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吃了还是饿饿饿?四招帮你控制糖尿病饥饿感

  得了糖尿病后,医生总会告诉糖友要控制饮食。因此,很多人不仅甜食、肉类不敢碰,甚至每餐饭都吃得少之又少。所以,很多糖尿病患者都会经常会有饥饿感,可是为了控制血糖,却又不能吃太多吗,这到底要怎么办才好呢?

2948

  为什么糖友总会“饿得慌”?

  在人体的大脑中有一个饥饿中枢,是由一组细胞组成的。当人们饥饿时,这些细胞会提醒人们及时进食,糖尿病患者也不例外。

  因为糖友血液中的糖不能进入细胞,所以不管周围的血糖有多高,只要细胞无法吸收,就很容易产生饥饿感。即使糖友吃再多,就会进入到恶性循环。血糖越进不了细胞,人就越饿,越饿越吃,血糖就越高,对人体的危害越大。

  因此,在糖友感到饥饿的时候,一般都要控制饮食,合理的饮食是治疗糖尿病的关键。不过,适当饥饿不等于越饿越好。如果饥饿过度,甚至出现头昏、心慌、手抖、全身乏力、出汗等症状,严重的甚至出现低血糖。那糖友怎样做才能更好地控制饥饿感呢?

  四招帮你控制糖尿病饥饿感

  第一招:合理控制

  很多糖友因为医生说的“控制饮食”,不但甜食和肉类不敢吃,每顿饭都吃得很少,忍饥挨饿。

  实际上,糖友不能太严格地控制热量,主食不能吃的太少,轻体力劳动者每日主食量约为300-400g,重体力劳动每日则应达到500g以上。而且糖友应该坚持少量多餐,将每天饮食总量分配到4-5餐中,白天每3-4小时进餐1次,睡前1-2小时少量加餐,既能避免餐后高血糖问题,又能避免饿得太厉害。

  第二招:营养搭配

  部分糖友认为得了糖尿病就不能吃肉了,天天吃蔬菜,身体没有足够的能量支撑。

  建议糖友不要单纯吃素,要荤素搭配。饮食不能少了植物油,也可适当吃一些瘦肉和鱼虾。这样可以延缓胃排空速度,避免时常产生饥饿感。从调整食物血糖指数入手,尽量安排血糖生成指数低的食物和避免选用高血糖指数食物或烹饪方法,如尽量选用粗杂粮代替精细粮。

  第三招:实时监测

  很多糖友都是每个月去医院复诊一次,进行血糖检查,这里面有一个误区,每月一次的血糖检查,只能代表当时的血糖,不能代表糖尿病控制的情况。建议糖友每天做自我监测,了解自己的血糖情况,才会知道自己该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

  第四招:坚持治疗

  饮食控制视为比药治疗更重要,很多糖友在饮食治疗的过程中,都会出现饥饿难忍的现象,只要不出现低血糖,就应坚持不改变饮食治疗方案,一般经过2-3周后就会很快适应这种饮食。

2017-06-01 00:59:59浏览4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