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资讯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内科疾病 > 内科资讯

请问嗜酸性粒细胞比率,单核细胞比率都偏高是怎么回事

举报/反馈
2023-08-20 00:01:2539健康网

嗜酸性粒细胞比率和单核细胞比率偏高可能提示寄生虫感染、巨球蛋白血症、真菌感染、结核病等疾病。这些情况都可能导致血液中特定类型的白细胞增加,以对抗感染或异常细胞。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以确定具体原因,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治疗。

1.寄生虫感染

当人体受到特定种类的寄生虫侵袭时,机体免疫系统为对抗这些外来入侵者而产生炎症反应,导致血液中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针对寄生虫感染的治疗通常包括抗寄生虫药物,如吡喹酮、甲硝唑等,以清除体内的寄生虫。

2.巨球蛋白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由于异常增生的浆细胞过度分泌免疫球蛋白,进而刺激骨髓造血干细胞异常活化,导致白细胞计数增高。其中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也会出现比例偏高的现象。对于巨球蛋白血症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硼替佐米、伊沙佐米等药物进行化疗,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3.真菌感染

真菌通过多种方式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宿主,引起机体免疫应答,此时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被招募到感染部位,嗜酸性粒细胞也可能会升高。抗真菌治疗通常需要使用特定的抗真菌药物,例如氟康唑、伏立康唑等口服药,以及两性霉素B脂质体注射液、卡泊芬净注射液等静脉注射剂。

4.结核病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机体免疫系统会启动防御机制,释放趋化因子吸引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聚集在感染区域,因此会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升高的现象。结核病的治疗主要是使用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盐酸乙胺丁醇片等,需遵循医嘱足疗程服用。

建议定期监测血液中的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水平,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必要时,医生可能会推荐进行胸部X光、CT扫描或痰液培养等进一步检查,以排除肺部或其他潜在感染源的存在。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