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预防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精神疾病 > 抑郁症预防

女孩死了,凶手有12个人!

举报/反馈
2018-07-04 01:23:18医学界

  6月20日,被围观4个多小时后,甘肃19岁少女李某跳楼身亡。

  其父说,近2年,她曾十几次自杀。

  对此事的评论,仍在发酵。有谴责其班主任为师不尊(猥亵李某)、学校和检察院应对不利的;有诘问围观者哄笑、无情、言论过激的;有解答性侵常识和误区,提醒人们保护好自己和身边人的。

  也有评论称:这就是现实版“13 reasons why”。  

  《13 Reasons Why》又名《汉娜的遗言》,美国作家Jay Asher畅销小说。2017年,美国网飞公司(Netflix)将之改编成同名青少年剧集。

  自杀、霸凌、性侵、酒驾、冷暴力、性取向:这些校园敏感话题都被摆上台面。

  (本文有大量剧透)

  我们希望,您不看剧,

  也能知道如何留住一条生命。

  该剧梗概是:“自由高中”的新转学生Hannah自杀了。死前,她将自己的故事录成7盒磁带,共13段录音,牵涉不同的人。这是置她于死的13个原因。

  包括:

  Justin,校篮球队队草,主动接近Hannah。

  两人约会时,Justin无意间拍下Hannah的走光照,还拿到“好哥们”面前显摆。别人手一快,照片发上网,全校皆知。吃瓜群众误以为,俩人为爱鼓掌了。

  转学没几天,Hannah被打上“hot bitch”的标签。

  Hannah说,这是雪球效应的第一步。

  

  Alex,Hannah以为的“铁哥们”一号。

  因为和女朋友赌气,Alex在“辣妹排行榜”的“最性感屁股”那一栏,写上Hannah的名字。这让Hannah被男生“瞩目”,甚至频繁被性骚扰。

  Hannah说,因为这个榜单、因为Alex,自己从一个完整的人,变成一个身体部位。

  

  Jessica,Alex的女朋友,Hannah以为的“铁哥们”二号。

  Jessica误会Hannah抢走男盆友,“姐妹花”变成“塑料”的。在大庭广众下,Jessica狠狠扇Hannah一巴掌,留下一道难以愈合的疤。

  Hannah说,这不只是留在脸上的疤,更是留在心里的疤。

  Tyler,“痴汉”(此处打引号),在Hannah窗外撒尿和偷拍。

  Hannah和另一个女生Courtney佯装亲密,意图欺骗Tyler。两人多喝两杯,玩起大冒险,亲吻彼此。这被Tyler拍下,并拿来威胁Hannah。

  Hannah说,Tyler毁了她最安全的地方——家。


  Courtney,大家眼中的“乖乖女”。

  亲吻照曝光后,为掩饰自己的女同取向,Courtney编造、散播有关Hannah的谣言,将舆论矛头转向Hannah。

  直到Hannah自杀,她都不承认自己的作为,坚持:磁带在说谎。

  Hannah说,你利用我,保持你良好的形象。

  

  Marcus,学生会主席。

  为彰显万人迷魅力而接近Hannah,试图征服这个“声名狼藉、男女通吃”的“坏”女孩。

  被Hannah拒绝后,Marcus感觉自己丢份了,于是各种造谣、重伤,进一步抹黑Hannah。

  Hannah说,真想重新学着信任一个人。结果,对方只是“好奇你敢不敢来”。

  

  Zach,出于礼貌、安慰Hannah。因为被拒绝、玻璃心碎了,于是,Zach偷走别人写给Hannah的所有的“赞美字条”。

  Hannah说:我的世界正在崩塌,我需要这些纸条,我需要一点希望。但你把它们偷走了。我看到你偷走了。  


  Ryan,校报编辑。

  前一天,两人还一起坐在图书馆的台阶上,讨论诗歌。转天,Ryan在校报上,匿名刊登Hannah的日记。

  老师甚至分发给全班,让大家一起读读。

  全校都看见了。大家嘲笑它,改编它,再用它来嘲笑Hannah。

  Hannah说,自己的思想不再安全。


  Sheri,啦啦队长。

  有一天,她送Hannah回家,撞倒一个停车路标。Sheri不愿因此失去驾驶资格,不愿报告警察。她把Hannah赶下车。

  等Hannah徒步到加油站报警时,警察说,那里已发生一起车祸。

  两车相撞。一个老人受重伤,一名打工送披萨的男生死亡。

  Hannah说,他死了,因为我们。

  Bryce,在Hannah自暴自弃时,迫使其与自己发生关系。

  Hannah说,当你结束的时候,我知道,我也结束了。  

  在放弃生命之前,Hannah最后一次求助的对象,是学校社工Porter先生。

  Hannah暗示自己有自杀的打算。

  Porter先生是个不错的人,但缺乏沟通技巧。面对Hannah的欲言又止,他的建议是:或者,当什么都没发生。

  Hannah冲出办公室。Porter先生没追出来。

  Hannah说,他是唯一一个可以直接阻止我自杀的人,但他没那么做。  

  在13段录音中,Hannah也给自己录了一段。

  她和Justin目睹Jessica被性侵。两个人,一个躲在衣柜里,一个瘫坐在门外。什么都没做。

  Hannah说,我们毁了另一个女孩的人生。我们本该阻止这一切发生。

  全剧并非“一黑到底”。仍有一些暖意。比如Clay和Tony。


  Clay,Hannah放在心里的男生。

  他曾给Hannah写鼓励字条(被Zach偷走了),还与Courtney据理力争,希望对方说出事实。

  Clay也收到一段录音,尽是Hannah的对不起、没来得及了解你。

  Tony是Hannah为数不多的、能信任的人(收到备份的磁带),也是Clay的守护天使。他预想到,爱着Hannah的Clay会情绪波动。于是,时时陪伴、保护着Clay——即使,后者想尽方法逃开,还诋毁其人品。

