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口服降糖药的种类及其服用要点

  糖尿病患者通过饮食治疗及适量运动血糖仍未得到控制时便需要服用降糖药。药物是重要的治疗方法,必须在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应有的效果。药物的种类颇多,糖尿病患者不要擅自选购、使用药物,一定要遵守医嘱,通过科学的配伍,定时定量地服用,根据病情合理选择,以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口服降糖药的种类及特点

  促胰岛素分泌剂类药物

  磺脲类药物的特点:品种有优降糖(格列本脲)、美吡哒(格列吡嗪)、达美康(格列齐特)、糖适平(格列喹酮)、亚莫力(格列美脲)等。主要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产生胰岛素发挥降糖作用。对胰岛功能完全破坏的患者,本类药物的治疗效果不佳。本类药物起效慢,故一般提前在餐前半小时服用,而且该类药物作用时间长,均易引起低血糖反应。

  非磺脲类药物的特点:主要品种有瑞格列奈(诺和龙),那格列奈(唐力)。这类药物也是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属于超短效药物。应在饭前即刻口服,可在服用一小时内发挥作用,降糖作用持续时间短,对胰岛功能完全破坏或磺脲类药物失效的患者,本类药物的治疗效果不佳,低血糖反应较磺脲类少。

  双胍类药物

  品种有盐酸二甲双胍,苯乙双胍(降糖灵)已少用。主要是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并增加胰岛素在外周组织(如肌肉)的敏感性。单独使用本类药物不会引起低血糖,但可引起胃肠系统的不适感而减少食欲,故可降低体重。本类药物尤其适合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于餐中服用,苯乙双胍可引起乳酸性酸中毒,要谨慎使用;二甲双胍(如格华止)比较好,但对容易缺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及肝肾功能差者不宜用。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类药物

  品种主要有拜糖苹、卡博平(阿卡波糖)、倍欣(伏格列波糖),主要可抑制小肠的0c一糖苷酶,导致食物中碳水化合物不能在此段肠腔全部分解成单个葡萄糖,从而延缓葡萄糖的肠道吸收、降低餐后高血糖。本类药物应于吃第一口饭时服用。单独使用本类药物不会引起低血糖,但服药早期有些人可能会出现腹胀和轻度腹泻等反应,如先用小剂量,逐步加量,2—3周后,小肠α-糖苷酶逐渐被食糜中的碳水化合物诱导而复苏,则全小肠开始吸收葡萄糖,此时腹胀的症状即可好转或消失。

  胰岛素增敏剂类药物

  主要品种有文迪雅(罗格列酮)或艾汀(吡格列酮),主要增加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对有胰岛素抵抗的患者效果好。本类药物服用每日1次,时间固定,单独使用本类药物不会引起低血糖,但要注意其对肝脏有不良影响,故在服药期间必须定期检查肝功能。

  如何选用降糖药品种

  主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患病时间长短选用上述药物。肥胖者宜选用不增加体重、不刺激胰岛素分泌的药物如双胍类和糖苷酶抑制剂,也可二者联合。另外,肥胖者大多伴有胰岛素抵抗,可用胰岛素增敏剂如罗格列酮或吡格列酮。上述治疗不满意时可加磺脲类或胰岛素促泌剂。非肥胖者可选作用强一些的药物如美吡哒、格列美脲,对年龄较大、有慢性疾病者宜选作用弱一些的药物如达美康、糖适平。糖适平主要从肠道排泄,有轻度肾功能不全者可以使用。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主要从肠道排泄,有轻度‘肾功能损害者也能使用。

