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对乙酰氨基酚的副作用可能包括恶心、呕吐、腹痛、皮疹以及肝酶升高,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1.恶心
对乙酰氨基酚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中前列腺素合成来起到解热镇痛作用。但同时也会抑制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的神经传递物质5-羟色胺,导致胃肠道平滑肌痉挛和逆蠕动,从而引发恶心。恶心感通常出现在上腹部,可能伴随食欲不振或其他消化系统不适。
2.呕吐
对乙酰氨基酚会刺激胃肠黏膜,引起胃肠功能紊乱,进而出现呕吐的症状。呕吐通常发生在进食后或空腹状态下,可能会伴有腹部不适或疼痛。
3.腹痛
对乙酰氨基酚可直接损伤肝脏细胞,导致肝细胞坏死,进一步加重肝脏负担,引起腹痛。腹痛可能位于右上腹部,但也可能是全腹部或特定区域的持续或间歇性疼痛。
4.皮疹
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后可能导致机体免疫反应异常,产生组胺等炎症介质,这些介质会导致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从而形成红斑和丘疹。皮疹通常出现在身体各处,包括面部、四肢和躯干,形态多样,可能伴有瘙痒或烧灼感。
5.肝酶升高
对乙酰氨基酚进入体内后需要经过肝脏代谢,长期大量摄入会对肝细胞造成损伤,使肝细胞内转氨酶释放入血,导致肝酶升高的现象发生。肝酶水平通常会在血液检测中发现异常,长期存在高水平可能表明慢性肝损害。
针对上述症状,建议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如肝功能测试和肾功能测试以评估肝酶是否升高。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护肝药物进行治疗,如水飞蓟宾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等。在服药期间,应避免饮酒,注意观察任何不良反应,并按处方指示调整剂量。对于肝酶升高的情况,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复查肝功能。
主任医师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肾内科
主任医师
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 肾脏病科
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医医院 消化内科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神经内科
主任医师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