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健身 > 武术

形意之辩话太极(下)

举报/反馈
2009-03-28 09:03:0039健康网社区

  中:凡圆球皆有中心。日月星辰,乃至果实皆有核心,核心即中心。中之为用大矣。所有圆球之运动皆有向心力与离心力,两者之相反相成为张力。太极拳即以圆取象,因此最重用中,可以说,不能用中即不为圆。老子《道德经》谓:“多言(动)数穷,不如守中”,守中者即全体大用,中为太极本。心意安和中正,不进不退,不攻不守,不贪不欠,浑然忘机,无胜负争强之心,是谓得中。得中而天地静,四方安,五脏百体安和通泰,是为无极态。太极本无极,静则无极,动则有极,静动之机即太极。守中者,太极返无极也。中者,如不动,守中者,周身一家。“神宜内敛”便是守中;“内固精神,外示安逸”便是守中。道以中为体,以和为用,中和为大道。人体之中为何物?众说纷纭。太极拳要求“立身中正”、“八面支撑”、“中正安舒”,此乃身法之“中”。而若究其实,其“中”即身体的完整性,圆满无缺,周流无碍,“中”在圆中矣。若言有中,各天体星球皆有中心,因此向心力之作用,作圆弧线之运动。因各星球皆有自我轨道,各以中心自运,故互不相犯,往来循环,而成天体运行。可见中心之整合与牵制作用而成常道。故不失中则形全气满神足,不偏不倚,不盈不亏。在外为圆,在内为中,时时不离中土,即不丢不顶。所以外形之圆满即不失中,中在空间之中,又不一定在空间之中。许禹生《太极拳势图解》中说:“太极拳者,形而上之学也。”

  因此,练太极拳而不明理,必不能得太极精髓,此其与他拳不同者。太极劲即中定之为用。“超以象外,得其环中”,中即定之意,时时处处寓中定之意,即谓得中。气定神凝便是中定功夫。吴孟侠、吴兆峰《太极拳九诀八十一式注解》之“全体大用诀”原文即有“全体大用意为主,体松气固神要凝”之句。凡能守中用中者,则得中和之气,而能与太虚同体。

  经梧先师授徒,非常重视品德教育,他本人之品德亦为武林所识者有口皆碑,正是守中用中之典范。其拳术之出神入化要在于品德之中正无亏。不解此理,仅事争勇斗狠,纵铁鞋磨穿终不能至我师之上乘武功,不修道之故也。丹书云:“中者,虚空之性体也。”可知,有形之“中”或为脐、为丹田、为命门,而无形之“中”则为虚无之灵性。守中之意须若有若无、若即若离、若存若亡,否则即落执着,着相则妄。孙禄堂《拳意述真》记述刘奇兰语曰:“道艺之用者,心中空空洞洞,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而时出之”,即此意。孙禄堂以诚中、虚中、空中之妙理以说形意、八卦、太极虚无合一之道,习太极者当三复斯言。拳经所谓:“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故守而不守,不中而中,乃为得之。当与人接手之时,有意无意方为得。形意拳老师俞敏说:“拳打下意识”,李经梧先师说:“接手时一想就晚了”,皆指此意。打拳不散乱、不间断、不歪斜、不凹凸、不丢顶、不零碎、不出尖、不呆滞,即为圆浑,中已在焉。

  连:绵韧也,贯通也,续继也。万物以生生而不已。试看天体运行其有瞬间停顿否?地球自转其有片刻停息否?故连者,一贯而至永恒也。太极法则于此,故又以名“长拳”。此长拳非肢体姿势之大小,实指拳势之连绵不断。势乃内气之吐纳,如环无端以外显,故拳打气势,内练气脉;式乃拳脚之变化,显为招着之法术也,两者需明辨。宇宙古往今来,循环无端,无首无尾,相续不断,此即存在之大道。故太极之为拳,依天道运行之理,行云流水,滔滔不绝,从虚无(无极式)起,至虚无(无极式)终,总有“一”在。经梧师授拳,十分重视起势与收势,习拳时之起与练至完成时之止,仅为小收束,故拳打不知,拳打十二时,无时不在太极态。经梧师83岁做前列腺手术后,腿脚不便,多坐于椅上休息,然总在用意练拳。晚年坐椅上与人接手说手依然沾、连、粘、随、接、化、打、发,丝毫不差,雄风不减,全在其意“连”而未停歇。故“连”之一字,非仅谓拳式之不断也。又我初习太极,师谓劲短、断,要劲长、连。今思之,劲之长、连,即意、气之长、连也。历来练家有练拳、养拳之分。经梧师亦告诫:要练养相兼。因之体会:练习时之连与不练习时之连当融为一体,于是片刻无不在拳功中。近年,我诸多同门师兄时有指点,中有强调:十年练拳,十年养拳者,受益匪浅。

  柔:非软也,如棉裹铁也。《太极拳秘宗》谓:“绝不可失其绵软”。武禹襄《太极拳解》谓:“极柔软,然后能极坚刚;能沾依,然后能灵活。”以柔克刚为天地之理,老子在《道德经》中盛誉水之柔中含刚,攻坚克强,且说万物以柔弱生以刚强死之道理,乃天地至道。而某些人解太极拳攻讦“柔软说”,说什么“一柔到底”如何如何,实在浅薄。傅钟文以水中芦苇的摇摆之柔来喻太极拳理,是知者之言。经梧师曾以鞭子之劲喻拳,亦极形象。徐致一在《太极拳》书中从技击和生理两方面阐述太极拳的“柔”与“以柔济刚”的优点,很有说服力。万物之刚者,往往易折断,再坚硬的刚物,一旦遇到比之力量更强大的都会被摧折,故太极拳家取此义入拳,柔胜刚之理几乎为中国先哲的慧见独知。

  亦正因此,中华武功才能独秀于世界武坛,如无此种文化内涵哲理意蕴为支撑,中华武功特别是太极拳还不是也沦为一种人体力量搏击术了吗?不柔不化不是太极拳。人体从精神到肌体若持续绷紧,紧张超过负荷,人很快就会完蛋。泰拳之刚猛举世公认,泰拳师之躯体亦刚硬无匹,然而泰拳师之平均寿命仅为四十岁还不到,说明斯术是戗生之术而非延年之法。或谓养生则太极拳为优,技击主柔则未必为优。此说亦似是而非。太极功夫之以柔化搏人,历代皆有高手,岂能以自己之浅解枉诬古人,误导太极修为?

  盈天地间最巨伟之力量莫过于大气压,大气压力无形可见,然而它是现代物理学中最重视的学科之一。茫茫宇宙,大小天体得以生存运动,皆气之作用。古贤悟此理而演创太极之拳,象天法地,包阴孕阳,将虚无一气之道理引入拳法之修炼,是人道武事之合于天道自然之一大发明创见。现代医学证明,人体肌肉组织若长期处于紧张坚硬状态,则细胞迅速坏死,具体表现在一些现代疾病,如肩周炎、颈椎病腰肌劳损等。太极拳之所以有祛病健身、养生延年的功效,根本原因即在于主张“道法自然”—以柔软为刚强。太极拳的松柔状态正是我们人体“归根复命”的不二法门,在松柔状态中细胞和神经丛才可以再生和保持鲜活灵敏,使汗腺毛孔和肌肉在长时间的拳势运动中处于开合松柔状态中,于是,人身小宇宙才能空松而元气充满,与天地太虚同体,从而永葆生命的鲜活灵动。

(实习编辑:张星)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