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Mol Psych:摄入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的影响效应及患抑郁症的风险

高水平的Ω-3往往与较长的端粒、较低水平的炎症、交感神经和心血管应激反应迟钝直接相关;那么补充Ω-3是否会改变端粒酶、皮质醇的压力反应以及机体的炎症水平呢?目前研究人员并不清楚;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Molecular Psychiatry上题为“Omega-3 supplementation and stress reactivity of cellular aging biomarkers: an ancillary substudy of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in midlife adults”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俄亥俄州立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每天摄入高剂量的Ω-3补充剂或能在分子水平上通过抑制压力事件期间或压力事件后的炎症水平并增强保护效应来减缓机体衰老所产生的影响。

摄入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的影响效应及患抑郁症的风险

研究者发现,日常摄入含有2.5克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测试的最高剂量)的补充剂在帮助机体抵御压力所产生的破坏性效应上或能产生最佳的效果。与安慰剂组相比,摄入Ω-3补充剂的参与者在实验室压力事件期间往往会产生较低水平的压力激素皮质醇和促炎性蛋白;尽管安慰剂组参与者机体的保护性化合物水平在压力反应后会急剧下降,但研究人员并未在服用Ω-3补充剂的参与者机体中观察到这种下降现象。

这些补充剂有助于恢复研究人员所说的压力复原力(stress resilience),即在压力期间减少损伤;在急性压力反应后能维持机体的抗炎性活性并保护因衰老而发生萎缩的细胞组分。Ω-3补充剂所产生的潜在的抗衰老效应往往非常引人注目,因为其发生在健康但却久坐、过重和中年人群机体中,所有这些特征都会导致机体衰老速度加快的风险。

研究者Annelise Madison说道,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补充Ω-3或许是人们可以做出的一种相对简单的改变,其对于打破压力和负面健康影响之间的链条有着积极性的影响。研究人员认为,Ω-3或许会以一种保存白细胞中DNA微小片段的方式来改变脂肪酸的消耗比例;DNA末端较短的片段称之为端粒,其是染色体末端的保护帽,在多种类型的细胞中,端粒的缩短趋势与年龄相关疾病之间存在一定关联,尤其与心脏病发生和过早死亡率有关。

在最初的研究中,研究人员监测了淋巴细胞中端粒长度的改变情况,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突然的压力反应是如何影响包括端粒酶在内的一组生物标志物的,端粒酶能重建端粒,该酶的水平会比端粒本身的长度更快地对压力作出反应。具体而言,研究人员比较了在实验压力期间和压力后,中等水平和高剂量的Ω-3及安慰剂是如何影响这些生物标志物的,研究中,参与者每天会摄入2.5克或1.25毫克的Ω-3,而安慰剂组则服用能代表美国人日常摄入量的混合油安慰剂。

在服用补充剂4个月后,138名年龄在40-85岁之间的参与者接受了一项20分钟包括演讲和数学减法任务相结合的测试,该测试能可靠地在参与者机体中产生一种炎性压力反应。结果发现,相比安慰剂组而言,只有摄入最高剂量的Ω-3才能帮助抑制压力事件期间机体的损伤,同时还能将机体的皮质醇和促炎性蛋白水平分别降低19%和33%。

通过对血液样本进行研究后,研究者发现,两种剂量的Ω-3均能阻断参与者在经历急性压力事件后两小时内机体端粒酶和降低炎症蛋白所发生的任何改变,这意味着包括端粒恢复在内的任何需要的压力相关细胞修复或许都能照常发挥作用;而在安慰剂组中,这些修复机制往往会失去基础,即端粒酶平均会下降24%,抗炎性蛋白平均至少会下降20%。研究者Madison指出,你可能会认为皮质醇和炎性水平的增加是侵蚀端粒长度的潜在因素,但基于对此前研究的假设则认为,端粒酶能帮助重建端粒长度,而且我们希望拥有足够的端粒酶来补偿任何压力相关的机体损伤。研究人员所得到的结果是剂量依赖性的,而且他们还发现高水平的Ω-3剂量或许会产生更大的影响,这或许就支持了一种潜在的因果关系。

