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资讯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内科疾病 > 内科资讯

肌红蛋白偏高的原因和危害

举报/反馈
2023-08-19 07:25:5039健康网

肌红蛋白偏高可能是缺氧状态、肌炎、肌溶解症、溶血性贫血、急性心肌梗死等病因导致的,这些疾病可能导致肌肉损伤、心肌功能障碍等严重后果。患者应立即就医以确定具体原因并接受适当治疗。

1.缺氧状态

缺氧状态下,细胞代谢增强,导致能量需求增加,从而引起肌红蛋白合成增多。针对缺氧状态的治疗如低流量吸氧可以缓解症状,但应谨慎使用以避免过度依赖。

2.肌炎

肌炎是肌肉组织的炎症反应,可能导致肌细胞损伤和肌红蛋白释放。抗炎药物如泼尼松常用于治疗肌炎,但需遵医嘱使用。

3.肌溶解症

肌溶解症是指肌肉细胞破坏,导致肌红蛋白和其他细胞成分进入血液中。这会导致肾脏损伤,因为肌红蛋白需要通过肾脏过滤清除。治疗肌溶解症通常包括液体补充和电解质平衡维持,重症可能需要透析治疗。

4.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时,红细胞寿命缩短,红细胞提前破裂,使血红蛋白从红细胞中逸出,导致肌红蛋白浓度升高。输血可能是纠正溶血性贫血的一种方法,但必须由专业医生评估后进行。

5.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阻塞导致的心肌供血不足,进而出现心肌坏死的情况,此时会出现肌红蛋白偏高。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进行止痛治疗。

建议定期监测肌红蛋白水平,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相应措施。必要时,可进行心脏超声检查以进一步评估心血管状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