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糖尿病性心脏病的特点

  糖尿病性心脏病是指糖尿病人所并发或伴发的心脏病,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糖尿病性心肌病、微血管病变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的心律及心功能失常。

  糖尿病性心脏病临床表现有以下特点:

  (1)无痛性心肌梗塞。据统计糖尿病人发生心肌梗塞较非糖尿病人增多,约42%的心肌梗塞是无痛性,病人仅有恶心、呕吐、心力衰竭,或心律不齐或心源性休克。糖尿病发生心肌梗塞死亡率高,且缓解后复发率较高。

  (2)猝死。糖尿病性心脏病者偶因各种应激、感染、手术麻醉等可致猝死。临床上呈严重心律失常或心源性休克,起病突然,有的病人仅感短暂胸闷心悸,迅速发展至严重休克或昏迷状态。

  (3)休息时心动过速。这种心率增快,不易受条件反射影响。凡休息状态下心率每分钟大于90次者应疑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休息时心动过速是由于糖尿病早期迷走神经受累,以致交感神经处于相对兴奋状态所致。

  (4)体位低血压。当病人从卧位起立时如收缩期血压下降大于4.0kPa(30mmHg),舒张压下降大于2.7kPa(20mmHg)时称为体位性低血压或叫直立性低血压。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时病人常感头晕、软弱、心悸、大汗、视力障碍,甚至昏倒,体位性低血压是糖尿病神经病变中晚期表现,其发生机理可能由于血压调节反射弧中传出神经损害所致。

(实习编辑:谢利鹏)

2008-09-14 00:09:00浏览4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王俊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先天性心脏病是不是不能生孩子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是否能生孩子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如果患者的先天性心脏病病情较轻,心脏功能良好且经过医生评估风险较小,那么可能可以生孩子;但如果患者的先天性心脏病病情严重,心脏功能严重受损或者伴有严重的并发症,那么可能不可以生孩子。如果患者的先天性心脏病病情较轻,比如较小的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或者经过手术修复后心脏结构和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心脏能够承受怀孕和分娩带来的生理负荷。且在备孕前进行全面的心脏评估,包括心脏超声、心电图、心功能检测等检查后,医生评估身体符合生育条件时,则可能可以考虑生育。在怀孕期间,要密切监测心脏功能,定期产检,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等增加心脏负担的情况。如果出现心慌、胸闷、呼吸困难等不适,要及时就医。但当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病情严重,例如患有法洛四联症、大动脉转位等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或者虽然是简单的先天性心脏病但没有及时治疗导致心脏扩大、心力衰竭、严重的肺动脉高压等并发症,心脏功能已经严重受损。这种情况下,怀孕会使心脏负担急剧增加,可能导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甚至危及生命。对于这些患者,需要积极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改善心脏功能,但可能仍然不适合怀孕。对于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建议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饮食上要低盐、低脂、营养均衡,控制体重,如适当食用肉类、奶制品。适度运动,增强体质。同时,要定期进行心脏检查,根据心脏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和生活调整。
周彬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甲状腺性心脏病怎么治疗
"甲状腺性心脏病一般是指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患者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 1、一般治疗 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心脏负担。同时,患者还应注意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紧张、焦虑等,以免导致病情加重。 2、药物治疗 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如丙硫氧嘧啶、甲巯咪唑等,可以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改善心悸、多汗、体重下降等症状。另外,患者还可以服用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可以减轻心脏负担,改善心功能。 3、放射性碘治疗 放射性碘治疗是利用甲状腺高度摄碘能力和碘-131释放β射线对甲状腺组织的特殊作用而达到治疗的目的。适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患者,可以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改善心悸、多汗、体重下降等症状。 4、手术治疗 如果患者症状严重,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以通过手术治疗,如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甲状腺全切除术等,可以有效改善心脏功能。 5、介入治疗 如果患者出现心力衰竭的情况,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以通过介入治疗的方式进行改善,如射频消融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等,可以改善心脏的血液循环,从而缓解不适症状。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清淡饮食,限制钠盐碘剂摄入量,不饮浓茶、咖啡等,多食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保持均衡膳食,补充适量蛋白质,保证心肌营养供给,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
周彬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用大量利尿剂后容易出现
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大量使用利尿剂后,可能会导致体内水电解质紊乱,从而引起低钠血症、低钾血症、低氯血症等疾病。 1、低钠血症 肺源性心脏病是指由肺、胸廓或肺血管病变致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继而右心室结构或功能改变的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咳嗽、咳痰、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利尿剂是一种能够促进体内水分排出的药物,如果患者大量使用利尿剂,可能会导致体内水分大量流失,从而引起低钠血症。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呋塞米、托拉塞米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适当饮用电解质溶液,补充丢失的体液。 2、低钾血症 利尿剂会导致体内钾离子大量流失,从而引起低钾血症。患者可能会出现四肢无力、恶心、呕吐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氯化钾、枸橼酸钾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适当进食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海带等。 3、低氯血症 利尿剂会导致体内氯离子大量流失,从而引起低氯血症。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腹胀、恶心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氯化钠、碳酸氢钠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适当进食富含氯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 4、低钠血症 利尿剂会导致体内钠离子大量流失,从而引起低钠血症。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呋塞米、托拉塞米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适当进食富含钠的食物,如香蕉、海带等。 5、低氯血症 利尿剂会导致体内氯离子大量流失,从而引起低氯血症。患者可能会出现疲乏无力、精神萎靡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氯化钠、碳酸氢钠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适当进食富含氯的食物,如香蕉、海带等。 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饮食,适当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吃辛辣刺激和油腻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同时,患者还要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周彬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心脏病利尿药有哪些
治疗心脏病的利尿药通常包括髓袢利尿药、噻嗪类利尿药以及保钾类利尿药等。 1、髓袢利尿药 髓袢利尿药包括呋塞米 、依他尼酸以及布美他尼等,主要作用在髓袢升支段,可产生强大的利尿作用,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心力衰竭、高钙血症以及高血压等疾病。部分患者在服用此类药物后可出现水与电解质紊乱的情况,主要表现为低血容量、低血钾、低血钠或者是低钾性碱血症等,大多是过度利尿所引起,极少数患者甚至会出现低血钾和低血镁同时存在的情况,此时患者应尽快停药并到医院就诊。 2、噻嗪类利尿药 噻嗪类利尿药主要作用在肾脏的远曲小管,抑制钠的重吸收,临床常见的噻嗪类利尿药包括氯噻嗪、氯噻酮等,适用于部分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此类患者可出现循环障碍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双下肢水肿,长期卧床的患者还可出现身体低垂部位的水肿,例如骶尾部水肿等,此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噻嗪类利尿药将体内多余的水分排出,以此减轻患者的心脏负荷。另外,对于有低钾血症倾向的患者,服药期间应酌情补钾。 3、保钾类利尿药 临床常见的保钾类利尿药包括螺内酯、氨苯蝶啶以及阿米洛利等,不仅具有保钾的功效,还有利尿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腹水、肾病综合征等疾病。需要注意的是,保钾类利尿药与髓袢利尿药共用可使血尿酸进一步升高,所以对于需要同时使用这两类药物的患者,必要时可遵医嘱加用降尿酸药物,例如别嘌醇、非布司他等。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