖尿病最新资讯,请关注39糖尿病频道——中国第一糖尿病门户

(实习编辑:侯丽娟)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