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资讯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精神疾病 > 精神病资讯

临床上针刺时常用的体位

举报/反馈
2023-08-18 15:29:0139健康网

针刺治疗属于中医特色治疗的一种,具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驱邪等作用,在临床上可灵活选用针刺穴位的不同的体位,常见的主要有腕部穴位、背部穴位、头部穴位、下肢穴位等。

1、腕部穴位:如合谷穴、阳池穴、曲池穴等,此部位的经络循行与人体的正中神经相连,针刺时可选择腕部的穴位进行治疗;

2、背部穴位:如风池穴、肩井穴、大椎穴等,风池穴位于后颈部,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上端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肩井穴位于大椎棘突下凹陷中,通常可以用拇指指腹按压,出现酸胀感即可,可以缓解相应的症状。背俞穴位于人体后背部,脊柱两旁,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也可用于针刺的治疗;

3、头部穴位:如巨阙穴、足三里穴等,巨阙穴位于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3寸的位置,足三里在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缘外一横指处;

4、下肢穴位:如阳陵泉穴、绝骨穴、涌泉穴等,阳陵泉穴位于小腿外侧,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膝眼下3寸,胫骨前缘外一横指处。通过针刺这些穴位,可以缓解相应的不适症状,从而改善肌肉劳损,或者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腰痛、下肢疼痛等。

除上述常见的体位外,还有其他体位,如眼部穴位、耳部穴位等,都可以作为针刺的辅助治疗,需要专业医生进行操作。针刺治疗后,患者可能会出现酸、麻、胀、痛等感觉,通常可自行消失,无需过于担心。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