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岩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健身 > 攀岩

攀岩的提高与定线技巧

举报/反馈
2010-03-11 02:46:0039健康网社区

  大家很多人肯定认为攀岩是一种主要靠上肢力量的运动,这其实是片面的。很多人第一次爬,总是胳膊特别容易疲劳,就是因为不懂的用腿的力量。

  第一次爬,一般对点的选择存在问题,所以,如果都是大点,而且距离适中,大概一般人都能爬上去,但是如果在大点旁加再伽一些小点,由于要选择,所以点多了,反而会累,甚至由于选点失误而脱落。

  其实对于很多人初次爬来说,第一个要解决的是心理问题。首先你要信任你的保护人,你要了解或询问他的攀岩和保护经历。其次,要对锁具,装备和保护进行检查,看看安全带是否反扣了,锁门是否锁住了等。

  那么,攀岩的安全保障来源于哪里呢?

  1. 合格的装备:你不能随便拿来一根绳子就用,因为没有经过任何质量认证,你根本不知道它是否能承受的住拉力和冲击力;

  2. 正确的操作:安全的第二个保证来源于对攀岩器械的正确操作,比如绳结的打法,下降器,保护器等的使用,这些必须有严格的培训和专业的认识。

  3. 丰富的野外经验;这个主要是你对野外路线的选择,各种机械的合理使用等。

  对于初学者,一开始要掌握的就是要三点固定,移动一点。不要光瞅着大点,想着能抓着它就行,而要注意脚点的位置。不要找不到脚点的时候只知道大喊,脚点在哪儿?而不是拓宽自己的视眼来看。同时攀爬时要注意动作的连贯性和节奏性。要在一些舒服的,大的把手点时休息,放松自己的胳膊,手腕和手指。休息的时候,尽量使胳膊伸直,这样挂着比胳膊缩着,要省很多力。同时要注意平衡,调整自己的重心。这些都需要更多的亲身练习才能掌握。现在欢迎大家上场一试。攀岩的提高及定线技巧

  一.攀岩的特点

  1.攀岩的分类

  听了大家对攀岩的认识,概括为就是觉得攀岩惊险刺激,能够挑战自我。我们应该从多方面增加自己的体验。其实攀岩最主要的一个就?quot;爬!攀岩运动有多种形式,高山探险,攀岩,攀冰,冰岩混合。如果按保护来分有上方保护,下方保护和抱石攀登。抱石主要是指攀爬高度一般不超过6米,下边有垫子,而不需要绳索保护的一种攀登,选手可以更加展示自己的能力。按比赛又可以分为难度赛和速度赛。难度赛又可以分为:A、完攀(flash) 运动员在比赛之前可以收集路线的有关资料和观察路线,在攀登过程中一旦脱落或犯规即判其失败。B、看攀(on-sighting):运动员在比赛前对路线的信息一无所知,边观察边进行攀登,在攀登过程中一旦脱落或犯规即判其失败。C、红点攀登(red-point):运动员可以对路线进行反复的观察和试攀,只要最终达到终点即可。难度赛的评判标准自然是同一条线路看谁爬的高,如果高度一样,姿势也差不多,则不考虑他们的用时,都算同一名次。绝不会按时间到达的先后顺序来排列难度赛的名次。像岩壁又分为天然的和人工的岩壁。我们城市里的人一般都是先在人工的地方入门,练习基本知识,然后再到野外。不过许多地方,如广西的阳朔,那里很多人第一次攀岩都是在野外爬天然岩壁,根本不知道有人工岩壁。现在对于国外的高手来说,人工岩壁主要是用来练习专项技术。

  2.从力学角度来讲攀岩运动的受力情况

  以上是攀岩的基本分类,接下来我从力学角度来讲攀岩运动的受力情况。攀登中,应明确地意识到自己重心的位置,灵活地控制重心的移动。移动重心的主要目的是在动作中减轻双手负荷,保持身体平衡。一开始学时动作大都十分盲目,不知道体会动作,一心只想上升高度,其实初学者最好不要急于爬高,先做一段时间的平移练习,即水平地从岩壁一侧移到另一侧,体会重心、平衡、手脚的运用等基本技术。在最基本的三点固定,单手换点时,一般把重心向对侧移动,使手在没离开原支点之前就已经没有负荷,可以轻松地出手。横向移动时,要把重心向下沉,使双手吊在支点上而不是费力地抠拉支点。一般情况下,应把双脚踩实,再伸手够下一支点,而不要脚下虚踩,靠从手上拉使身体上移。一定要注意体会用腿的力量顶起重心上移,手只是在上移时维持平衡。