  使用降糖药的八项注意

  适合每个人的治疗方案是试出来的,每位患者病情不一样,用的药物剂量也不一样,药物用少了不管事,用多了就会低血糖,必须因人而异。

  1.对药盒上的商品名要知道它的药名

  每种药至少有两个名字,药名和商品名,有的还有一个化学名。药名只有一个,是世界统一的,一般用拉丁文或英文命名。中文翻译的命名也只有一个,但不同厂家生产同一种药可起不同的商品名。比如,国际上命名的Glipizide中文翻译命名为“格列吡嗪”,各厂家生产的格列吡嗪的商品名有:格列吡嗪、美吡哒、瑞易宁、迪沙片、优哒灵等。无论什么商品名,在说明书上都要说明某某药每片含格列吡嗪多少剂量。

  2.用降糖药一定要了解药物的排泄途径和禁忌证

  有些药只能通过肾脏排泄,有些药只能通过肝脏分泌的胆汁排泄,叫“单通道排泄”。有些药从肾脏和胆汁都可以排泄叫“双通道排泄”,即便是双通道排泄的药物从肾脏和肝脏排泄的比例也不同。如果排泄某种药物的脏器有障碍,这种药就不能用,否则会引起药物在体内的蓄积,降糖药蓄积可以造成低血糖,肾功能不全者用苯乙双胍(降糖灵)产生的乳酸排不出去会引起乳酸性酸中毒。所以,当第一次看病的时候,首先要检查肾功能和肝功能,保证用药的安全。

  3.进食量准确,生活有规律是调整降糖药的前提

  没有患糖尿病的人,自身分泌的胰岛素可以随着进食量的大小引起血糖的高低来分泌,使血糖在正常范围内波动。不管是1型还是2型糖尿病,不论是外源替代或补充的胰岛素,还是自身分泌的胰岛素,都不可能随着血糖的变化而自动变化,外源注射胰岛素的剂量和口服降糖药的剂量是在科学饮食、运动和正常的生活工作的基础上摸索出来的,摸索出来的降糖药剂量是不会随着血糖波动而变化的,所以进食量准确,生活有规律是调整降糖药的前提。

  4.不吃饭不用降糖药,吃的少降糖药要减量

  有人因某些原因吃不下饭或不吃饭,总认为药是治病的不能不吃,但如果吃了降糖药不吃饭或吃的量不够,易发生低血糖,所以当主食吃的量不够应减少降糖药的剂量,主食的量恢复以后再恢复原降糖药的剂量。

  5.对药物的“副作用”的认识

  药物说明书上“药物副作用”一栏中会写出许许多多的副作用,这是实事求是的作法,告诉大家要细心观察,有问题及早找医生诊治。但某个药物的副作用是在极少数人中出现,症状很轻,对身体影响不大,才能批准在医疗市场上市。所以,尽管说明书上写着很多的副作用,大可不必担心,而那些标榜“无副作用”的药物,反倒不可相信。

  6.降糖药应从小剂量开始使用

  任何降糖药的使用一定要从小剂量开始,第一次为“投石问路”,经过一段时间药物的积累作用达到最终稳定结果后,根据血糖监测的情况进行调整,逐渐增加药物剂量,直至把血糖控制到理想程度。此时的药物剂量可在一段长时间内不再改变,血糖正常也不能减少降糖药的剂量,减少了血糖依然会高,血糖偶尔高不要轻易增加降糖药的剂量,要寻找原因,针对原因解决问题。

  7.调整口服降糖药的周期

  任何药物都有它的作用高峰时间和作用消失时间,我们把药物作用减少到一半的时间叫作“半衰期”,5个半衰期后可认为药物基本排出体外,长期用药,还有药物的积累效应。临床上发现,用口服降糖药或调整口服降糖药,第一周血糖变化不明显,第二周逐渐下降,第三周末血糖降到一定程度不再下降,可认为是该药量的最终结果,故调整口服降糖药需每3~4周调一次。

  8.调整药物治疗的依据是糖尿病患者的监测记录

  血糖未控制好的原因很复杂,包括吃饭的时间、摄入量、食物种类,进餐次数,运动的时间、方式、程度、降糖药的种类,联合用药的搭配、药物剂量、近期的特殊情况是否对血糖有影响等多种因素。要把具体问题找出来才能提出正确的治疗方案。糖尿病监测记录做的越详细就越能体现疾病的真实状况,治疗才能有的放矢,只偶尔做做监测或不做监测是对自己不负责任,后果不言而喻,认真科学地对待疾病,才是对自己负责。

