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障碍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精神疾病 > 情感障碍

强迫型人格障碍是什么病?

举报/反馈
2011-01-13 01:17:0039健康网社区

  强迫型人格障碍是什么病?了解强迫型人格障碍这种病的人并不是很多,但是这种精神疾病是我们应该去尽量了解的,只有了解了强迫型人格障碍的情况才能正确的做出预防,帮助自己不被强迫型人格障碍所困扰,那么现在我们就来具体的了解下强迫型人格障碍的事项。

  人格障碍指人格适应缺陷,这种缺陷没有精神病症状。人格障碍患者对环境有非常严重的、难以更改的、不适应的反应,在知觉与思维方面产生适应功能的缺损,自己也痛苦,其为模式是不被社会允许的、不得体的。因此,人格障碍患者往往不能正确估价社会对自己的要求和自身应当采取的行为方式;很难对周围的环境做出恰当的反应;处理不好人际关系,在工作上缺乏责任感,经常和周围的人发生冲突,亲人也不例外;有时还违反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做出违法行为。

  人格障碍患者往往表现出疑惑、焦躁、愤怒、压抑、悲观厌世、愤世嫉俗,不能融入周围的环境。与同事、邻居、家人关系变得猜忌、紧张、冷漠、对抗等。 人格障碍与遗传、生理、心理及环境因素有关,情况比较复杂。人格障碍一旦形成就很难矫治。那么应该怎样来对待人格障碍呢?我们认为重视人格障碍的预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遗憾的是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尤其是许多家长一心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懂得怎么教育孩子,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了创伤,孩子长大以后有了人格障碍,又后悔莫及。

  发病原因

  过去大多认为本病源于精神因素和人格缺陷;近20年来,遗传和生化研究,特别是广泛采用药物治疗效果显著,提示本病的发生有其生物学基础。

  1.遗传因素 家系调查表明,强迫症先证者的一级亲属中焦虑障碍发病危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如果将有强迫症状但未达到诊断标准的人包括在内,则病人组父母的强迫症状危险率(15.6%)明显高于对照组父母(2.9%)。双生子研究显示,单卵双生子的同病率高于双卵双生子。提示强迫症的发生可能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2.生化改变 有人认为5-HT能系统可能与强迫症发病有关,有5-HT再摄取阻滞作用的药物,如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类可以对强迫症有效。有学者发现强迫症病人的血清催乳素增高,或有皮质醇改变,其在强迫症发生中的作用,尚不明确。

  3.解剖与生理 切断额叶与纹状体的联系纤维对难治性强迫症有效,推测可能与基底核功能失调有关。

  4.心理

  行为主义学派则以两阶段学习理论解释强迫症状发生和持续的机制。在第一阶段,通过经典的条件反射,由某种特殊情境引起焦虑。为了减轻焦虑,患者产生了逃避或回避反应,表现为强迫性仪式动作。如果借助于仪式动作或回避反应可使焦虑减轻,则在第二阶段,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使这类强迫行为得以重复出现,持续下去。中性刺激如语言、文字、表象和思想与初始刺激伴随出现,则可进一步形成较高一级条件反射,使焦虑泛化。

  拥有健康的身体不在是梦想,选择正规的医院帮你实现人生的真正价值,济南神康医院是你永远最真诚的朋友,我们愿意和你一起走过你的人生最美丽的时刻。

(实习编辑:张曼)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