通过降低压力相关的炎症水平,Ω-3或能帮助干扰反复压力和抑郁症症状之间的关联,此前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室中对压力产生较高炎性反应的个体或许会随着时间推移出现更多的抑郁症症状;并非每个抑郁症患者都会出现炎症水平加重的表现,大约有三分之一人群有这种表现;这就能帮助解释为何Ω-3补充剂并不总是会减少机体的抑郁症症状了;如果机体炎症水平没有家中,那么Ω-3或许并不会非常有效,但对于患抑郁症的人群而言,Ω-3就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综上,本文研究表明,通过降低压力期间机体总体的炎症和皮质醇水平,同时增强恢复过程中机体的修复机制,Ω-3或能有效减缓机体的衰老影响效应以及个体患抑郁症的风险;此外,研究者指出,2.5克的Ω-3要比大多数美国人日常所摄入的剂量要高,但参与者并未表现出摄入补充剂出现问题的迹象。(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处:

Madison, A.A., Belury, M.A., Andridge, R. et al. Omega-3 supplementation and stress reactivity of cellular aging biomarkers: an ancillary substudy of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in midlife adults. Mol Psychiatry (2021). doi:10.1038/s41380-021-01077-2

2021-04-25 09:57:02浏览6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卢成瑜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小儿抽动症可以治愈吗
小儿抽动症通常指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一般难以完全治愈,但通过科学规范的治疗,部分患者能够有效控制和缓解症状,显著提升生活质量。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孩子会突然出现不受控制的动作和声音。这些动作可能包括眨眼、耸肩、做鬼脸等身体抽动,而声音表现则可能是清嗓子、说脏话等。该病症具有较高遗传倾向,相关基因的变异或缺陷可能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和功能,进而导致抽动症状出现。这种遗传因素使得疾病根源难以彻底消除。在神经生物学方面,患者大脑内神经递质失衡,如多巴胺、γ-氨基丁酸等神经递质异常,可能引发神经信号传递紊乱,这是抽动症状产生的重要生理基础。由于神经递质系统的复杂性,目前医学手段很难使其完全恢复正常。此外,心理和环境因素在疾病发展中也起到关键作用。长期处于压力、紧张、焦虑的心理环境下,或者遭遇重大生活事件刺激,都可能加重抽动的症状。即便在治疗过程中,这些因素也可能持续干扰治疗效果,导致病情反复。目前治疗手段主要是控制和缓解症状。药物治疗方面,常用药物如氟哌啶醇、硫必利等,能够调节神经递质功能,减轻抽动症状,但无法从根本上纠正基因缺陷或完全修复神经递质系统的异常。心理行为治疗同样重要,通过帮助患者改善心理状态、纠正不良行为习惯,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然而,这些治疗方法都只是对症处理,难以实现彻底治愈。对于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建议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家长要积极配合医生,严格按照医嘱给孩子用药,不能擅自增减药量或停药。同时,关注孩子心理健康,营造温馨、和谐、宽松的家庭环境,减少孩子心理压力。
卢祖能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小儿麻痹后遗症
小儿麻痹后遗症主要体现在肢体畸形、肌肉萎缩、运动功能障碍、骨骼发育异常等方面。了解这些后遗症,有助于家长对小儿麻痹症患者的后续护理和康复有更全面的认识。1、肢体畸形:肢体畸形是小儿麻痹后遗症常见的表现。由于病毒损害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导致肌肉失去神经支配,进而出现肌肉力量不平衡。例如,下肢肌肉受累时,可能出现马蹄内翻足、外翻足、膝关节屈曲或过伸畸形等,这些畸形不仅影响外观,还会对行走和日常活动造成极大阻碍。2、肌肉萎缩:病毒侵袭神经后,受影响的肌肉长期得不到正常的神经刺激,会逐渐出现萎缩现象。肌肉萎缩多呈不对称性,患病肢体的肌肉体积明显小于正常肢体,肌肉力量也显著下降。3、运动功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是小儿麻痹后遗症的核心问题。