(责任编辑:张蓝飞)

2011-10-15 02:47:00浏览6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孕期血糖高的症状有哪些症状
孕期血糖高的症状主要包括多饮多尿、食欲亢进与体重变化、乏力嗜睡及视力与皮肤异常等。孕期血糖高,通常指的是孕妇在妊娠期间出现血糖水平升高的现象,这可能与妊娠糖尿病或孕前已存在的糖尿病在妊娠期的表现有关。血糖升高会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需要及时识别并处理。1、多饮多尿:孕期血糖高的孕妇常感到口渴,饮水量显著增加,同时排尿次数也相应增多。这是由于血糖升高导致渗透性利尿,体内水分减少,从而刺激口渴中枢,产生口渴感,并促使孕妇频繁饮水和排尿。2、食欲亢进与体重变化:部分孕妇在孕期血糖高时,会出现食欲亢进的症状,食量较平时明显增加。然而,尽管食欲增加,但由于身体无法有效利用葡萄糖,部分孕妇可能会出现体重增长缓慢或体重下降的情况。这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减弱,导致身体对葡萄糖的利用障碍有关。3、乏力嗜睡:由于血糖不能进入细胞,细胞缺乏能量,所以孕期血糖高的孕妇可能会感到全身无力,容易疲劳和困倦。乏力嗜睡的症状可能会影响孕妇的日常生活和胎儿的正常发育。4、视力与皮肤异常:此外长期高血糖可能对眼部血管和神经造成损害,导致孕妇视力模糊或暂时下降。此外,高血糖还可能导致皮肤微循环障碍和神经末梢感觉异常,从而引起皮肤干燥、瘙痒和脱屑等现象。针对孕期血糖高的症状,建议孕妇及时就医进行血糖检测和诊断。在日常生活中,孕妇应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糖、高脂食物如巧克力、奶油蛋糕、炸鸡等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如黄瓜、苹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的摄入。同时,适量进行运动,如散步、瑜伽等,以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如果血糖水平持续升高,孕妇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以控制血糖水平,确保母婴健康。
杨彬副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血糖高吃什么水果和蔬菜
血糖高的人群可以吃低糖水果、富含果胶水果、富含抗氧化物质水果和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绿叶蔬菜、具有调节血糖作用的蔬菜。血糖高时,合理选择水果和蔬菜有助于控制血糖,同时补充身体所需营养。一、水果1、低糖水果:血糖高者应优先选择低糖水果。柚子含糖量较低,每100克柚子的含糖量约为9-13克,富含类黄酮等营养成分,升糖指数相对较低,适量食用有助于补充维生素C等营养,又不会引起血糖大幅上升。2、富含果胶水果:果胶是一种可溶性膳食纤维,能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苹果是富含果胶的典型水果,每100克苹果中果胶含量较为可观,升糖指数较低,食用后血糖上升速度较为缓慢。3、富含抗氧化物质水果:这类水果含有的抗氧化物质对身体有益。蓝莓富含花青素等抗氧化物质,每100克蓝莓中花青素含量丰富,且含糖量相对不高。二、蔬菜1、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膳食纤维可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利于血糖控制。芹菜富含膳食纤维,每100克芹菜中膳食纤维含量丰富,还含有芹菜素等成分,能增加饱腹感,减少其他高热量食物摄入,辅助血糖管理。2、绿叶蔬菜:绿叶蔬菜一般热量低、营养丰富。生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每100克生菜热量极低,且含有多种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有助于补充营养,同时不会对血糖造成较大影响。3、具有调节血糖作用的蔬菜:苦瓜含有苦瓜皂苷等成分,具有类似胰岛素的作用,能辅助降低血糖,是血糖高者餐桌上的理想蔬菜。洋葱含有硫化物等成分,可降低血液黏稠度,调节血糖,对血糖高者的健康有益。血糖高者在选择蔬果时,要注意控制食用量,避免一次性大量进食。若血糖波动较大或出现异常,需及时咨询医生或营养师,调整饮食和治疗方案,以更好地控制血糖,维持身体健康。
郭兮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肺栓塞会引起血糖高吗