  剧中的父母们也在努力。Hannah的妈妈找到老师、同学,努力追寻真相;Jessica的父亲得知女儿被性侵后,紧紧抱住她;Clay的父母不止一次地,主动找儿子聊起“校园霸凌”和Hannah……


  这些暖光太微弱。敌不过黑暗。

  而且,人人都自顾不暇,都在经历成长的痛苦。

  Justin明知Jessica喝醉、不该让Bryce进屋。但他想到,在自己最困难时,Bryce曾伸出援手,“我们是兄弟”。于是,他沉默了。

  Zach的压力源于:自己是个黄皮肤,苦练肌肉、加入篮球队,终于融入“兄弟群”。

  他“必须”随大流,和“兄弟们”保持一致——这样,才不会被排挤。  

  Coutney也有苦衷。

  她是被一对gay父领养的亚裔女儿。她害怕承认自己的性取向,会伤害到她的父亲们,别人会指指点点:这一定是由于那对gay父,所以她才会是同性恋。  

  Clay真心爱慕Hannah,但没勇气表白。

  在Hannah受到诋毁时,懦弱的他也没站出来。

  直到悲剧发生,Clay几近崩溃地吼叫:但凡我们做点什么,她都不会死!  

  青春期时,大部分的“我们”不懂得表达。经历了很多,但我们选择沉默。因为我们天然地认为“这些是不能和别人分享的”。我们也不知道,“如何用正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Hannah曾向父母求助。

  父母忙于生意。甚至没注意到,女儿剪掉长发、换了造型。

  突然改变造型,常常被认为是厌世者发出的求助信号:嗨,请看到我。  

  每一个小小的“无心之过”,形成蝴蝶效应,最终逼死无辜的女孩。

  最后一次离开学校时,Hannah几乎每走一步都要回头看。内心深处,她始终不曾放弃。但,没有人足够在乎。  


  回到甘肃19岁女孩李某的故事。

  在她的遗书里,我们看到一个女孩的信仰被颠覆:在我最依赖、最喜爱、最纯洁、最美好、以为最干净的学校,我受到最尊敬的老师的伤害。深信不疑的学校都糊弄我。在这个世界上,我还敢相信什么。  

  我们也看到,她曾向老师、同学发出“求助信号”,得到的是“质疑、嫌弃的眼光”。  

  她无法从家庭汲取力量,还要担心、照顾病倒的父亲。

  像Hannah和李某这样的悲剧,并不是偶然。

  在《13 reasons why》的番外纪录片中,Jessica的扮演者表示,自己14岁时就读过原著。“因为初中生活,人人都很刻薄。”

  据悉,2018年5月18号,《13 reasons why》第二季回归。

  就在这天,美国发生年度第22起校园枪击事件。在德克萨斯州休斯顿南部的一所高中,一名17岁男生持枪闯入学校,向同学和学校职工进行扫射。最终,造成10死10伤。

  据同学描述,这个男生平时“很安静”。很多人从未和他说过话。还有人透露,这个男生在学校曾遭遇过霸凌。被他射杀的人中,就有霸凌者。  

  枪击事件发生后,一名母亲搂着成功逃离现场的女儿哭泣。图片来源于网络。

  或许,有读者看到这里,仍会觉得,Hannah、李某、那个17岁持枪扫射男生,“自己心理不够强大”“遇到的都是小事儿”“怎么别人都没事,就你不行?”

  也是在《13 reasons why》的番外纪录片中,美国Cedars-Sinai医疗中心儿童精神病学家Rebecca Hedrick表示:青少年的脑结构决定,“当TA们觉得自己遇上事了,就是过不去”。  

  作家Jay Asher借Hannah之口说:“很多人都在找一个所谓的(自杀/抑郁)征兆,可我要告诉你,可怕的是,征兆就是看起来没有征兆。”

  注意,是“看起来”。行为上的巨大转变,成绩的下滑,和他们的同龄人、家长或者权威对抗,滥用药物、烟酒,这些都是征兆。

  只是,我们太关注自己。不想看见,才是问题。

  但,千万不要以为,别人的死是别人的事。

  我们绝不仅仅是个看客。

  当一个人自杀,至少6个人会受到直接影响。

  当一个人从别人的自杀事件中缓过劲儿来,他们常常会感到内疚,并责怪自己。

  当一个人认识的某个人自杀时,他的自杀几率会更大。  

  有数据表明,自杀是导致青少年死亡的第二大诱因。每一个警示,每一种抑郁的症状都应该被认真对待。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青少年的内心世界和校园敏感话题,亦或你正如Hannah、李某一样,暂时在人生中迷路,请戳下面这个视频,认真看完《13 reasons why》番外纪录片——请记住,在Hannah和你的周围,始终有很多爱你的人们。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