  一般常认为身体要尽量贴近岩壁,这是对的,可常见一些高手往往身体离岩壁很远,这是因为他们常用的侧拉、手脚同点、平衡身体等技术动作的准备动作需要与岩壁间有一定空间,只是身体上升的一刻,身体贴向岩面。通常重心调节主要由推拉腰胯和腿平衡来达到。腰是人体中心,它的移动直接移动重心,较大的移动往往形成一些很漂亮的动作,把腿横向伸出,利用腿脚的重量来平衡身体也是常见的做法。越是爬重要的岩壁,越要要注意重心的平衡。 二.攀岩的技术及训练

  1. 脚法:

  攀岩要想达到一定水平,必须学会腿脚的运用。腿的负重能力和爆发力都很大而且耐力强,攀登中要充分利用腿脚力量。攀岩一般都穿特制的攀岩鞋,这种鞋鞋底由硬橡胶制成,前掌稍厚,鞋身由坚韧的皮革制作,鞋头较尖,鞋底磨擦力大。穿上这种鞋,脚踩在窄到不到一厘米宽的支点上都可以稳固地支撑全身重量。在选购这种鞋时,大家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能买大了。只要能穿进去就行,大脚趾在里面是抠着的,不能伸直。鞋越紧脚,发力时越稳固。一些选手比赛时甚至要用快挂钩在鞋后帮上硬把脚塞进去的。新手买鞋往往太大,一段时间后就会觉得脚上松松垮垮踩不上劲。一只脚,能接触支点的只有四处:鞋正前尖;鞋尖内侧边(拇趾);鞋尖外侧边(四趾趾尖)和鞋后跟尖(主要是翻屋檐时用来挂脚),而且只能踩进一指左右的宽度,不能太多,比如把整个脚掌放上去,为的是使脚在承力的情况下能够左右旋转移动,实行换脚、转体等动作。换脚是一项基本的技术动作,攀登中经常使用。常见到一些初学的朋友换脚时是前脚使劲一蹬,跃起,后脚准确地落在前脚原在的支点上,看起来十分利落,但实际上是错的,因为这样一方面使手指吃劲较大,另一方面造成身体失衡,更重要的是在脚点较高时无法用这种方法换脚。正确方法要保证平稳,不增加手上的负担,以从右脚换到左脚为例,先把左脚提到右脚上方,右脚以脚在支点上最右侧为轴逆时针(向下看)转动,把支点左侧空出来,体重还在右脚上,左脚从上方切入,踩点,右脚须势抽出,体重过渡到左脚。动作连惯起来,就象脚底抹了油一样,右脚从支点滑出,左脚同时滑入,体重一直由双脚负担,手只用来调节平衡。双脚在攀登过程中除了支承体重外,还常用来维持身体平衡。脚并不是总要踩在支点上,有时要把一条腿悬空伸出,来调身体重心的位置,使体重稳定地传到另一只脚上。

  2.手的使用

  攀登中用手的根本目的是使身体向上运动和贴近岩壁。岩壁上的支点形状很多常见也有几十种。攀登者对这些支点的形状要熟悉,知道对不同支点手应抓握何处,如何使力。根据支点上突出(凹陷)的位置和方向,有抠、捏、拉、攥、握、推等方法。但也不要拘泥,同一支点可以有多种抓握方法,像有种支点是一个圆疙瘩上面有个小平台,一般情况是把手指搭在上面垂直下拉,但为了使身体贴近岩壁,完全可以整个捏住,平拉。又如有时要两只手抓同一支点时,前手可先放弃最好抓握处,让给后手,以免换手的麻烦。抓握支点时,尤其是水平用力时,手臂位置要低,靠向下的拉力加大水平摩擦力;要充分使用拇指的力量,尽量把拇指搭在支点上,对于常见的水平浅槽的支点,可把拇指扭过来,把肚一侧扣进平槽,或横搭在食指和中指指背上,都可增加很大力量。攀登中手指的力量十分重要,平常可用指卧撑、引体向上、指挂引体向上、提捏重物等方法练习。现在国外一些高手已能达到单指引体向上的力量水平。在攀登较长路线时可选择容易地段两只手轮换休息。休息地段要选择没有仰角或仰角较小,且手上有较大支点处,休息时双脚踩稳支点,手臂拉直(弯曲时很难得到休息),上体后仰,但腰部一定要向前顶出,使下身贴近岩壁,把体重压到脚上,以减小手臂负担,做活动手指、抖手动作放松,并擦些镁粉,以免打滑。