肺栓塞可能会引起血糖高,因为发生肺栓塞时机体进入应激状态,神经-内分泌系统激活,促使肝糖原分解,炎症反应也影响胰岛β细胞,导致血糖波动;并且针对肺栓塞的治疗措施也可能影响血糖,因为患者在治疗期间,血糖调节能力受损,易出现血糖升高。对此,患者需重视,应密切监测血糖,保持良好生活习惯与心态,配合治疗。肺栓塞发生时,机体会迅速进入一种应激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神经-内分泌系统会被激活,以应对这种威胁生命的状况。具体来说,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等激素的分泌量会增加,这些激素具有促使肝脏分解储存的糖原并转化为葡萄糖的作用,从而导致血糖浓度上升。此外,肺栓塞还可能引发炎症反应,炎症因子如白介素-6等也会对胰岛β细胞产生影响,进一步加剧血糖的波动。此外,肺栓塞患者在发病期间,由于病情严重且复杂,往往需要接受一系列的治疗措施。这些治疗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抗凝治疗、溶栓治疗等,都可能对患者的血糖水平产生一定影响。特别是在应激状态下,患者的血糖调节能力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从而更容易出现血糖升高的现象。针对肺栓塞可能引起的血糖升高问题,患者和医生都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患者而言,在肺栓塞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血糖水平的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异常情况。同时,患者还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以促进病情的康复。肺栓塞的注意事项1、保持清淡均衡:多吃富含维生素、膳食纤维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菠菜、苹果、西红柿等,以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用力排便导致腹压增加,影响下肢静脉回流,进而增加肺栓塞风险。2、适度活动:在病情稳定后,建议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度运动,如慢走、太极拳、瑜伽等,以不感到疲劳为宜,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再次形成。3、避免剧烈运动:应注意避免快速奔跑、跳跃等剧烈运动以及长时间久坐、久站,以免增加心肺负担或导致下肢血液回流不畅,引发血栓。
杨彬副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血糖高能吃什么
血糖高的人群在饮食选择上应遵循低糖、低脂、高纤维的原则,合理搭配各类食物,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饮食推荐包括高纤维主食、优质蛋白质、低糖蔬菜和低糖水果四个方面。1、高纤维主食:粗粮如燕麦、荞麦、糙米等。燕麦富含膳食纤维,能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从而平稳血糖。糙米相较于白米,保留了更多的营养成分,其消化吸收速度相对较慢,可使血糖上升较为缓慢。2、优质蛋白质:选择高蛋白、低脂肪的肉类和鱼类,如鸡胸肉、鱼肉等。这些食物热量相对较低,容易被人体消耗,不易导致血糖水平急剧升高。鱼类如三文鱼、鳕鱼等富含优质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Ω-3脂肪酸,对心脏健康有一定好处,同时不会引起血糖大幅波动。3、低糖蔬菜:低糖蔬菜如白菜、萝卜、西兰花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含量相对偏低,通常不会导致血糖水平迅速升高。烹饪时建议采用清炒、炖煮等健康方式,少油少盐,保持蔬菜的原汁原味。4、低糖水果:血糖高的人群可以选择猕猴桃、火龙果、柚子、草莓、樱桃等低糖类水果。这些水果不仅口感鲜美,还能补充身体所需营养元素,对控糖也有一定的好处。对于血糖高的人群,除了合理选择食物外,还应注意控制进食量,避免过量进食,以免引起血糖水平波动过大。同时,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饮食调理,并结合适当的运动和药物治疗,以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