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招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健身 > 每日一招

谨防运动性疾病

举报/反馈
2008-05-25 01:23:0039健康网社区

谨防运动性疾病

  运动性心绞痛:由于运动时会造成心脏负荷增加,使心肌耗氧量增多。特别是伴有不同程度血管硬化的中老年人,在运动时会使心脏发生相对供血不足,从而导致冠状动脉痉挛而产生心绞痛。遇到这种情况时要及时中止运动,经含服硝酸甘油片后,心绞痛一般即可消失。

  运动性昏厥:人们在参加运动时如果精神过于紧张,或久蹲后突然起立,有可能发生一过性低血压现象,出现头晕、耳鸣、眼前发黑等一系列症状,严重者会当场昏厥。发生此种情况时应立即停止运动,经适当休息后多数可自行缓解。

  运动性低血糖:这是由于大量运动使体内葡萄糖过量消耗所造成的。轻者出现饥饿感、出汗、心跳加快、头晕等症状,严重者则会发生昏迷甚至休克。预防的办法是避免空腹进行长时间运动。

  运动性哮喘:运动性哮喘是指剧烈运动后可能诱发或使之加剧的哮喘。多发生在寒冷的冬季,可能与冷空气刺激呼吸道有关。其特点为:在持续达5分钟以上的剧烈运动后出现胸闷、喘息、呼吸困难等,并可听到哮鸣音。预防的措施是注意保暖,冬季在进行室外活动前要做好准备工作。

  运动性血尿:运动性血尿多见于长时间剧烈运动者。有资料显示,在跑完全程的马拉松运动员中,约有15%的人会出现血尿。这是由于在剧烈运动时,全身肌肉、关节等处的血液需要量猛增,使供应肾脏的血流量减少,造成肾小球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使原本不能通过的红细胞透过血管壁而进入尿液中而形成血尿。运动性血尿一般经过一周左右的休息会逐渐消失。但是如果发现血尿颜色较深或是持续时间过长,应及时去医院检查,以防急性肾炎的发生。

  运动性贫血:长期剧烈运动导致的贫血称为运动性贫血。其原因主要有:⑴红细胞破坏增加。运动时,由于内分泌改变,红细胞的机械性脆性增加,红细胞膜的抵抗力因而减弱,再加上运动时血流加速,使红细胞之间,红细胞与血管壁之间的撞击和摩擦增加,使红细胞破裂和溶血。⑵蛋白质和铁的摄入量不足和消耗增加。运动时,新陈代谢旺盛,肌肉增长使蛋白质的需求增加,而且,运动时大量排汗使铁的排泄量增多,而这两种物质都是红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预防运动性贫血首先要加强营养,保证有充足的蛋白质和铁质的供应。另外,参加体育锻炼时应循序渐进,不超越自身的生理负荷。

  (实习编辑:童文冲)

健身频道点击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