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常识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糖尿病 > 治疗常识

糖尿病性肠病要以预防为主

举报/反馈
2012-10-12 08:15:19人民政协网

  如何防治糖尿病性肠病?

  糖尿病人胃肠功能异常,一定要以预防为主。首先要严格控制血糖、血脂及其他相关危险因素,减轻或避免糖尿病神经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第二,科学、合理的饮食对糖尿病胃肠功能异常的预防很有意义。可采取定时、定量、分餐的饮食方法预防胃肠功能紊乱和各种胃肠疾病。第三,每餐中各种食物的合理搭配,也可以预防糖尿病人的胃肠功能紊乱。比如,每餐中膳食纤维过少,可以引起大便干燥,膳食纤维过多,则可以引起腹泻。第四,糖尿病人要定时排便,这样可使肠道的功能保持规律。第五,积极治疗各种可能或并存的胃肠疾病。

  治疗上,要采取以保护胰岛细胞为中心的系统方法。从该患者的病情分析应采取如下措施:

  1.科学合理地使用胰岛素,将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以该患者的病情来说,不宜采取口服降糖药来控制血糖,否则会因其副作用,加重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比如a-糖苷酶抑制剂拜糖苹会抑制肠道对摄入的营养物质的吸收,加重病人的消化道症状。双胍类药物不仅可致病人的胃肠道出现症状,还会加重病人的酮症酸中毒等等。

  2.避免滥用各种抗生素和各种止泻药。糖尿病性肠病一般都是非感染性腹泻,若滥用各种抗生素,会进一步导致肠内的菌群失调,甚至引发霉菌性腹泻。腹泻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若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仅仅口服各种止泻药,反而会引起肠内毒素被人体吸收,对机体造成更大的伤害。

  3.改善胰岛及周身机体组织的微循环,营养并修复受高糖毒性损伤的神经组织,包括胃肠植物神经的纤维组织。只有胃肠神经组织得以修复,并维持其正常的兴奋性,肠道正常的消化和生理机能正常进行,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糖尿病性肠病。

  4.积极防治糖尿病腹泻引发的酮症酸中毒,采取营养和支持疗法,纠正病人的贫血症状。消瘦型糖尿病人要科学合理地饮食,以增加体重,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典型病例:王××,男,52岁,糖尿病病史8年,患有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心肌病变等多种并发症。因腹泻伴有高热,在外使用补液、抗感染治疗,效果不好,来我院就诊。入院时,患者腹泻不止,几天未能进食,腹胀、腹痛、全身乏力,糖耐量试验显示空腹血糖8.2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19.1mmol/L,糖化血红蛋白13%;血钾3.13(低血钾症);大便常规检查显示:红白细胞(-),尿酮体阴性。患者入院后予以胰岛素泵控制血糖,予以药物修复因受糖毒性损害的全身及胃肠神经细胞,改善胰岛及全身组织细胞的微循环,增强其胰岛素受体的生物活性,并对症处理,补水、钾,纠正其水电解质紊乱。患者住院两周,腹泻停止,体温恢复正常,每日7次平均血糖控制在6.9mmol/L左右,糖尿病性肠神经紊乱腹泻引发水电解质紊乱得以纠正。

(责任编辑:赖敏)

2/2下一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