  3.侧拉:

  侧拉是一项很重要的技术动作,它能极度大地节省上肢力量。使一些原本困难的支点可以轻易达到,在过仰角地段时尤其被大量采用。其基本技术要点是身体侧岩壁,以身体对侧手脚接触岩壁,另一只腿伸直用来调节身体平衡,靠单腿力量把身体顶起,抓握上方支点。以左手抓握支点不动为例,是身体朝左,右腿弯曲在支点上,左腿用来保持平衡,右腿蹬支点发力,右手伸出抓握上方支点。由于人的身体条件,膝盖是向前弯的,若面对岩壁,抬腿踩点必然要把身体顶出来,改为身体侧向岩壁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身体更靠墙,把更多体重传到脚,而且可利用上全身的高度,达到更高的支点,侧拉动作有以下方面应当注意:身体侧向岩壁,踩点脚应以脚尖外侧踩点,不要踩得过多,以利换脚或转身。若此点较高,可侧身后双手拉牢支点,臀部向后坠,加大腰前空间,抬脚踩点,再双手使劲把重心拉回到这只脚上,另一条腿抬起,不踩点,保持平衡用,固定手只负责把身体拉向岩壁,身体完全由单腿发力顶起,不靠手拉,以节省手臂力量。发力前把腰肋顶向岩壁,体重传到脚上,千万不能松垮垮地坠着,这点在攀仰角时尤应注意。移动手应在发力前就向上举起,把肋部贴向岩面,否则蹬起后再把手从下划到头上,中间必会把身体顶离岩壁,加大固定手的负担。一次侧拉结束后,视支点位置可做第二个连续侧拉,双手抓稳后,以发力脚为轴做转体,脸转向对侧,平衡腿在发力腿前交叉而过,以脚尖外侧踩下一支点,这时平衡腿变成了发力腿,移动手变成了固定手,做下一次侧拉动作。其间发力脚踩点一定要少,否则不易做转体动作。侧拉主要在过仰角及支点排列近于直线时使用。

  训练:就是不要老爬一个固定的线路,那样你的on-sight的能力得不倒发展。

  初学者也不要急着往高爬,多练技术,换手,交叉手,练习控制自己平衡的能力,协调性是很重要的。过上一段时间再进行力量练习,停一两个月,再练技术,然后再进行一些基本的身体素质训练。

  三、基本的定线技巧

  岩面是定线员创造和发挥的工具。定线员必须要有一定的攀岩技术,达到一定水平。目前国内的定线员的标准是男子全国锦标赛必须具有5.12d的能力,国际比赛要具备5.13c的能力。同时,定线员要攀爬更多的线路,尝试过各种类别的攀岩,是全能的攀岩者。

  定线就是他理论上和实际上的操作与经验。定线之前会充分研究岩壁,想象各种的可能性,和安全性。在难度方面,必须要对攀爬者的能力有一定了解,在线路上表现在过一个高度,难度也跟着增加。但决赛就不同了。往往采用(1)加大跨度(2).选择小点(3).寻找支点的难度同时要注意身高的优势,使不同身高的队员都可以相对公平的竞争。同时由于男子的特点是爆发力和控制力,而女子是在指力和耐力上有优势。所以设置男女线路的时候也要考虑到这些。线路设置应尽量采用曲线和各种扣点。像我们这次南京的决赛,线路几乎没有正扣的点。

  目前国内的攀岩水平:男子的onsight能力在5.12c左右,redpoint能力在5.13b左右女子的onsight能力在5.12b左右,redpoint能力在5.12d左右世界上的最高水平onsight能力在5.13c左右,redpoint是5.14d左右。对于比赛时的观察,要分析了解定线员的意图,先找到难点在什么地方,然后在何处休息。想想自己的每一步动作。定线员的目的是更好的反映攀岩者的水平,并把他们的水平层次拉开,绝不是故意为难每一个人。以下就是我攀岩的一些感受。但攀岩更是一种体验性的运动,你必须亲自去攀爬,在岩壁上才能慢慢体验出来这些技术和道理。

(实习编辑:张利玲)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