患者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轻者表现为肢体活动不协调、力量减弱,严重者则完全丧失运动能力。如行走时,可能出现跛行、步态不稳,甚至需要借助拐杖、轮椅等辅助器具才能移动,极大地限制了患者的活动范围和独立性。4、骨骼发育异常:小儿麻痹后遗症还会影响骨骼的正常发育。由于肌肉力量的改变和长期的运动障碍,骨骼受到的应力分布不均,导致骨骼生长缓慢、变形。若孩子曾患小儿麻痹症,家长需密切关注其身体和心理状况。对于有后遗症的孩子,应尽早进行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运动训练、矫形器具的使用等,以最大程度地改善肢体功能和矫正畸形。
尹春燕主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小儿高烧惊厥吃什么药
小儿高烧惊厥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氯唑西林、地西泮等药物。需注意,药物均需遵医嘱使用,以免引起不必要的伤害。若症状加剧,听及时就医。1、对乙酰氨基酚:属于常用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具有解热作用。其能有效降低小儿因高烧产生的过高体温,减轻因发热导致的不适。使用时需严格按医生指导剂量服用,避免过量导致肝损伤。2、布洛芬:同样是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也具有良好的退热效果,按照医嘱使用对于小儿高烧惊厥有较好的缓解作用。3、氯唑西林:这是一种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因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当小儿高烧惊厥是由细菌感染导致时,使用氯唑西林可针对性地杀灭病原菌,控制病情。剂量需由医生确定,使用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是否有过敏等不良反应。4、地西泮:为苯二氮?类药物,是控制小儿惊厥发作的重要药物。其能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快速抑制大脑神经元的异常放电,从而有效终止惊厥发作。在小儿惊厥发作时,可遵医嘱使用缓解症状。建议小儿发生高烧惊厥时,立即将小儿侧卧,清理口腔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窒息。不要自行盲目给药,应尽快送往医院,由医生根据小儿具体情况准确判断病因并选择合适药物及剂量进行治疗。平时要注意小儿日常护理,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减少感染机会。定期带小儿体检,了解其身体状况。
卢成瑜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小儿抽风可以治愈吗
小儿抽风能否治愈不能一概而论,这主要取决于抽风的病因等因素,部分高热惊厥引起的小儿抽风可以通过有效治疗实现临床治愈,而脑肿瘤、先天性脑发育异常等引起的抽风则相对棘手,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小儿抽风的原因多种多样,如因高热惊厥引发的抽风,在儿童中较为常见,这类抽风大多是良性的,发作时间较短,一般不超过15分钟,且发作形式单一,多为全身性发作。当孩子体温快速上升,超过38℃时,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就可能导致抽风发作。只要及时控制体温,减少惊厥发作次数,随着孩子年龄增长,神经系统逐渐发育完善,多数孩子很少再发作,基本可以达到临床治愈。然而,若是由脑部器质性病变,如脑肿瘤、先天性脑发育异常等引起的抽风,治疗难度就会大大增加。这些病变会持续影响大脑的正常功能,导致抽风反复发作,很难彻底治愈,需要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来控制发作,虽然部分患者经过规范治疗可以逐渐减少发作次数甚至停药,但仍难以完全治愈。对于小儿抽风,家长要保持冷静,一旦孩子出现抽风症状,应立即将孩子侧卧,防止呕吐物堵塞气道引起窒息,同时解开孩子的衣领,保持呼吸通畅,并及时带孩子就医。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预防孩子高热,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孩子着凉感冒。对于有癫痫家族史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家族史的孩子,更要定期进行体检,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