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健身 > 全民健身

45岁后,最好别踢毽子

举报/反馈
2017-12-25 00:00:00生命时报

  踢毽子是大家非常喜欢的一种运动方式,它以下肢肌肉的协调运动为主,主要是用下肢做接、落、跳踢等动作来完成。踢毽子能使脚、腿、腰、颈、眼等部位得到锻炼,不但可以增强身体平衡能力,还能提高下肢肌肉和关节的收缩力、灵活性和柔韧性。上班族常踢毽子,还能预防血液回流障碍性疾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

  但是,踢毽子不是随时都可以进行,也不是人人都适合。以下几点大家一定要注意。

  1.饭前、饭后不宜踢毽子,否则易造成胃肠的不良反应。踢毽子时,找一个阴凉的地方,场地不宜过硬过软,每次踢毽子不宜超过15分钟,踢到微微冒汗即可停止。

  2.踢毽子时要两条腿来回换着踢。每条腿踢毽子不要超过20次,除了用脚尖踢,也可以用脚背、脚踝等部位。若感觉腿发麻、发酸,应立即停止,坐下,揉揉脚,症状缓解后再继续。

  3.踢毽子时精神要集中。心到、眼到、脚到,反应要灵敏,动作要迅速,这样相互配合才会默契。精神不集中,很容易造成扭伤。

  4.动作幅度应由小到大,速度由慢到快,以免拉伤腿和腰部肌肉。踢毽子时,一定要快慢适度,否则会崴伤脚。

  5.踢毽子贵在坚持。有些人喜欢踢花式毽子,这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练成的,要每天坚持踢,才能控制好毽子。长期踢毽子,能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6.若踢毽子导致膝盖出现肿痛,一定要马上停止,至少要休息一周再恢复踢毽子。

  以下几类人最好不要踢毽子,以免引起身体不适:

  冠心病患者。踢毽子时,腿部用力会加重心脏负担;3个月内做过手术的人,踢毽子时容易使刀口拉伤;有腰肌劳损或腰背部扭伤的人,踢毽子时关节和腰部易受伤;45岁以上的人,膝关节功能退化,不宜踢毽子;经常爬楼梯或爬山的人,踢毽子易扭伤膝关节。▲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